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反ECN标记的数据中心网络传输控制方法、系统及可读存储介质
本专利技术属于数据中心网络传输
,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反ECN标记的数据中心网络传输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现代数据中心承载着各种各样的应用,如网络搜索、社交网络、深度学习和数据挖掘等。随着这些数据中心应用对低延迟和高吞吐率的要求越来越严格,许多基于发送端的反馈式拥塞控制算法的传输协议被提出来以优化流完成时间,比如基于ECN标记的拥塞反馈是当队列长度超过设定的阈值,则对数据分组进行ECN拥塞标记。由于这些传输协议只有在拥塞发生后才做出反应,不可避免地会导致队列累积,降低了延迟敏感应用的性能。近年来,为了保证接近零的排队延迟,提出了基于接收端驱动的传输协议。这些基于接收端驱动的传输协议根据接收端的数据到达速率保守地触发新分组。具体地,当数据分组到达接收端时,生成一个驱动分组并返回给发送端再触发一个新分组。pHost在终端主机上执行分布式包调度,接收端根据数据到达速率给发送端发送驱动分组,以控制数据分组发送速率,优化流性能。NDP以线速启动流,当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反ECN标记的数据中心网络传输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n步骤1:新流启动,发送端通过交换机发送数据分组给接收端;/n其中,数据分组所经过的交换机依次判断是否各自链路是否有空余带宽,并根据是否均有空余带宽的两类情况对当前数据分组最终的ECN标记位CE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反ECN标记的数据中心网络传输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新流启动,发送端通过交换机发送数据分组给接收端;
其中,数据分组所经过的交换机依次判断是否各自链路是否有空余带宽,并根据是否均有空余带宽的两类情况对当前数据分组最终的ECN标记位CEfinal进行数值编码;
步骤2:接收端接收数据分组,并生成一个驱动分组,再将当前数据分组的ECN标记位CEfinal复制到所述驱动分组,最后将所述驱动分组发送给发送端;
步骤3:发送端接收到驱动分组后,判断驱动分组的ECN标记位的数值编码,若对应是链路均有空余带宽,后续发送至少两个数据分组;否则发送一个数据分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若链路均有空余带宽,当前数据分组最终的ECN标记位CEfinal为1,否则,当前数据分组最终的ECN标记位CEfinal为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数据分组达到一个交换机时,按照如下步骤更新当前数据分组的ECN标记位:
首先,交换机接收数据分组,并计算当前数据分组的达到时间tcurrent与前一个数据分组的达到时间tlast的时间间隔tinv;
然后,判断时间间隔tinv是否大于或等于一个数据分组的转发时间,若是,当前交换机的ECN标记位CEcurrent为1,否则,当前交换机的ECN标记位CEcurrent为0;
其次,根据当前数据分组携带的ECN标记位CElast与当前交换机的ECN标记位CEcurrent更新当前数据分组ECN标记位CEM,其中,若当前交换机为数据分组所经过最后一个交换机,更新的当前数据分组ECN标记位CEM为最终的ECN标记位CEfinal;若非最后一个交换机,更新的当前数据分组ECN标记位CEM作为下一个交换机处理中数据分组携带的ECN标记位CElast:
CEM=CElast&CEcurrent
其中,进入第一个交换机中数据分组携带的ECN标记位CElast的初值为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发送端发送的所述数据分组为:一个延迟带宽乘积(BDP)数量的数据分组,带宽延时积BDP的计算公式如下:
BDP=RTT×C
其中,RTT是往返延时,C为链路带宽。
5.一种基于反ECN标记的数据中心网络传输控制方法,应用于发送端,其特征在于:
S1:发送端通过交换机发送数据分组给接收端;
其中,数据分组所经过的交换机的各自链路若均有空余带宽,给予当前数据分组的最终的ECN标记位CEfinal一数值编码;否则,给予当前数据分组的最终的ECN标记位CEfinal另一数值编码;
S2:发送端接收到驱动分组,并判断驱动分组的ECN标记位的数值编码是否对应为链路均有空余带宽,如是,后续发送至少两个数据分组;否则发送一个数据分组;
其中,所述驱动分组是接收端接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家玮,胡晋彬,李钊毅,王诗琪,王建新,
申请(专利权)人:中南大学,赛尔网络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