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移动终端及其壳体和壳体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移动终端
,特别是涉及移动终端及其壳体和壳体的制作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消费者对手机等移动终端整体外观质感的追求,占据移动终端外表面较大部分的壳体的外观质感的提升就尤为重要。目前,有些壳体设计成透明结构,呈现出较好的光泽。然而,这种透明结构的壳体也存在一些问题,例如,透明的壳体开设耳机孔、按键孔或充电接口对应的孔,孔的侧壁透过透明的壳体而在壳体表面形成亮斑或亮点,影响壳体及移动终端的整体外观质感。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一种移动终端及其壳体和壳体的制作方法,解决透明的壳体的开孔处容易产生亮斑或亮点而影响壳体的整体外观质感的问题。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壳体,所述壳体包括一体成型的透明主体,所述透明主体包括相背设置的外表面和内表面,所述透明主体包括相连接的平板部和侧部,所述侧部围设于所述平板部的周侧,所述侧部开设有贯孔,所述透明主体的所述外表面覆设有遮光层,所述遮光层与所述贯孔的侧壁相接合,所述贯孔的侧壁在第一基准平面上的正投影区域位于所述遮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一体成型的透明主体,所述透明主体包括相背设置的外表面和内表面,所述透明主体包括相连接的平板部和侧部,所述侧部围设于所述平板部的周侧,所述侧部开设有贯孔,所述透明主体的所述外表面覆设有遮光层,所述遮光层与所述贯孔的侧壁相接合,所述贯孔的侧壁在第一基准平面上的正投影区域位于所述遮光层在第一基准平面上的正投影区域内,其中,所述第一基准平面为平行于所述平板部的几何平面。/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一体成型的透明主体,所述透明主体包括相背设置的外表面和内表面,所述透明主体包括相连接的平板部和侧部,所述侧部围设于所述平板部的周侧,所述侧部开设有贯孔,所述透明主体的所述外表面覆设有遮光层,所述遮光层与所述贯孔的侧壁相接合,所述贯孔的侧壁在第一基准平面上的正投影区域位于所述遮光层在第一基准平面上的正投影区域内,其中,所述第一基准平面为平行于所述平板部的几何平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遮光层的全部结构覆设于所述侧部,或者,所述遮光层的一部分结构覆设于所述平板部,另一部分结构覆设于所述侧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外表面未被所述遮光层覆盖的部分结构设有第一透明硬化层,所述遮光层的背向所述透明主体的一侧设有第二透明硬化层,所述第二透明硬化层与所述第一透明硬化层相接合;
和/或,所述内表面设有装饰层,所述装饰层为不透光材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贯孔沿开孔方向贯穿所述内表面和所述外表面,所述贯孔的侧壁在第二基准平面上的正投影界定第一轮廓线,所述第二基准平面为垂直于所述开孔方向的几何平面;所述遮光层在所述第二基准平面上的正投影界定环形区域,所述环形区域具有内边沿和外边沿,所述内边沿与所述第一轮廓线重合,且所述内边沿位于所述外边沿所围合的区域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边沿围合的形状为椭圆形、长圆形或圆形,和/或,所述外边沿围合的形状为矩形或长圆形或椭圆形。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基准平面与所述第二基准平面相互垂直。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平板部具有相背设置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所述侧部具有相背设置的内周面和外周面,所述第一表面和所述内周面构成所述内表面的一部分或者全部,所述外周面与所述第二表面相接合以形成所述外表面,所述外周面的至少部分结构为弧面,所述贯孔贯穿所述弧面。
8.一种壳体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提供透明主体,所述透明主体包括相背设置的外表面和内表面,所述透明主体包括相连接的平板部和侧部,所述侧部围设于所述平板部的周侧;
在所述透明主体的外表面形成遮光层;
在所述侧部开设贯孔;
其中,所述遮光层与所述贯孔的侧壁相接合,所述遮光层在第一基准平面上的正投影区域覆盖所述贯孔的侧壁在第一基准平面上的正投影区域,所述第一基准平面为平行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吉斌,温权浩,
申请(专利权)人: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