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源管理电路及显示面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176951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31 14:18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电源管理电路及显示面板。该电源管理电路,包括:供电输入端、电压转换芯片、第一开关单元、电源管理芯片、隔离三极管、第一二极管以及第二二极管;供电输入端与第一二极管的正极连接,第一二极管的负极与所述隔离三极管的输入端连接,隔离三极管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二二极管的负极连接,第二二极管的正极与电源管理芯片的供电端连接,供电输入端还与隔离三极管的控制端连接,隔离三极管与第二二极管的公共节点接地,第一开关单元的控制端与电压转换芯片连接,第一开关单元的输入端与供电输入端与第一二极管的公共节点连接,第一开关单元的输出端接地,电压转换芯片的使能引脚与所述第二二极管以及电源管理芯片的公共节点连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源管理电路及显示面板
本申请涉及电源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电源管理电路及显示面板。
技术介绍
为了防止VAA电压端短路导致输入电压直接短路,BOOST芯片设有错误保护机制。当短路发生时,对应功能引脚被触发使内部拉低使能信号,此时电压转换电路中三极管截止,隔断供电输入端与VAA电压端从而进行保护。但是,采用这种方式需要的时间长达数十毫秒,因此在还没发生保护时已引起保险丝烧毁,导致系统无法正常工作。针对上述问题,目前尚未有有效的技术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源管理电路及显示面板,可以提高电路安全性。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源管理电路,包括:供电输入端、电压转换芯片、第一开关单元、电源管理芯片、隔离三极管、第一二极管以及第二二极管;所述供电输入端与所述第一二极管的正极连接,所述第一二极管的负极与所述隔离三极管的输入端连接,所述隔离三极管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二二极管的负极连接,所述第二二极管的正极与所述电源管理芯片的供电端连接,所述供电输入端还与所述隔离三极管的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源管理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供电输入端、电压转换芯片、第一开关单元、电源管理芯片、隔离三极管、第一二极管以及第二二极管;/n所述供电输入端与所述第一二极管的正极连接,所述第一二极管的负极与所述隔离三极管的输入端连接,所述隔离三极管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二二极管的负极连接,所述第二二极管的正极与所述电源管理芯片的供电端连接,所述供电输入端还与所述隔离三极管的控制端连接,所述第一开关单元的控制端与所述电压转换芯片连接,所述第一开关单元的输入端与所述供电输入端与所述第一二极管的公共节点连接,所述第一开关单元的输出端接地,所述电压转换芯片的使能引脚与所述第二二极管以及所述电源管理芯片的公共节点连...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源管理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供电输入端、电压转换芯片、第一开关单元、电源管理芯片、隔离三极管、第一二极管以及第二二极管;
所述供电输入端与所述第一二极管的正极连接,所述第一二极管的负极与所述隔离三极管的输入端连接,所述隔离三极管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二二极管的负极连接,所述第二二极管的正极与所述电源管理芯片的供电端连接,所述供电输入端还与所述隔离三极管的控制端连接,所述第一开关单元的控制端与所述电压转换芯片连接,所述第一开关单元的输入端与所述供电输入端与所述第一二极管的公共节点连接,所述第一开关单元的输出端接地,所述电压转换芯片的使能引脚与所述第二二极管以及所述电源管理芯片的公共节点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源管理电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电阻,所述第一开关单元的输出端通过所述第一电阻与地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源管理电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电阻,所述第二电阻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电阻及所述第一开关单元的公共节点连接,所述第二电阻的另一端与所述电压转换芯片连接;
所述电压转换芯片用于根据所述第二电阻采集的电压信息控制所述第一开关单元的占空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源管理电路,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永锋李文芳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