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关变换器及其变换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6177344 阅读:9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31 14:2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开关变换器,在普通开关变换器的基础上,增加一路输出电路,利用两路输出电路输出电压的差构成最终输出电压,使得变换器可以实现低压输出。将该拓扑应用到ACDC变换器中,有利用降低变压器的圈数,从而可以低成本地使用平面变压器,降低制造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开关变换器及其变换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开关变换器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可实现低电压增益的开关变换器及其变换方法。
技术介绍
由于平面变压器的绕组都印制在PCB上面,与传统变压器相比,制作平面变压器的自动化程度更高,批量生产的成本更低。但在变压器绕组圈数较多的场合,平面变压器的绕组需要更多的层数或者占用更多的PCB面积,无法满足低成本、小体积的电源产品要求。在ACDC应用中,常常需要开关变换器输出5V或者3.3V等较低电压,在AC输入端整流滤波后常常有100V~400V的电压,远远高于输出电压。因此需要变换器实现超低电压增益,将输入电压降为很低的输出电压。传统的开关变换器中,无论是反激还是正激,若要实现超低电压增益,常常需要变压器的匝比较大,原边绕组的圈数较多,副边绕组的圈数较少。若采用平面变压器,由于原边圈数多,所需的PCB层数较多,生产成本高,不利于产品化。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方法的不足,提出一种开关变换器方案,实现低电压匝比下的低电压输出,继而可以在实际运用中降低变压器匝比,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开关变换器,其特征在于:/n电压源Vin的正端分别与电阻R2的一端、电容Cr的一端和变压器TX1原边绕组P1的同名端相连,电阻R2的另一端、电容Cr的另一端与二极管D2的阴极相连,二极管D2的阳极分别与MOS管Q1的漏极和变压器TX1原边绕组P1的异名端相连,MOS管Q1的源极与电压源Vin的负端相连;/n变压器TX1副边绕组S1的同名端分别与电容Co1的一端以及负载电阻R1的一端相连,电容Co1的另一端与MOS管Q2的漏极相连,MOS管Q2的源极与变压器TX1副边绕组S1的异名端相连;/n变压器TX1副边绕组S2的同名端与二极管D1的阳极相连,二极管D1的阴极分别与电容Co1的另一端...

【技术特征摘要】
20190920 CN 20191089240911.一种开关变换器,其特征在于:
电压源Vin的正端分别与电阻R2的一端、电容Cr的一端和变压器TX1原边绕组P1的同名端相连,电阻R2的另一端、电容Cr的另一端与二极管D2的阴极相连,二极管D2的阳极分别与MOS管Q1的漏极和变压器TX1原边绕组P1的异名端相连,MOS管Q1的源极与电压源Vin的负端相连;
变压器TX1副边绕组S1的同名端分别与电容Co1的一端以及负载电阻R1的一端相连,电容Co1的另一端与MOS管Q2的漏极相连,MOS管Q2的源极与变压器TX1副边绕组S1的异名端相连;
变压器TX1副边绕组S2的同名端与二极管D1的阳极相连,二极管D1的阴极分别与电容Co1的另一端和电容Co2的一端相连,电容Co2的另一端分别与变压器TX1副边绕组S2的异名端以及负载电阻R1的另一端相连。


2.一种开关变换器,其特征在于:
电压源Vin的正端分别与电容Cr的一端和变压器TX1原边绕组P1的同名端相连,电容Cr的另一端与MOS管Q3的漏极相连,MOS管Q3的源极分别与MOS管Q1的漏极和变压器TX1原边绕组P1的异名端相连,MOS管Q1的源极与电压源Vin的负端相连;
变压器TX1副边绕组S1的同名端分别与电容Co1的一端以及负载电阻R1的一端相连,电容Co1的另一端与MOS管Q2的漏极相连,MOS管Q2的源极与变压器TX1副边绕组S1的异名端相连;
变压器TX1副边绕组S2的同名端与二极管D1的阳极相连,二极管D1的阴极分别与电容Co1的另一端和电容Co2的一端相连,电容Co2的另一端分别与变压器TX1副边绕组S2的异名端以及负载电阻R1的另一端相连。


3.一种开关变换器,其特征在于:
电压源Vin的正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志燊尹智群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金升阳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