经皮吸收片的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6179917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31 14:3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经皮吸收片的制造方法,其降低制造设备的成本,并且防止制剂或其原材料、中间体的劣化。在无菌环境下,将填充有第1聚合物溶解液的模具收纳于干燥用容器中,在无菌环境外,干燥收纳于干燥用容器中的模具的第1聚合物溶解液,在从电子束源朝向收纳有模具的干燥用容器的表面照射电子束时,在连接电子束源和针状凹部的直线上的位置配置有屏蔽电子束的屏蔽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经皮吸收片的制造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经皮吸收片的制造方法,尤其涉及一种使用形成有针状凹部的模具通过形状转印而制造经皮吸收片的方法。
技术介绍
已知一种形成有含药剂的高纵横比的针状凸部的经皮吸收片。经皮吸收片通过粘贴于皮肤等活体表面,能够将针状凸部的药剂给药到活体内。在形成有针状凸部的倒置型即针状凹部的模具的针状凹部内填充含药剂的溶液并干燥溶剂之后,进而,将赋形剂溶液填充于模具的针状凹部内并干燥溶剂,通过从模具剥离而制造出经皮吸收片(参考专利文献1、2)。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0-233674号公报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1-206178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课题由于经皮吸收片是医药品,因此在模具的针状凹部内填充含药剂的溶液的工序被要求在使用无菌室等设备的无菌环境下进行制造。然而,若在无菌环境下进行制造经皮吸收片的所有工序,则需要扩充用于无菌环境下的设备,因此存在设备成本及制造成本增加的课题。另一方面,为了降低制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经皮吸收片的制造方法,其具有:/n第1填充工序,在无菌环境下,在具有针状凹部的模具的所述针状凹部中填充含药剂的第1聚合物溶解液;/n收纳工序,在无菌环境下,将填充有所述第1聚合物溶解液的所述模具收纳于干燥用容器中;/n搬出工序,将收纳有所述模具的所述干燥用容器搬出到无菌环境外;/n干燥工序,在无菌环境外,干燥收纳于所述干燥用容器中的所述模具的所述第1聚合物溶解液;/n电子束照射工序,从电子束源向收纳有所述模具的所述干燥用容器的表面照射电子束;及/n搬入工序,在所述电子束照射工序之后,将所述干燥用容器搬入到无菌环境下,/n在所述电子束照射工序中,在连接所述电子束源和所述针状凹部的直线上的...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80307 JP 2018-0411221.一种经皮吸收片的制造方法,其具有:
第1填充工序,在无菌环境下,在具有针状凹部的模具的所述针状凹部中填充含药剂的第1聚合物溶解液;
收纳工序,在无菌环境下,将填充有所述第1聚合物溶解液的所述模具收纳于干燥用容器中;
搬出工序,将收纳有所述模具的所述干燥用容器搬出到无菌环境外;
干燥工序,在无菌环境外,干燥收纳于所述干燥用容器中的所述模具的所述第1聚合物溶解液;
电子束照射工序,从电子束源向收纳有所述模具的所述干燥用容器的表面照射电子束;及
搬入工序,在所述电子束照射工序之后,将所述干燥用容器搬入到无菌环境下,
在所述电子束照射工序中,在连接所述电子束源和所述针状凹部的直线上的位置配置有屏蔽电子束的屏蔽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经皮吸收片的制造方法,其中,
所述屏蔽件是所述干燥用容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经皮吸收片的制造方法,其中,
所述干燥用容器由屏蔽电子束的电子束屏蔽部和透气部构成,该透气部具有微生物不透过性及透气性,电子束的屏蔽率比所述电子束屏蔽部相对低,
所述屏蔽件配置在连接所述透气部和所述针状凹部的直线上的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经皮吸收片的制造方法,其中,
所述电子束屏蔽部由树脂或金属构成。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经皮吸收片的制造方法,其中,
所述透气部由多孔质片材构成。


6.根据权利要求3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经皮吸收片的制造方法,其中,
所述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玉木健一郎若松哲史
申请(专利权)人: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