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热器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179781 阅读:5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31 14:37
温热器具(100)是配置于覆盖使用者的口和鼻的口罩的内侧的温热器具(100),且具备在温热器具(100)的长边方向排列配置的一对水蒸汽产生体(50),一对水蒸汽产生体(50)被收容于外包装体(60),水蒸汽产生体(50)具备袋体(53),该袋体(53)由位于所述使用者侧的第1片材(51)、及位于与所述使用者侧为相反侧的第2片材(52)构成,第1片材(51)的透气度为10,000秒/100ml以下,第2片材(52)的透气度高于第1片材(51)的透气度,外包装体(60)具有狭缝(70)。

Heating apparatu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温热器具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温热器具。
技术介绍
已知有口罩通过覆盖使用者的口和鼻而遮挡外部空气中的粉尘、花粉等,带来过敏性鼻炎、感冒等的预防效果。近年来,覆盖口和鼻的口罩的功能多样化,开发有各种口罩。其中,盛行通过在口罩中加入温热器具或水蒸汽产生体而对口或鼻带来温感或蒸汽感的口罩的开发。关于这样的技术,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有能够安装于各种类型的口罩的温热器具。具体而言,专利文献1中所记载的温热器具具备产生水蒸汽的发热体及收容该发热体的收容体,该收容体以通过伴随发热体的发热产生的水蒸汽而膨胀的方式设计。另外,示出通过采用这样的结构,可以提供温热器具容易适合于使用者,另外,不易让人感到不适的温热器具。另外,在专利文献2中示出了在如覆盖鼻及鼻周围部那样的形状的具有透气性的袋中填充有以铁粉、活性碳、盐类、水等为主成分的发热物质的鼻用一次性取暖器。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1-136060号公报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8-000563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即,本专利技术是一种温热器具,其中,是配置于覆盖使用者的口和鼻的口罩的内侧的温热器具,所述温热器具具备在所述温热器具的长边方向排列配置的一对水蒸汽产生体,该一对水蒸汽产生体被收容于外包装体,所述水蒸汽产生体具备袋体,该袋体由位于所述使用者侧的第1片材、及位于与所述使用者侧为相反侧的第2片材构成,所述第1片材的透气度为10,000秒/100ml以下,所述第2片材的透气度高于所述第1片材的透气度,所述外包装体具有形成朝向所述口罩的内侧的凸部的凸部形成部。另外,本专利技术是一种温热器具,其中,是配置于覆盖使用者的口和鼻的口罩的内侧的温热器具,所述温热器具具备在所述温热器具的长边方向排列配置的一对水蒸汽产生体,该一对水蒸汽产生体被收容于外包装体,所述水蒸汽产生体具备袋体,该袋体由位于所述使用者侧的第1片材、及位于与所述使用者侧为相反侧的第2片材构成,所述第1片材的透气度为8,000秒/100ml以下,所述第1片材的透气度相对于所述第2片材的透气度为35%以下,所述外包装体具有形成朝向所述口罩的内侧的凸部的凸部形成部。附图说明上述目的及其它目的、特征及优点通过以下所述的优选的实施方式、及其所附的以下的附图而更明确。图1是示意性地表示本实施方式的温热器具的一个例子的俯视图。图2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水蒸汽产生体的截面的图。图3是表示测定水蒸汽产生量的装置的示意图。图4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温热器具的使用例的图。图5是示意性地表示本实施方式的温热器具的变化例的俯视图。图6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温热器具的变化例的示意图。图7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温热器具的变化例的示意图。图8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温热器具的变化例的示意图。图9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温热器具的变化例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专利文献1中所公开的温热器具以将收容体的外侧片材的透气度设定得较低而可以促进发热体中的氧化反应的方式进行设计。另外,由此,收容体容易膨胀,发热体向肌肤靠紧,因此,可以期待温热效果。然而,口罩内的发热体与肌肤之间几乎不形成空间,因此,在容易吸入外部空气的方面并不充分。另外,专利文献2中所记载的技术其特征在于,通过在大致平坦形状的一次性取暖器的一个面设置凹凸,且以沿着使用者的鼻子的形状的方式使该凹凸抵接,从而使发热体与鼻子的间隙消失,将鼻腔直接加温。因此,存在产生鼻部变得过热的问题的情况。本专利技术是鉴于如上所述的
技术介绍
而完成的,提供一种在配置于口罩的内侧时,获得适度的温感,且使用者容易吸入外部空气的温热器具。本专利技术者们对解决上述问题的手段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对于构成水蒸汽产生体的袋体采用具有特定的透气度的片材构成,而且进一步在收容水蒸汽产生体的外包装体设置朝向口罩的内侧的凸部形成部,由此可以提供在配置于口罩的内侧时,可以获得适度的温感,且使用者容易吸入外部空气的温热器具。根据本专利技术,可以提供一种在配置于口罩的内侧时,可以获得适度的温感,且使用者容易吸入外部空气的温热器具。以下,使用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再者,在所有的附图中,对相同的构成要素标注相同的符号,并适当省略说明。另外,在本说明书中“~”只要未特别说明,则表示以上至以下。另外,各实施方式中所记载的构成、要素只要不损害专利技术的效果也可以适当组合。在本实施方式中,片材等的透气度可以按照以下的方式测量。透气度是通过JISP8117(2009年修订版)而测得的值,定义为在固定的压力下100ml的空气透过6.42cm2的面积的时间。因此,透气度的数值较大意味着空气的透过耗费时间,即透气性较低。相反地,透气度的数值较小意味着透气性较高。这样,透气度的数值的大小与透气性的高低表现出相反的关系。透气度可以利用王研式透气度计进行测量。再者,在本说明书中,将该透气度为30000秒/100ml以上的作为“难透气”,将80000秒/100ml以上的作为“不透气”处理。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基重是温热器具100俯视时的每单位面积的质量。本实施方式中的温热器具100是配置于覆盖使用者的口和鼻的口罩的内侧的温热器具100,温热器具100具备在温热器具100的长边方向排列配置的一对水蒸汽产生体50,一对水蒸汽产生体50被收容于外包装体60,水蒸汽产生体50具备袋体53,该袋体53由位于使用者侧的第1片材51、及位于与使用者侧为相反侧的第2片材52构成,第1片材51的透气度为10,000秒/100ml以下,第2片材52的透气度高于第1片材51的透气度,外包装体60具有形成朝向口罩内侧的凸部的狭缝70。图1(a)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温热器具100的一个例子的示意图。如图1(a)所示,温热器具100具备在其长边方向排列配置的一对水蒸汽产生体50,另外,具备收容一对水蒸汽产生体50的外包装体60。此处,在水蒸汽产生体50,收容有下述的水蒸汽产生部40(参照图2)。进一步,在外包装体60,在将一对水蒸汽产生体50隔开的区域中,设置有自外包装体60的端部朝向外包装体60的中央部延伸的狭缝70。另外,如后所述,水蒸汽产生体50具备由第1片材51及第2片材52构成的袋体53,第1片材51及第2片材52以成为特定的透气度的组合的方式设定。以下,对本实施方式的温热器具100所具备的各构成进行说明。首先,一边参照图2,一边对温热器具100的水蒸汽产生体50所具备的水蒸汽产生部40进行说明。水蒸汽产生部40包含易氧化性金属、吸水剂及水。另外,水蒸汽产生部40也可以另外根据需要,包含电解质或反应促进剂等。如果这样的水蒸汽产生部40与空气接触,则会引起其所包含的易氧化性金属的氧化反应而产生热。通过该热而水蒸汽产生部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温热器具,其中,/n是配置于覆盖使用者的口和鼻的口罩的内侧的温热器具,/n所述温热器具具备在所述温热器具的长边方向排列配置的一对水蒸汽产生体,该一对水蒸汽产生体被收容于外包装体,/n所述水蒸汽产生体具备袋体,该袋体由位于所述使用者侧的第1片材、及位于与所述使用者侧为相反侧的第2片材构成,/n所述第1片材的透气度为10,000秒/100ml以下,/n所述第2片材的透气度高于所述第1片材的透气度,/n所述外包装体具有形成朝向所述口罩的内侧的凸部的凸部形成部。/n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80314 JP 2018-0466531.一种温热器具,其中,
是配置于覆盖使用者的口和鼻的口罩的内侧的温热器具,
所述温热器具具备在所述温热器具的长边方向排列配置的一对水蒸汽产生体,该一对水蒸汽产生体被收容于外包装体,
所述水蒸汽产生体具备袋体,该袋体由位于所述使用者侧的第1片材、及位于与所述使用者侧为相反侧的第2片材构成,
所述第1片材的透气度为10,000秒/100ml以下,
所述第2片材的透气度高于所述第1片材的透气度,
所述外包装体具有形成朝向所述口罩的内侧的凸部的凸部形成部。


2.一种温热器具,其中,
是配置于覆盖使用者的口和鼻的口罩的内侧的温热器具,
所述温热器具具备在所述温热器具的长边方向排列配置的一对水蒸汽产生体,该一对水蒸汽产生体被收容于外包装体,
所述水蒸汽产生体具备袋体,该袋体由位于所述使用者侧的第1片材、及位于与所述使用者侧为相反侧的第2片材构成,
所述第1片材的透气度为8,000秒/100ml以下,
所述第1片材的透气度相对于所述第2片材的透气度为35%以下,
所述外包装体具有形成朝向所述口罩的内侧的凸部的凸部形成部。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温热器具,其中,
所述凸部形成部是在将所述一对水蒸汽产生体隔开的区域中,自所述外包装体的端部朝向所述外包装体的中央部延伸的间隙。


4.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温热器具,其中,
所述第2片材的透气度为250秒/100ml以上12,000秒/100ml以下,所述第1片材的透气度相对于所述第2片材的透气度为20%以下。


5.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温热器具,其中,
所述温热器具整体的水蒸汽产生量为50mg/10min以上2400mg/10min以下。


6.如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温热器具,其中,
所述第1片材的透气度为250秒/100ml以上。


7.如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温热器具,其中,
在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齐田泰人小田英志
申请(专利权)人:花王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