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平衡自动校正装置、转子、电机和家用电器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177228 阅读:4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31 14:2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动一种动平衡自动校正装置、转子、电机和家用电器,动平衡自动校正装置包括转动主体,转动主体的转动轴心为第一轴心;动平衡自动校正装置还包括偏心体;偏心体可转摆地安装在转动主体上,多个偏心体均匀布置在第一轴心的外周;偏心体的转摆轴心为第二轴心,偏心体具有背向第二轴心伸出的偏心部。转子包括平衡自动校正装置,电机包括转子,家用电器包括电机。转动主体在第一轴心的外周设置有多个可转摆的偏心体,当动平衡自动校正装置安装到转轴并转动后,一旦转子出现动不平衡,多个偏心体则向质心偏移方向的反方向偏摆,从而达到转子转动过程中动平衡自动较校正的效果,因此不需要预先进行校正动平衡工序,提高提高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动平衡自动校正装置、转子、电机和家用电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机制造
,具体涉及一种应用在转子上的动平衡自动校正装置,以及具有该种动平衡自动校正装置的转子、电机和家用电器。
技术介绍
在电机转动时,受多种因素影响,转子围绕其转轴旋转时会产生动不平衡,转子动不平衡的产生会诱发机械系统故障,导致机械设备产生振动、噪音及引起机械零部件加速磨损和破坏。现有一种解决转子动不平衡的动平衡调节装置,其包括一个用于固定套装在转动轴上的转动主体,转动主体的外周设置有均匀布置的多个螺孔,每个螺孔上均安装一根平衡调节螺栓。通过调整平衡调整螺栓的旋进量,即可实现动平衡调节装置质心改变,从而实现转子的动不平衡校正。现有的该种动平衡调节装置存在的问题是,在转轴上套装好转子铁芯和动平衡调节装置后,由于平衡调节螺栓不能自主运动,因此转子的动平衡校正需要预先进行,通过逐步调整各个平衡调节螺栓的旋进量去完成动平衡预先校正,因此耗时长,生产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第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节省校正动平衡工序而提高生产效率的动平衡自动校正装置。...

【技术保护点】
1.动平衡自动校正装置,包括转动主体,所述转动主体的转动轴心为第一轴心;/n其特征在于:/n所述动平衡自动校正装置还包括偏心体,所述偏心体具有偏心部;/n所述偏心体可转摆地安装在所述转动主体上,多个所述偏心体均匀布置在所述第一轴心的外周;/n所述偏心体的转摆轴心为第二轴心,所述第二轴心平行于所述第一轴心,且所述第一轴心与所述第二轴心非共轴设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动平衡自动校正装置,包括转动主体,所述转动主体的转动轴心为第一轴心;
其特征在于:
所述动平衡自动校正装置还包括偏心体,所述偏心体具有偏心部;
所述偏心体可转摆地安装在所述转动主体上,多个所述偏心体均匀布置在所述第一轴心的外周;
所述偏心体的转摆轴心为第二轴心,所述第二轴心平行于所述第一轴心,且所述第一轴心与所述第二轴心非共轴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平衡自动校正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转动主体上设有沿其周向布置的多个安装空间,且所述安装空间的入口位于所述转动主体的外周;
所述动平衡自动校正装置还包括螺栓,所述螺栓沿所述转动主体的轴向穿过所述转动主体,且所述螺栓插入所述安装空间中,所述螺栓位于所述第二轴心上,所述偏心体可转动地套装在所述螺栓外。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动平衡自动校正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转动主体包括沿其轴向依次设置的第一挡板、轴向延伸件和第二挡板,在所述转动主体的轴向上,所述安装空间形成于所述第一挡板与所述第二挡板之间,所述螺栓穿插在所述第一挡板与所述第二挡板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动平衡自动校正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轴向延伸件的外周形成多个隔挡部,所述隔挡部背向所述第一轴心向所述转动主体的外周延伸,所述隔挡部阻隔于相邻的两个安装空间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动平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开楼姜洋万黎李金辉王周叶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珠海凯邦电机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