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池包及保护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177107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31 14:1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电池包,包括电芯组件和保护电路,所述电芯组件包括至少一个电芯,所述电芯组件与所述保护电路电连接;所述保护电路包括第一端子、第二端子、至少一个开关元件和至少一个控制芯片,所述第一端子分别与所述电芯组件的正极和负极电连接;所述第一端子与所述第二端子间设置有至少一个开关元件和至少一个控制芯片,一个所述控制芯片与至少一个所述开关元件电连接,所述控制芯片用于控制至少一个所述开关元件开启或关闭,以控制第一端子与所述第二端子间电路的通断;所述第二端子还通过信号线分别与所述电芯组件的正极和负极电连接,所述控制芯片通过所述信号线获取所述第二端子间的电压。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提升了电池包的容量利用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池包及保护电路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池
,尤其涉及一种电池包及保护电路。
技术介绍
近年来随着5G通讯技术的飞速发展,对于手机等通讯类的产品来说,电池容量和快充的需求越来越高,在电芯能量密度提升遇到瓶颈的情况下,怎样确保电芯容量利用率到达最高,对于电池包设计来说非常重要。现有技术中,电池包的容量主要是通过监控电池的实时电压来计算,而监控电池电压的主要方法是直接读取保护板上的连接端的正负极(P+/P-)的实时电压,而监控电压的连接端的正负极(P+/P-)是充放电过程中电流流经回路,在放电时,电芯电压会逐渐减小,一般保护电路会在连接端的正负极(P+/P-)小于预设阈值时断开放电回路,从而起到保护电池包的作用。这样的设计在电池包处于充电或放电的状态下,由于电池包中电芯的正负极(B+/B-)到保护板连接头的正负极(P+/P-)存在阻抗,根据欧姆定律U=IR,当电流越大的时候,电池包输出(P+/P-)电压与电芯电压(B+/B-)压差会越来越大。因此在放电过程中,当保护板上的连接端的正负极(P+/P-)到达预设阈值时,电芯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池包,其特征在于,包括电芯组件和保护电路,所述电芯组件包括至少一个电芯,所述电芯组件与所述保护电路电连接;/n所述保护电路包括第一端子、第二端子和至少一个保护子电路,所述第一端子分别与所述电芯组件的正极和负极电连接,所述至少一个保护子电路分别与所述第一端子和所述第二端子连接;/n所述保护子电路包括一个控制芯片和一个开关元件,所述控制芯片与所述开关元件电连接,用于控制所述开关元件开启或关闭,以控制第一端子与所述第二端子间电路的通断;/n所述第二端子还通过信号线分别与所述电芯组件的正极和负极电连接,所述控制芯片通过所述信号线获取所述第二端子间的电压。/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池包,其特征在于,包括电芯组件和保护电路,所述电芯组件包括至少一个电芯,所述电芯组件与所述保护电路电连接;
所述保护电路包括第一端子、第二端子和至少一个保护子电路,所述第一端子分别与所述电芯组件的正极和负极电连接,所述至少一个保护子电路分别与所述第一端子和所述第二端子连接;
所述保护子电路包括一个控制芯片和一个开关元件,所述控制芯片与所述开关元件电连接,用于控制所述开关元件开启或关闭,以控制第一端子与所述第二端子间电路的通断;
所述第二端子还通过信号线分别与所述电芯组件的正极和负极电连接,所述控制芯片通过所述信号线获取所述第二端子间的电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线上串联设置有电路保护元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保护元件为电阻或熔断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子电路的数量为2个。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元件为N...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维葛红姝刘建伟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冠宇电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