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南通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用于多跳短分组通信的编码选择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6177739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31 14:2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多跳短分组通信的编码选择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设定RLNC编码方法在多跳短分组通信场景中的解码失败概率的分析算法;求解最小化的解码失败概率,得到最优设计的RLNC编码参数;判断编码参数产生的系数开销是否抵消RLNC编码方法相对端到端喷泉编码方法的编码增益,若是,则在该多跳短分组通信场景中选择使用端到端喷泉编码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给出了在数据规模较小的短分组情况下,多跳链路应选择使用端到端喷泉编码方法还是以重新编码为特点的RLNC方法,可以有效指导不同场景下系统传输方案的评估和选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多跳短分组通信的编码选择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无线通信
,特别是指一种用于多跳短分组通信的编码选择方法。
技术介绍
多跳短分组通信在自主驾驶(如车辆队列)、物联网等无线场景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由于传统基于重传的方法存在长反馈延迟,在上述需要低延迟数据交付在系统中,重传方法十分低效。相对而言,使用分组级喷泉码被认为是一种有效方法。喷泉码中的编码数据分组可以不断发送,直到整个消息恢复时才需要一次反馈。长期演进(Long-TermEvolution,LTE)系统中已采用了传统的端到端(End-to-End,E2E)喷泉码,如Raptor码。另一方面,随机线性网络编码(RandomLinearNetworkCoding,RLNC)也很有应用价值。相比于E2E喷泉码,RLNC允许在多跳链路上的中间节点上重新编码,理论上可以进一步提高吞吐量。然而现有技术中并没有技术方案给出应该选择哪种编码方法的启示。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用于多跳短分组通信的编码选择方法,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无并没有技术方案给出应该选择哪种编码方法的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多跳短分组通信的编码选择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以下步骤:/nS1,设定RLNC编码方法在多跳短分组通信场景中的解码失败概率的分析算法;/nS2,求解最小化的解码失败概率,得到最优设计的RLNC编码参数;/nS3,判断编码参数产生的系数开销是否抵消RLNC编码方法相对端到端喷泉编码方法的编码增益,若是,则在该多跳短分组通信场景中选择使用端到端喷泉编码方法。/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多跳短分组通信的编码选择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1,设定RLNC编码方法在多跳短分组通信场景中的解码失败概率的分析算法;
S2,求解最小化的解码失败概率,得到最优设计的RLNC编码参数;
S3,判断编码参数产生的系数开销是否抵消RLNC编码方法相对端到端喷泉编码方法的编码增益,若是,则在该多跳短分组通信场景中选择使用端到端喷泉编码方法。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多跳短分组通信的编码选择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101,建立RLNC编码方法在通信场景中的解码失败概率的计算模型;
S102,将通信场景相关的参数代入计算模型中,得到解码失败概率。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多跳短分组通信的编码选择方法,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业陈超张士兵
申请(专利权)人:南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