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窥镜扩张器及其使用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6179694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31 14:36
一种可释放地连接至内窥镜的扩张器,当可释放地连接至内窥镜圆柱形主体的一部分的扩张器穿过狭窄时,该扩张器扩张狭窄。内窥镜扩张器在打开位置和关闭位置之间是可移动的,关闭位置配置为使扩张器能够固定至内窥镜。当扩张器处于关闭位置时,在扩张器的内表面上的内表面或者组件摩擦地将扩张器固定至内窥镜的圆柱形主体的一部分。当处于打开位置时,扩张器不摩擦地固定至内窥镜的圆柱形主体的一部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内窥镜扩张器及其使用方法
内窥镜扩张术是一种消化道异常窄的区域(称为狭窄(strictures))的治疗的标准方法。狭窄可以是良性(非癌变)或恶性(癌变)的。它们几乎可以涉及消化道的任何部分。良性食管狭窄的内窥镜扩张术是日常胃肠道内镜检查中最常进行的扩张术。
技术介绍
用于扩张或拉伸食管狭窄的内窥镜设备称为扩张器。它们对狭窄施加膨胀力,这可能导致狭窄的破裂或拉伸。目前可用的内窥镜扩张器可分为两种主要类型。第一种扩张器是球囊扩张器。球囊扩张器是充气式的,并且可以具有固定直径、用于单次扩张,或具有可调直径、用于连续膨胀从而连续扩张。第二种扩张器是探条扩张器。探条扩张器是固定直径的、可推动的扩张器。当使用球囊扩张器时,内窥镜被插入食管,且球囊被推动穿过狭窄。然后,在直接可视化下,对球囊进行充气、放气,并对狭窄复检,以排除并发症。球囊扩张术的优点是扩张术的直接可视化,单次食管插管,而且不需要清洗或灭菌,因为球囊是为一次性使用而设计的。球囊扩张术的缺点是球囊的高成本,且在扩张时缺少触觉感知和来自狭窄阻力的反馈,从而可能导致食管穿孔。当使用探条扩张器时,内窥镜被插入食管,并且如果可能的话,穿过狭窄处。然后,根据探条扩张器的类型,抽回内窥镜后留下导丝(沙氏(Savary-Guillard)扩张器)或不使用导丝的情况下抽回内窥镜(马洛尼(Maloney)型扩张器)。在沙氏扩张术的情形下,扩张器被插于导丝上并扩张狭窄。使用马洛尼扩张器,在没有导丝引导的情况下,扩张器被未知地插入食管内并扩张狭窄。沙氏扩张术通常被认为是一种更安全的手术,因为使用马洛尼装置的穿孔率更高。两种类型的探条扩张术在进行完后,通常要复检食管以排除并发症,这需要重复食管插管。探条扩张器的优点是相对较低的成本,只需起初购买扩张器套件,而且仅需偶尔购买新的用于沙氏扩张器的导丝。另一个优点是触觉感知和来自狭窄阻力的反馈,这提高了安全性并降低了穿孔的风险。探条扩张器的缺点是灭菌成本、感染风险、手术场地污染以及导丝对内窥镜工作人员造成创伤的风险。另一个缺点是扩张后为了复检狭窄而对食管重复插管。此外,如有必要,使用多个扩张器进行连续扩张会延长手术,并且需要支持人员更多的时间来清洁和消毒扩张器和丝线。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需要一种内窥镜扩张器来解决目前可用的扩张器的部分或全部问题。一方面,本公开可以提供一种配置为附接至内窥镜的内窥镜扩张器。扩张器可以是圆锥形或锥形的,且包括卡在所述内窥镜周围的两个或三个夹壳状部件。在一些实施例中,两个所述部件可包括可扩展的机械元件以帮助扩张。因为所述扩张器附接至所述内窥镜,所以可以用该窥镜快速评估被扩张的区域。在另一个方面,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可提供一种用于与内窥镜连接以扩张狭窄的扩张器,所述扩张器包括:限定铰链第一侧的第一部分或部件;限定铰链第二侧的第二部分或部件,其中所述铰链的所述第一侧和所述第二侧耦合在一起,以将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二部分可枢转地连接在一起,其中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二部分通过所述铰链在打开位置和关闭位置之间枢转,且当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二部分处于所述打开位置时,所述内窥镜的一部分可移动至与所述第一部分/部件和所述第二部分/部件的其中之一接合,并且当所述第一部分/部件和所述第二部分/部件处于所述关闭位置时,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二部分外接并连接至所述内窥镜的所述部分;其中当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二部分在所述关闭位置连接在一起时,所述扩张器包括:与远端隔开、限定纵轴的近端,其中,所述远端配置为在所述近端之前穿过所述狭窄;从所述近端延伸至所述远端的外表面;相对于所述纵轴以第一角度呈锥形的所述外表面的远端部;相对于所述纵轴以小于所述第一角度的第二角度呈锥形的外表面的近端部,使得所述外表面的所述远端部相对于所述外表面的所述近端部纵向伸长;所述外表面的所述近端部和所述远端部之间的所述外表面的顶点;以及,形状与所述内窥镜的外部互补并适用于外接至所述内窥镜的外部的至少一部分的内表面。该示例性实施例或另一个示例性实施例可进一步提供,位于在第一终端和所述顶点之间延伸的所述外表面的所述远端部上的第一锥台表面(frustoconicalfirstsurface);位于在第二终端和所述顶点之间延伸的所述外表面的所述近端部上的第二锥台表面;其中所述第一锥台表面比所述第二锥台表面更长。该示例性实施例或另一个示例性实施例可进一步提供,位于在所述第一终端和所述顶点之间延伸的所述外表面的所述远端部上的第一弯曲表面;位于在所述第二终端和所述顶点之间延伸的所述外表面的所述近端部上的第二弯曲表面;其中,所述第一弯曲表面比所述第二弯曲表面更长。该示例性实施例或另一个示例性实施例可进一步提供,其中所述第一弯曲表面是凹曲的。该示例性实施例或另一个示例性实施例可进一步提供,其中所述第二弯曲表面是凸曲的。该示例性实施例或另一个示例性实施例可进一步提供,其中所述第一弯曲表面是凸曲的。该示例性实施例或另一个示例性实施例可进一步提供,其中所述顶点限定所述近端部和所述远端部之间的点。该示例性实施例或另一个示例性实施例可进一步提供,其中所述顶点在所述近端部和所述远端部之间是凸曲的。该示例性实施例或另一个示例性实施例可进一步提供,在所述第一部分上与所述铰链相对的第一连接件;在所述第二部分上与所述铰链相对的第二连接件;其中所述第一连接件和所述第二连接件实现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二部分之间的可释放连接,并且当所述扩张器处于所述打开位置时,所述第一连接件和所述第二连接件分离,以及当所述扩张器处于所述关闭位置时,所述第一连接件和所述第二连接件连接。该示例性实施例或另一个示例性实施例可进一步提供,形成于所述第一部分的所述内表面的第一凹槽;形状与所述第一凹槽互补并设置在所述第一凹槽内的第一插件,并且所述第一插件配置为与所述内窥镜的外部摩擦接合。该示例性实施例或另一个示例性实施例可进一步提供,形成于所述第二部分的所述内表面的第二凹槽;形状与所述第二凹槽互补并设置在所述第二凹槽内的第二插件,并且所述第二插件配置为当所述扩张器处于所述关闭位置时,与所述内窥镜的外部摩擦地接合。该示例性实施例或另一个示例性实施例可进一步提供,其中所述第一凹槽和所述第二凹槽是纵向伸长的。该示例性实施例或另一个示例性实施例可进一步提供,其中所述第一凹槽为矩形。该示例性实施例或另一个示例性实施例可进一步提供,其中当所述扩张器处于所述关闭位置时,所述第一凹槽相对于所述纵轴从所述第二凹槽偏移180度。该示例性实施例或另一个示例性实施例可进一步提供,连接至所述内表面的组件,其相对于所述内窥镜的外部具有比所述内表面更高的摩擦系数。该示例性实施例或另一个示例性实施例可进一步提供,所述组件为喷涂在所述内表面上的喷雾(spray-on)。该示例性实施例或另一个示例性实施例可进一步提供,形成于所述外表面中的凹槽,以及当所述扩张器处于所述关闭位置时,用于插入成形于所述外表面中的所述凹槽中以增大所述扩张器的外径的互补组件。该示例性实施例或另一个示例性实施例可进一步提供,当所述扩张器处于所述关闭位置时,设置于所述第一部分的所述内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n打开第一扩张器至打开位置,所述第一扩张器包括在打开位置和关闭位置之间可移动的两个部件;/n邻近所述两个部件的其中之一的内表面设置加长件,其中所述加长件的长度从所述第一扩张器的远端向远处延伸;以及/n通过将所述两个部件移动至关闭位置并将所述加长件保持在两个所述部件之间,将第一扩张器固定至所述加长件,从而所述第一扩张器相对于所述加长件的纵轴平移。/n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80306 US 62/639,422;20190304 US 16/291,580;20191.一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打开第一扩张器至打开位置,所述第一扩张器包括在打开位置和关闭位置之间可移动的两个部件;
邻近所述两个部件的其中之一的内表面设置加长件,其中所述加长件的长度从所述第一扩张器的远端向远处延伸;以及
通过将所述两个部件移动至关闭位置并将所述加长件保持在两个所述部件之间,将第一扩张器固定至所述加长件,从而所述第一扩张器相对于所述加长件的纵轴平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
在距离所述加长件的终端约20cm至约30cm的范围内,将所述第一扩张器固定至所述加长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
将壳附接至所述第一扩张器的外表面以增加所述第一扩张器的外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
移动所述加长件和固定的第一扩张器穿过成形于管状体中的管腔;
用所述加长件的远端趋近所述管腔的狭窄区;
首先,移动从所述第一扩张器的所述远端向远处延伸的所述加长件的所述长度穿过所述管腔的所述狭窄区,然后,移动所述第一扩张器穿过所述管腔的所述狭窄区;以及
当所述第一扩张器穿过所述管腔的所述狭窄区时,扩张所述管腔的所述狭窄区以增加所述狭窄区的直径,其中,在所述第一扩张器穿过所述管腔的所述狭窄区之后,所述狭窄区具有比移动所述第一扩张器穿过所述管腔的所述狭窄区之前更大的直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
从所述管腔中移除所述第一扩张器和所述加长件;
从所述关闭位置移动所述两个部件;以及
从所述第一扩张器分离所述加长件。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
在将所述加长件从所述第一扩张器上分离后,然后将第二扩张器连接至所述加长件,其中所述第二扩张器具有比所述第一扩张器更大的外径。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在所述打开位置下邻近所述两个部件的其中之一的所述内表面设置所述加长件之前,包括:
在未将所述第一扩张器连接至所述加长件时,将所述加长件插入成形于所述管状体中的所述管腔中;
检查所述管腔的所述狭窄区;
从所述管腔中抽出所述加长件,然后邻近两个所述部件中的其中一个的所述内表面设置所述加长件。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
在使所述第一扩张器穿过所述管腔的所述狭窄区之后,将所述管腔的所述狭窄区的直径扩张至约33Fr到约60Fr的范围内。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
在至少一次穿过所述狭窄区后,增加所述第一扩张器的外径。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
在增加所述第一扩张器的所述外径后,再次扩张所述管腔的所述狭窄区。


11.一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将扩张器连接至内窥镜的被抽出部分,同时所述内窥镜的远端仍插管于患者的食管内;
将连接至所述内窥镜的所述扩张器穿过所述食管;
使所述内窥镜的所述远端朝向狭窄趋近;
将所述内窥镜的所述远端穿过所述狭窄并进入所述患者的胃;
将所述扩张器穿过所述狭窄并进入所述胃以扩张所述狭窄,使所述狭窄具有比所述扩张器穿过所述狭窄之前更大的直径,其中当所述扩张器穿过所述狭窄时,所述内窥镜的所述远端进一步伸入所述胃中;
沿相反方向穿过所述狭窄抽出所述扩张器;
检查在被所述扩张器扩张之后的所述狭窄;
确认所述狭窄已被扩张至优选直径;以及
从所述食管移除所述扩张器和所述内窥镜。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如果所述狭窄没有被扩张至所述优选直径,则:
从所述食管移除所述扩张器和所述内窥镜的所述被抽出部分,同时使所述内窥镜的所述远端插管于所述食管内;
当所述扩张器位于所述食管外时调整所述扩张器的外径;以及
在调整所述外径之后,再次移动所述扩张器穿过所述狭窄。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扩张器位于所述食管外时调整所述扩张器的所述外径,包括:
将第一壳附接至所述扩张器的第一部件的外表面。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扩张器位于所述食管外时调整所述扩张器的所述外径,进一步包括:
将第二壳附接至所述扩张器的所述第二部件的外表面。


15.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扩张器位于所述食管外时调整所述扩张器的所述外径,包括:
通过围绕轴旋转螺纹组件,以使至少间接耦合至所述扩张器的外表面的所述螺纹组件平移,从而增加所述扩张器的所述外径。


16.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所述扩张器连接至所述内窥镜的所述被抽出部分,包括:
移动所述扩张器的第一部件至打开位置;
将所述内窥镜的所述被抽出部分设置为邻近所述扩张器的内表面;
移动所述扩张器的所述第一部件至关闭位置;以及
可释放地将所述扩张器固定在所述关闭位置。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所述扩张器连接至所述内窥镜的所述被抽出部分,进一步包括:
将所述扩张器设置在距离所述内窥镜的所述远端约20cm到约30cm范围内。


18.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将所述扩张器连接至所述内窥镜的所述被抽出部分,进一步包括:
使成形于所述第一部件的远端的脊与所述扩张器的所述被抽出部分的外表面接触。


19.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将所述扩张器连接至所述内窥镜的所述被抽出部分,进一步包括:
通过卡扣连接可释放地将所述第一部件固定至所述扩张器的第二部件。


20.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将所述扩张器连接至所述内窥镜的所述被抽出部分,进一步包括:
使邻近或位于所述第一部件的所述内表面上的第一高摩擦组件与邻近或位于所述扩张器的第二部件的内表面上的第二高摩擦组件180度对齐。


21.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将所述扩张器连接至所述内窥镜的所述被抽出部分,进一步包括:
相对于第二部件围绕铰链枢转所述第一部件,以可释放地将所述扩张器固定在所述关闭位置。


22.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将所述扩张器连接至所述内窥镜的被抽出部分,进一步包括:
最小化在所述第一部件和所述第二部件上的互补内表面之间测得的所述扩张器的内径,其中,在所述关闭位置下所述内径被最小化,并且所述内表面与所述内窥镜的所述被抽出部分的外表面直接接触。


23.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将所述扩张器连接至所述内窥镜的被抽出部分,进一步包括:
使所述扩张器的所述内表面与所述扩张器的所述被抽出部分的外表面摩擦接合。


24.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将所述扩张器连接至所述内窥镜的被抽出部分,进一步包括:
使由不同于所述扩张器的所述第一部件的材料形成的组件与所述扩张器的所述被抽出部分的所述外表面摩擦接合。


25.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
将所述扩张器的外表面的顶点穿过所述狭窄,其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简·P·卡姆勒
申请(专利权)人:高山医疗器械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美国;US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