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无线承载的管理方法、装置及系统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通信
,尤其涉及一种无线承载的管理方法、装置及系统。
技术介绍
在长期演进(longtimeevolution,LTE)系统或新空口(newradio,NR)系统中,终端和基站之间的通信接口可以称为Uu口。终端与终端之间的通信接口可以称为PC5接口。PC5接口一般用于车联网(vehicletoeverything,V2X),或者D2D等可以在设备间进行直联通信的场景。PC5接口上的终端之间的链路称为侧行链路(Sidelink)。在PC5接口上,任意两个终端之间可以通过侧行链路无线承载(SidelinkRadioBearer,SLRB)来传输数据和无线资源控制(RadioResourceControl,RRC)信令。此外,任意两个终端之间还具有多个PC5-S连接。但是现有技术中并未介绍在管理PC5-S连接时,如何对任意两个终端之间的SLRB进行管理。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提供一种无线承载的管理方法、装置及系统,用以有效管理两个终端之间的SLRB。r>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无线承载的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n第一终端建立或释放所述第一终端的协议层和第二终端的协议层之间的信令连接,所述信令连接与所述第一终端和所述第二终端之间的侧行链路信令无线承载关联,所述侧行链路信令无线承载包括:第一信令无线承载和第二信令无线承载中的任一个或多个;其中,所述第一信令无线承载由所述信令连接和其他信令连接共享,所述第二信令无线承载为所述信令连接对应的信令无线承载;/n所述第一终端根据所述信令连接的地址信息,调整所述信令连接和所述地址信息中的任一个或多个与所述侧行链路信令无线承载之间的关联关系。/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线承载的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终端建立或释放所述第一终端的协议层和第二终端的协议层之间的信令连接,所述信令连接与所述第一终端和所述第二终端之间的侧行链路信令无线承载关联,所述侧行链路信令无线承载包括:第一信令无线承载和第二信令无线承载中的任一个或多个;其中,所述第一信令无线承载由所述信令连接和其他信令连接共享,所述第二信令无线承载为所述信令连接对应的信令无线承载;
所述第一终端根据所述信令连接的地址信息,调整所述信令连接和所述地址信息中的任一个或多个与所述侧行链路信令无线承载之间的关联关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侧行链路信令无线承载包括:所述第一信令无线承载,所述信令连接为所述第一终端的协议层和所述第二终端的协议层之间释放的最后一个信令连接,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终端释放所述第一信令无线承载;或者,
所述第一终端释放所述第一终端和所述第二终端的之间的无线资源控制RRC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侧行链路信令无线承载包括:所述第二信令无线承载,所述第一终端释放所述信令连接,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终端释放所述第二信令无线承载。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信令连接为所述第一终端的协议层和所述第二终端的协议层之间释放的最后一个信令连接,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终端释放所述第一终端和所述第二终端之间的RRC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侧行链路信令无线承载包括:所述第二信令无线承载和所述第一信令无线承载,所述第一终端释放所述信令连接,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终端释放所述第二信令无线承载。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信令连接为所述第一终端的协议层和所述第二终端的协议层之间释放的最后一个信令连接,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终端释放所述第一信令无线承载;
或者,
所述第一终端释放所述第一终端和所述第二终端之间的RRC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终端根据所述信令连接的地址信息,调整所述信令连接和所述地址信息中的任一个或多个与所述侧行链路信令无线承载之间的关联关系,包括:
所述信令连接为所述第一终端的协议层和所述第二终端的协议层之间除最后一个信令连接外的任一个待释放的信令连接,所述第一终端调整所述信令连接和所述地址信息中的任一个或多个与所述侧行链路信令无线承载之间的关联关系。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第一终端具有可用的侧行链路资源的情况下,所述第一终端确定第一目标逻辑信道,所述第一目标逻辑信道为所述侧行链路资源对应的至少一个逻辑信道中满足预设条件的逻辑信道;
所述第一终端将所述侧行链路资源分配给与所述第一目标逻辑信道属于同一个目的地群的逻辑信道或目的地的逻辑信道。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目的地群为第一目的地群或第二目的地群;
所述侧行链路信令无线承载的逻辑信道,以及所述第一终端和所述第二终端之间多个信令连接的侧行链路数据无线承载DRB的逻辑信道属于所述第一目的地群;
所述第一终端和第三终端之间的多个侧行链路信令无线承载的逻辑信道,以及所述第一终端和所述第三终端之间多个信令连接的侧行链路DRB的逻辑信道属于所述第二目的地群。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目的地群为第一目的地群和第二目的地群中的任一个或多个;
所述侧行链路信令无线承载的逻辑信道属于所述第一目的地群,所述第一终端和所述第二终端之间至少一个信令连接的侧行链路DRB的逻辑信道属于所述第二目的地群。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目的地群为所述第一目的地群,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将所述侧行链路资源分配给属于所述第一目的地群的逻辑信道之后还存在剩余侧行链路资源,所述第一终端确定第二目标逻辑信道;其中,所述第二目标逻辑信道为所述至少一个逻辑信道中除所述第一目标逻辑信道外满足预设条件的逻辑信道,所述第二目标逻辑信道属于所述第二目的地群;
所述第一终端将所述剩余侧行链路资源分配给属于所述第二目的地群的逻辑信道。
12.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目的地为第一目的地和第二目的地中的任一个或多个;
所述侧行链路信令无线承载的逻辑信道属于所述第一目的地,第一信令连接的侧行链路DRB的逻辑信道属于所述第二目的地;所述第一信令连接为所述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之间的多个信令连接中任一个;
或,所述第一终端和第三终端之间的多个侧行链路信令无线承载的逻辑信道属于所述第一目的地;第二信令连接的侧行链路DRB的逻辑信道属于所述第二目的地,所述第二信令连接为所述第一终端和所述第三终端之间的多个信令连接中任一个。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信令连接或所述第二信令连接的侧行链路DRB的逻辑信道中的第一媒体接入控制业务数据单元MACSDU和所述侧行链路信令无线承载的第二MACSDU可复用到同一个MAC协议数据单元PDU中传输;
不同信令连接的侧行链路DRB的逻辑信道中的第一MACSDU不可复用到同一个MACPDU中传输。
14.根据权利要求12或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目的地址群为第一目的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将所述侧行链路资源分配给属于所述第一目的地的逻辑信道之后还存在剩余侧行链路资源,所述第一终端确定第二目标逻辑信道,所述第二目标逻辑信道为所述侧行链路资源对应的至少一个逻辑信道中除所述第一目标逻辑信道外满足预设条件的逻辑信道;所述第二目标逻辑信道属于所述第二目的地,所述第二目标逻辑信道属于所述第二目的地;
所述第一终端将所述剩余侧行链路资源分配给属于所述第二目的地的逻辑信道。
15.根据权利要求12或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侧行链路信令无线承载的逻辑信道的第二MACSDU和所述第一信令连接的侧行链路DRB的逻辑信道的第一MACSDU不可复用到同一个MACPDU中传输,且不同信令连接的侧行链路DRB的逻辑信道的第一MACSDU不可复用到同一个MACPDU中传输。
16.根据权利要求1-15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终端向所述第二终端发送侧行链路控制信息SCI,所述SCI用于调度侧行链路MACPDU,所述MACPDU包括一个MACSDU或多个MACSDU;其中,
所述SCI包括所述第一终端的标识和所述第二终端的标识中的至少一个;或,
若所述MACPDU包括所述侧行链路信令无线承载的逻辑信道的MACSDU,所述SCI中包括所述侧行链路信令无线承载对应的源地址和目的地址中的至少一个;或,
若所述MACPDU包括一个MACSDU,且所述一个MACSDU为来自所述侧行链路信令无线承载的逻辑信道的MACSDU,所述SCI包括所述第一终端和所述第二终端之间的多个信令连接中任一个信令连接对应的源地址和目的地址中的至少一个;或,
若所述MACPDU中包括一个MACSDU,且所述MACSDU为第一信令连接的侧行链路DRB的逻辑信道的MACSDU,所述SCI中包括所述第一信令连接的源地址和目的地址中的至少一个;或,
若所述MACPDU中包括多个MACSDU,并且所述MACSDU为来自所述第一终端和所述第二终端之间的多个信令连接的侧行链路数据无线承载的逻辑信道的MACSDU,所述SCI中包括所述多个信令连接中的任一个信令连接所对应的源地址和目的地址中的至少一个。
17.根据权利要求1-16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终端向所述第二终端发送MACPDU;
其中,所述MACPDU包括所述第一终端和所述第二终端之间的侧行链路无线承载的逻辑信道的一个或多个MACSDU,以及所述一个或多个MACSDU关联的逻辑信道的标识;
所述侧行链路无线承载包括侧行链路信令无线承载和侧行链路数据无线承载。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一个或多个MACSDU来自所述第一终端和所述第二终端之间不同的信令连接的逻辑信道,所述MACPDU还包括所述一个或多个MACSDU对应的信令连接的地址信息。
19.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MACPDU包括所述侧行链路信令无线承载的逻辑信道的一个或多个MACSDU,其中,所述一个或多个MACSDU中包括RRC消息;
若所述RRC消息用于配置或重配置第一信令连接的侧行链路DRB,所述MACPDU还包括所述第一信令连接的地址信息;或者所述RRC消息中包括所述第一信令连接的地址信息。
20.根据权利要求1-19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终端向网络设备发送第一信息,所述第一信息用于确定多个信令连接为所述第一终端与同一个终端之间的信令连接。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信息包括第一地址群,所述第一地址群包括所述多个信令连接的目的地址;或,
所述第一信息包括所述多个信令连接中每个信令连接与第一标识之间的映射关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海博,彭文杰,肖潇,王君,王键,
申请(专利权)人: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