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用电系统边缘计算终端的计算负荷表征方法及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177948 阅读:4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31 14:2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的配用电系统边缘计算终端的计算负荷表征方法及装置,其建立的数据源节点模型为系统平面直角坐标系下的模型,该模型中标记有配用电系统下的各个数据源节点以及边缘计算终端,是实现边缘计算终端计算负荷表征的基础;其中,利用各个数据源节点之间的拓扑结构形成的节点关系矩阵,并结合各个边缘计算终端的最大节点数目,对各个边缘计算终端的管控节点进行划分,并根据划分后的管控节点确定使配用电系统数据传输延时最小的边缘计算终端的位置以及边缘计算终端的计算负荷大小,不仅使得应用请求服务时间极大地缩减,提高了数据处理的实时性,还能够根据边缘计算终端处理产生的计算负荷大小,合理分配系统资源,减少资源占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配用电系统边缘计算终端的计算负荷表征方法及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配用电
,尤其涉及一种配用电系统边缘计算终端的计算负荷表征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和计算机设备。
技术介绍
随着电力物联网的发展,配用电系统中新增了海量的数据采集及传感装置,同时由这些装置产生了大量的待处理数据,这些数据通常采用使用边缘计算技术的分布式处理方式进行处理,实现数据处理的设备统称为边缘计算终端(EdgeComputingTerminals,ECT)。目前,配用电终端的部署以“二遥”或“三遥”模块为主要对象,并以供电可靠性为主要评价指标,当不同节点在数据分析上的差异较小时,将各节点视为同一类节点进行相同化处理;为满足负载均衡,首先形成各节点的连接矩阵及关系矩阵,以此表示各节点之间的连接关系;其次通过优化计算得到每个ECT应管控的节点数量并作为节点的平均数量;以应用请求服务延时、QoS及负载均衡等指标为优化对象,并按ECT的分布实现区域的划分,各个区域覆盖整个系统,相邻区域存在重叠部分,当应用请求所处位置不属于重叠部分时,该应用请求分配至该区域的ECT,若应用请求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配用电系统边缘计算终端的计算负荷表征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n通过预先建立的数据源节点模型确定配用电系统中任意两个数据源节点之间的节点关系矩阵,以及根据各个数据源节点的节点数据量、所述配用电系统中边缘计算终端处理的业务计算系数确定各个边缘计算终端所能处理的最大节点数目;/n利用所述节点关系矩阵和所述最大节点数目对所述数据源节点模型中的数据源节点进行划分,确定各个边缘计算终端的管控节点,并将所述管控节点对应的节点信息以及与所述管控节点对应的边缘计算终端的初始位置输入到预先建立的数据传输延时模型中,得到输出结果;/n根据所述输出结果对所述配用电系统中的边缘计算终端的位置重新进行部署,并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配用电系统边缘计算终端的计算负荷表征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通过预先建立的数据源节点模型确定配用电系统中任意两个数据源节点之间的节点关系矩阵,以及根据各个数据源节点的节点数据量、所述配用电系统中边缘计算终端处理的业务计算系数确定各个边缘计算终端所能处理的最大节点数目;
利用所述节点关系矩阵和所述最大节点数目对所述数据源节点模型中的数据源节点进行划分,确定各个边缘计算终端的管控节点,并将所述管控节点对应的节点信息以及与所述管控节点对应的边缘计算终端的初始位置输入到预先建立的数据传输延时模型中,得到输出结果;
根据所述输出结果对所述配用电系统中的边缘计算终端的位置重新进行部署,并通过部署后的边缘计算终端实现计算负荷表征;其中,所述输出结果为通过所述数据传输延时模型计算得到的,使所述配用电系统数据传输延时最小的边缘计算终端的位置信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配用电系统边缘计算终端的计算负荷表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过部署后的边缘计算终端实现计算负荷表征的步骤,包括:
根据部署后的边缘计算终端的位置、所述边缘计算终端对应的管控节点的节点数目以及节点数据量,确定所述数据源节点模型中各个边缘计算终端的计算负荷,实现计算负荷表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配用电系统边缘计算终端的计算负荷表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过预先建立的数据源节点模型确定配用电系统中任意两个数据源节点之间的节点关系矩阵的步骤之前,还包括:
获取配用电系统中各个数据源节点的节点信息和拓扑结构,以及预先设定所述配用电系统中各个边缘计算终端的位置信息;
根据各个数据源节点的节点信息和拓扑结构建立所述配用电系统对应的数据源节点模型;
其中,所述节点信息包括数据源节点的节点数据量以及节点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配用电系统边缘计算终端的计算负荷表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过预先建立的数据源节点模型确定配用电系统中任意两个数据源节点之间的节点关系矩阵的步骤,包括:
通过所述数据源节点模型中各个数据源节点之间的拓扑结构确定节点连接矩阵,对所述节点连接矩阵进行n次布尔运算,得到节点关系矩阵;
其中,所述节点关系矩阵表征所述配用电系统中任意两个数据源节点之间是否构成实际连接关系,且形成连接路径需要借助的其他数据源节点的节点数目。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配用电系统边缘计算终端的计算负荷表征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各个数据源节点的节点数据量、所述配用电系统中边缘计算终端处理的业务计算系数确定各个边缘计算终端所能处理的最大节点数目的步骤,包括:
获取所述数据源节点模型中的边缘计算终端的数量以及各个数据源节点的节点数据量,对各个数据源节点的节点数据量进行求和,得到节点数据总量,利用所述边缘计算终端的数量以及所述节点数据总量确定各个边缘计算终端的平均节点数据量;
将所述平均节点数据量以及所述配用电系统中边缘计算终端处理的业务计算系数输入到计算负荷表征公式中,得到各个边缘计算终端所能处理的最大节点数目,所述计算负荷的表征公式如下:

pst=ρ1s3+ρ2s2+ρ3s+ρ4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洋李波赵瑞锋卢建刚李世明都海坤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调度控制中心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