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水电机和洗衣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177212 阅读:5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31 14:20
本申请涉及一种具有排水电机以及包含该排水电机的洗衣机。该排水电机包括:壳体(1),在其内部形成第一腔;以及电机,位于第一腔内;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电机还包括电机控制系统(7),该电机控制系统包括:电机控制装置,用于基于直流电源实现对该电机的控制。

Drainage motor and washing machin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排水电机和洗衣机
本申请涉及一种排水电机以及包含该排水电机的洗衣机。
技术介绍
随着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家用电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些要求不仅涉及家用电器的产品性能,还涉及家用电器在安全与节能方面的综合性能。洗衣机作为一种非常重要的家用电器,其安全与节能已成为人们首先考虑的因素。排水电机为用于洗衣机洗涤与脱水功能切换的控制器,因此,排水电机满足安全与节能的要求也至关重要。通常,现有洗衣机的排水电机使用爪极式永磁同步电机作为其动力源,在这种情况下必须使用交流电作为输入才能驱动电机正常工作。使用交流电会带来较大的风险,而如果直接采用直流电驱动的动力源仍会带来一些问题。例如,可以采用直流电机代替爪极式永磁同步电机,但是,直流电机具有刷电机时其使用寿命具有局限性,而无刷电机时其制造成本高。此外,当使用直流电机作为动力源时,需要对现有动力源结构进行较大的改动,可能导致与客户整机装配干涉的问题,并且导致对于整体项目的开发投入很大。因此,如何在不对动力源结构进行改动的情况下使用直流电作为排水电机的输入电源,并基于该直流电源实现对该电机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排水电机,包括:/n壳体(1),在其内部形成第一腔;以及/n电机,位于第一腔内;/n其特征在于,/n所述排水电机还包括电机控制系统(7),该电机控制系统包括:/n电机控制装置,用于基于直流电源实现对该电机的控制。/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排水电机,包括:
壳体(1),在其内部形成第一腔;以及
电机,位于第一腔内;
其特征在于,
所述排水电机还包括电机控制系统(7),该电机控制系统包括:
电机控制装置,用于基于直流电源实现对该电机的控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排水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控制系统还包括:
基座(8),位于电机的一侧;以及
端盖(9),设置于基座上且与基座形成第二腔,
其中,所述电机控制装置设置在第二腔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排水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控制系统(7)设置于壳体的外侧。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排水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8)包括:
主体(11);
多个支撑件(12),设置于主体背离电机的一侧上,用于支撑电机控制装置;以及
输入端子座(13),设置于主体背离电机的一侧上,具有朝向电机外部敞开的槽室(15),以用于容纳电机控制装置输入部件(16)。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排水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8)还包括主体上的输出孔(14),所述输出孔的位置和数量对应于电机输入部件(17)的位置和数量,使得电机输入部件(17)能够通过输出孔(14)与电机控制装置电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排水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支撑件(12)为多个突出部,所述多个突出部各具有基部(19)和垂直于基部远离主体延伸的限位部(20),其中电机控制装置被支撑在基部上并由限位部限定位置。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排水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8)还包括筋部(21),该筋部在基座(8)的主体背离电机的一侧上垂直于主体延伸且设置于输入端子座(13)的两侧,以及所述端盖(9)具有与筋部(21)和输入端子座(13)对应的凹部(24),使得能够在凹部(24)处对端盖(9)与基座(8)进行密封焊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排水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凹部(24)具有梯形形状。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排水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端盖(9)包括底板(22)和从底板延伸的多个侧壁(23),所述多个侧壁(23)能够被接合在基座(8)上以形成第二腔。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排水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22)上设置有多个压柱(25),用于在第二腔内将电机控制装置压向基座(8)的主体(11)。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排水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侧壁(23)面向基座(8)的表面上设置有用于与基座(8)接合的多个凸起(26),各个凸起沿着相应侧壁的整个长度延伸。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排水电机,所述电机控制装置连接至电机,且该电机控制装置包括:
电源单元(110),其为直流电源;
微控制单元(120),其连接至电源单元(110),被配置为基于预设控制策略,输出逆变控制信号;
逆变控制单元(130),其连接至电源单元(110)及微控制单元(120),被配置为接收来自所述微控制单元(120)的逆变控制信号,根据所述逆变控制信号,基于所述直流电源生成用于所述电机(200)的交变电压,并将该交变电压输出至所述电机(200);
且其中,所述逆变控制信号为一路控制信号或两路控制信号。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排水电机,其中,所述逆变控制单元(130)被配置为基于该逆变控制信号,交替地生成第一驱动电压及第二驱动电压,且所述第一驱动电压与所述第二驱动电压的电压方向相反,所述第一驱动电压及第二驱动电压的持续时间相同。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排水电机,其中,所述逆变控制信号为一路控制信号,且其中,
当所述逆变控制信号具有第一信号状态时,该逆变控制单元被配置为生成第一驱动电压;且当所述逆变控制信号具有第二信号状态时,该逆变控制单元被配置为生成第二驱动电压。


15.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排水电机,其中,所述逆变控制信号为两路控制信号,该两路控制信号为:第一逆变控制信号及第二逆变控制信号,且其中,
当所述第一逆变控制信号具有第一信号状态且所述第二逆变控制信号具有第二信号状态时,该逆变控制单元被配置为生成第一驱动电压;且当所述第一逆变控制信号具有第二信号状态且所述第二逆变控制信号具有第一信号状态时,该逆变控制单元被配置为生成第二驱动电压。


16.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排水电机,其中,所述电源单元(110)包括第一电源输出端(s1)和第二电源输出端(s2),所述电机(200)包括第一驱动输入端(d1)及第二驱动输入端(d2),所述逆变控制单元(130)包括第一控制输入端(r1)和第二控制输入端(r2),且所述逆变控制单元(130)包括:
第一上臂模块(131),其第一端(131a)连接至第一电源输出端(s1),第二端(131b)连接至电机(200)的第一驱动输入端(d1),第三端(131c)经由第一定向二极管(D1)连接至电机(200)的第二驱动输入端(d2),且该第一定向二极管(D1)限定由第一上臂模块(131)至电机(200)的第二驱动输入端(d2)的第一电流方向;
第二上臂模块(132),其第一端(132a)连接至第一电源输出端(s1),第二端(132b)连接至电机(200)的第二驱动输入端(d2),第三端(132c)经由第二定向二极管(D2)连接至电机(200)的第一驱动输入端(d1),且该第二定向二极管(D2)限定由第二上臂模块(132)至电机(200)的第一驱动输入端(d1)的第二电流方向;
第一下臂控制开关(133),其控制端(133m)连接至所述第一控制输入端(r1),第一端(133a)连接至所述第一上臂模块(131)的第二端(131b)及所述电机(200)的第一驱动输入端(d1),第二端(133b)连接至电源单元(110)的第二电源输出端(s2);
第二下臂控制开关(134),其控制端(134m)连接至所述第二控制输入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芹冯永信刘超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雷利电机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