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方法和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177786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31 14:23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通信方法和装置,能够实现时隙偏移量的下限的灵活配置,适用于更多场景。该方法包括:终端设备接收第一指示信息,该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一门限值x和第二门限值y,该第一门限值x为调度PUSCH的PDCCH与所述PUSCH之间的时隙偏移量的下限,所述第二门限值y为触发非周期SRS的PDCCH与所述非周期SRS之间的时隙偏移量的下限,x和y是通过RRC消息中两个不同的参数配置的,x和y均为大于或等于0的整数;该终端设备根据第一指示信息,确定调度PUSCH的PDCCH与PUSCH之间的时隙偏移量大于或等于x,且触发非周期SRS的PDCCH与非周期SRS之间的时隙偏移量大于或等于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通信方法和装置
本申请涉及通信领域,特别涉及通信领域中的通信方法和装置。
技术介绍
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hysicaldownlinkcontrolchannel,PDCCH)可以用于调度数据信道传输和触发参考信号传输。数据信道和参考信号可以例如物理下行共享信道(physicaldownlinksharedchannel,PDSCH)、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channelstateinformationreferencesignal,CSI-RS)、物理上行共享信道(physicaluplinksharedchannel,PUSCH)、探测参考信号(soundingreferencesignal,SRS)等。其中,PUSCH和SRS属于上行信道或上行信号,是由终端设备发送给网络设备的。PDSCH和CSI-RS属于下行信道或下行信号,是由网络设备发送给终端设备的。目前的通信系统(例如5G系统)已支持PDCCH的同时隙调度(same-slotscheduling)和PDCCH的跨时隙调度(cross-slotscheduling)。跨时隙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n终端设备接收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一门限值x和第二门限值y,其中,所述第一门限值x为调度物理上行共享信道PUSCH的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DCCH与所述PUSCH之间的时隙偏移量的下限,所述第二门限值y为触发非周期探测参考信号SRS的PDCCH与所述非周期SRS之间的时隙偏移量的下限,所述第一门限值x和所述第二门限值y是通过无线资源控制RRC消息中两个不同的参数配置的,x和y均为大于或等于0的整数;/n所述终端设备根据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确定调度所述PUSCH的PDCCH与所述PUSCH之间的时隙偏移量大于或等于x,且触发所述非周期SRS的P...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终端设备接收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一门限值x和第二门限值y,其中,所述第一门限值x为调度物理上行共享信道PUSCH的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DCCH与所述PUSCH之间的时隙偏移量的下限,所述第二门限值y为触发非周期探测参考信号SRS的PDCCH与所述非周期SRS之间的时隙偏移量的下限,所述第一门限值x和所述第二门限值y是通过无线资源控制RRC消息中两个不同的参数配置的,x和y均为大于或等于0的整数;
所述终端设备根据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确定调度所述PUSCH的PDCCH与所述PUSCH之间的时隙偏移量大于或等于x,且触发所述非周期SRS的PDCCH与所述非周期SRS之间的时隙偏移量大于或等于y。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x>y,所述第一门限值x对应的PDCCH所在载波的子载波间隔与所述第二门限值y对应的PDCCH所在载波的子载波间隔相同,所述第一门限值x对应的PUSCH所在载波的子载波间隔与所述第二门限值y对应的SRS所在载波的子载波间隔相同。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指示信息还用于指示第三门限值p和第四门限值q,其中,所述第三门限值p为调度物理下行共享信道PDSCH的PDCCH与所述PDSCH之间的时隙偏移量的下限,所述第四门限值q为触发非周期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CSI-RS的PDCCH与所述非周期CSI-RS之间的时隙偏移量的下限,p和q均为大于或等于0的整数,x≥p且x≥q;
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终端设备根据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确定调度所述PDSCH的PDCCH与所述PDSCH之间的时隙偏移量大于或等于p,且触发所述非周期CSI-RS的PDCCH与所述非周期CSI-RS之间的时隙偏移量大于或等于q。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y≥p且y≥q。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门限值y、所述第三门限值p和所述第四门限值q是通过RRC消息中的同一参数配置的。


6.根据权利要求3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门限值x和所述第三门限值p之间的关系满足如下之一:









其中,N为PUSCH准备时间对应的符号个数,表示上取整,round()表示四舍五入,表示下取整,max()表示取最大值。


7.根据权利要求3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对于相同子载波间隔的调度载波,被调度载波的第五门限值随着所述被调度载波的子载波间隔的增大而增大;和/或
对于相同子载波间隔的被调度载波,调度载波的所述第五门限值随着所述调度载波的子载波间隔的增大而不变或减小;
其中,所述第五门限值包括下列至少一个:
所述第一门限值x、所述第二门限值y、所述第三门限值p、或所述第四门限值q。


8.根据权利要求3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一载波cell1调度第二载波cell2对应的第六门限值满足如下之一:







其中,cell0为参考载波,a为所述cell1上的PDCCH的控制资源集对应的符号个数,b为所述cell0进行同载波调度对应的所述第六门限值对应的符号个数减去所述cell0上的PDCCH的控制资源集对应的符号个数,μcell1为所述cell1的子载波间隔的索引,μcell2为所述cell2的子载波间隔的索引,μcell0为所述cell0的子载波间隔的索引,表示上取整,round()表示四舍五入,表示下取整,所述第六门限值为所述第三门限值p或所述第四门限值q。


9.一种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网络设备确定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一门限值x和第二门限值y,其中,所述第一门限值x为调度物理上行共享信道PUSCH的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DCCH与所述PUSCH之间的时隙偏移量的下限,所述第二门限值y为触发非周期探测参考信号SRS的PDCCH与所述非周期SRS之间的时隙偏移量的下限,所述第一门限值x和所述第二门限值y是通过无线资源控制RRC消息中两个不同的参数配置的,x和y均为大于或等于0的整数;
所述网络设备发送所述第一指示信息。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x>y,所述第一门限值x对应的PDCCH所在载波的子载波间隔与所述第二门限值y对应的PDCCH所在载波的子载波间隔相同,所述第一门限值x对应的PUSCH所在载波的子载波间隔与所述第二门限值y对应的SRS所在载波的子载波间隔相同。


11.根据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指示信息还用于指示第三门限值p和第四门限值q,其中,所述第三门限值p为调度物理下行共享信道PDSCH的PDCCH与所述PDSCH之间的时隙偏移量的下限,所述第四门限值q为触发非周期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CSI-RS的PDCCH与所述非周期CSI-RS之间的时隙偏移量的下限,p和q均为大于或等于0的整数,x≥p且x≥q。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y≥p且y≥q。


13.根据权利要求11或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门限值y、所述第三门限值p和所述第四门限值q是通过RRC消息中的同一参数配置的。


14.根据权利要求11至1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门限值x和所述第三门限值p之间的关系满足如下之一:









其中,N为PUSCH准备时间对应的符号个数,表示上取整,round()表示四舍五入,表示下取整,max()表示取最大值。


15.根据权利要求11至1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对于相同子载波间隔的调度载波,被调度载波的第五门限值随着所述被调度载波的子载波间隔的增大而增大;和/或
对于相同子载波间隔的被调度载波,调度载波的所述第五门限值随着所述调度载波的子载波间隔的增大而不变或减小;
其中,所述第五门限值包括下列至少一个:
所述第一门限值x、所述第二门限值y、所述第三门限值p、或所述第四门限值q。


16.根据权利要求11至1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一载波cell1调度第二载波cell2对应的第六门限值满足如下之一:







其中,cell0为参考载波,a为所述cell1上的PDCCH的控制资源集对应的符号个数,b为所述cell0进行同载波调度对应的所述第六门限值对应的符号个数减去所述cell0上的PDCCH的控制资源集对应的符号个数,μcell1为所述cell1的子载波间隔的索引,μcell2为所述cell2的子载波间隔的索引,μcell0为所述cell0的子载波间隔的索引,表示上取整,round()表示四舍五入,表示下取整,所述第六门限值为所述第三门限值p或所述第四门限值q。


17.一种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收发单元,用于接收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一门限值x和第二门限值y,其中,所述第一门限值x为调度物理上行共享信道PUSCH的物理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戴晶薛丽霞刘建琴
申请(专利权)人: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