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U形开口紧线器终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176905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31 14:1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电力金具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U形开口紧线器终端,包括静夹头和动夹头,静夹头的中间设有第一夹线部,第一夹线部的两端分别设第一螺杆和第二螺杆,动夹头的中间设有第二夹线部,动夹头的一端通过其上设置的长条孔与第一螺杆铰接,动夹头的另一端设有一个U形槽,动夹头能够相对第一螺杆沿长条孔横向移动从而能够使第二螺杆嵌入U形槽,所述第一螺杆和第二螺杆上分别设有对应的锁紧螺帽,通过旋紧锁紧螺帽能够使动夹头和静夹头配合将互相分开的电缆端头锁紧在一起。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能够对互相分开的电缆端头锁紧在一起,且牢固可靠,不易松脱,不会损伤电缆外皮,而且结构简单,便于操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U形开口紧线器终端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力金具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U形开口紧线器终端。
技术介绍
电缆通过固线装置架设在电线杆或建筑物上,电缆终端的固定一般是将电缆端头绕过绝缘子(街码瓷碌)进行折向弯曲并在拉紧状态下,将互相分开的电缆端头捆绑或固定;目前,施工人员通常通过人力或者简易工具等传统方式将互相分开的电缆压紧在一起然后使用扎线将压紧在一起的电缆捆绑固定,扎线一般是铝制金属细线,勒紧在电缆上会导致电缆绝缘性降低,容易对电缆绝缘外层造成损害,而且捆绑方法没有统一标准,随意性很大,导致电缆端头捆绑的牢固性难以保证,电缆端头容易松脱而从街码上脱落下来,带来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U形开口紧线器终端,能够对互相分开的电缆端头锁紧在一起,且牢固可靠,不易松脱,不会损伤电缆外皮,而且结构简单,便于操作。本专利技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U形开口紧线器终端,包括静夹头和动夹头,静夹头的中间设有第一夹线部,第一夹线部的两端分别垂直固设第一螺杆和第二螺杆,动夹头的中间设有对应第一夹线部的第二夹线部,动夹头的一端通过其上设置的长条孔与第一螺杆铰接,动夹头的另一端设有一个贯穿其上下两侧的U形槽,U形槽与长条孔沿同一方向设置且U形槽的槽口背向长条孔,动夹头能够相对第一螺杆转动从而能够使U形槽正对U形槽的槽口,动夹头能够相对第一螺杆沿长条孔横向移动从而能够使第二螺杆嵌入U形槽,所述第一螺杆和第二螺杆上分别设有对应的锁紧螺帽,通过旋紧锁紧螺帽能够使动夹头朝向静夹头移动,从而使第二夹线部和第一夹线部能够配合将互相分开的电缆端头锁紧在一起。优选,所述长条孔内还设有一个开拆卸的堵塞,所述堵塞能够插入所述长条孔与所述第一螺杆之间的间隙并能够限制第一螺杆在长条孔内横向移动。优选,所述U形槽的两侧壁长度不同,分别为长侧壁和短侧壁,长侧壁超出短侧壁的部分能够阻挡所述第二螺杆从而形成对所述动夹头的转动进行限位的挡板。优选,所述第一夹线部和/或第二夹线部为凹弧形绝缘结构或者折弯面绝缘结构。优选,所述动夹头上还设有防护盖,所述防护盖上设有用于容纳所述第一螺杆和所述第二螺杆的套筒壳,所述防护盖与所述动夹头进行可拆卸连接。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①通过动夹头的第二夹线部和静夹头的第一夹线部将互相分开的电缆端头锁紧在一起,从而代替传统轧线捆绑的方式,固定牢固可靠,不易损伤电缆表面;②通过在动夹头的一端设置长条孔,另一端设置U形槽,从而使动夹头可以始终连接在第一螺杆上,既保留了铰合式连接操作灵活的优点,又使它们连接为一个整体,没有过多的零散件,防止遗落,而且通过U形槽对第二螺杆进行卡嵌,即方便装卸又安全稳固防止松脱,安装时只需要转动动夹头使其U形槽的槽口对准第二螺杆,然后沿长条孔横向移动动夹头即能够使第二螺杆嵌入U形槽内,然后旋紧锁紧螺帽即能够使动夹头和静夹头配合锁紧电缆端头;③通过设置堵塞,能够限制第一螺杆在长条孔内横向移动,即限制动夹头的横向移动,从而使动夹头的第二螺杆不会从U形槽内滑脱,使得紧线器终端对电缆端头的固定牢固可靠。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效果作进一步说明,以充分地理解本专利技术的目的、特征和效果。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一种U形开口紧线器终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其中:静夹头1,第一夹线部11,第一螺杆12,第二螺杆13,锁紧螺帽14,动夹头2,第二夹线部21,长条孔22,U形槽23,长侧壁231,短侧壁232,堵塞3,防护盖4,套筒壳41,卡扣42。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说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如图1-2所示,一种U形开口紧线器终端,包括静夹头1和动夹头2,静夹头1的中间设有第一夹线部11,第一夹线部11的两端分别垂直固设第一螺杆12和第二螺杆13,动夹头2的中间设有对应第一夹线部11的第二夹线部21,动夹头2的一端通过其上设置的长条孔22与第一螺杆12铰接,动夹头2的另一端设有一个贯穿其上下两侧的U形槽23,U形槽23与长条孔22沿同一方向设置且U形槽23的槽口背向长条孔22,动夹头2能够相对第一螺杆12转动从而能够使U形槽23正对U形槽23的槽口,动夹头2能够相对第一螺杆12沿长条孔22横向移动从而能够使第二螺杆13嵌入U形槽23,所述第一螺杆12和第二螺杆13上分别设有对应的锁紧螺帽14,通过旋紧锁紧螺帽14能够使动夹头2朝向静夹头1移动,从而使第二夹线部21和第一夹线部11能够配合将互相分开的电缆端头锁紧在一起。通过动夹头2的第二夹线部21和静夹头1的第一夹线部11将互相分开的电缆端头锁紧在一起,从而代替传统轧线捆绑的方式,固定牢固可靠,不易损伤电缆表面;通过在动夹头2的一端设置长条孔22,另一端设置U形槽23,从而使动夹头2可以始终连接在第一螺杆12上,既保留了铰合式连接操作灵活的优点,又使它们连接为一个整体,没有过多的零散件,防止遗落,而且通过U形槽23对第二螺杆13进行卡嵌,即方便装卸又安全稳固防止松脱,安装时只需要转动动夹头2使其U形槽23的槽口对准第二螺杆13,然后沿长条孔22横向移动动夹头2即能够使第二螺杆13嵌入U形槽23内,然后旋紧锁紧螺帽14即能够使动夹头2和静夹头1配合锁紧电缆端头。所述长条孔22内还设有一个开拆卸的堵塞3,所述堵塞3能够插入所述长条孔22与所述第一螺杆12之间的间隙并能够限制第一螺杆12在长条孔22内横向移动;通过设置堵塞3,能够限制第一螺杆12在长条孔22内横向移动,即限制动夹头2的横向移动,从而使动夹头2的第二螺杆13不会从U形槽23内滑脱,使得紧线器终端对电缆端头的固定牢固可靠。所述U形槽23的两侧壁长度不同,分别为长侧壁231和短侧壁232,长侧壁231超出短侧壁232的部分能够阻挡所述第二螺杆13从而形成对所述动夹头2的转动进行限位的挡板;该设计能够增加操作的便利性,当动夹头2转动到其U形槽23的槽口刚好对准第二螺杆13时,就会刚好被挡板挡住而限位,然后直接横向移动动夹头2即可使第二螺杆13嵌入U形槽23内。所述第一夹线部11和第二夹线部21为凹弧形绝缘结构。所述动夹头2上还设有防护盖4,所述防护盖4上设有用于容纳所述第一螺杆12和所述第二螺杆13的套筒壳41,所述防护盖4与所述动夹头2通过卡扣42进行可拆卸连接。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①通过动夹头2的第二夹线部21和静夹头1的第一夹线部11将互相分开的电缆端头锁紧在一起,从而代替传统轧线捆绑的方式,固定牢固可靠,不易损伤电缆表面;②通过在动夹头2的一端设置长条孔22,另一端设置U形槽23,从而使动夹头2可以始终连接在第一螺杆12上,既保留了铰合式连接操作灵活的优点,又使它们连接为一个整体,没有过多的零散件,防止遗落,而且通过U形槽23对第二螺杆13进行卡嵌,即方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U形开口紧线器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静夹头和动夹头,静夹头的中间设有第一夹线部,第一夹线部的两端分别垂直固设第一螺杆和第二螺杆,动夹头的中间设有对应第一夹线部的第二夹线部,动夹头的一端通过其上设置的长条孔与第一螺杆铰接,动夹头的另一端设有一个贯穿其上下两侧的U形槽,U形槽与长条孔沿同一方向设置且U形槽的槽口背向长条孔,动夹头能够相对第一螺杆转动从而能够使U形槽正对U形槽的槽口,动夹头能够相对第一螺杆沿长条孔横向移动从而能够使第二螺杆嵌入U形槽,所述第一螺杆和第二螺杆上分别设有对应的锁紧螺帽,通过旋紧锁紧螺帽能够使动夹头朝向静夹头移动,从而使第二夹线部和第一夹线部能够配合将互相分开的电缆端头锁紧在一起。/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U形开口紧线器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静夹头和动夹头,静夹头的中间设有第一夹线部,第一夹线部的两端分别垂直固设第一螺杆和第二螺杆,动夹头的中间设有对应第一夹线部的第二夹线部,动夹头的一端通过其上设置的长条孔与第一螺杆铰接,动夹头的另一端设有一个贯穿其上下两侧的U形槽,U形槽与长条孔沿同一方向设置且U形槽的槽口背向长条孔,动夹头能够相对第一螺杆转动从而能够使U形槽正对U形槽的槽口,动夹头能够相对第一螺杆沿长条孔横向移动从而能够使第二螺杆嵌入U形槽,所述第一螺杆和第二螺杆上分别设有对应的锁紧螺帽,通过旋紧锁紧螺帽能够使动夹头朝向静夹头移动,从而使第二夹线部和第一夹线部能够配合将互相分开的电缆端头锁紧在一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U形开口紧线器终端,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应敏胡超强尤占山邹科敏许翠珊冯泽华王骞能胡玉莹陈雪儿徐秋燕刘金勇冯家杰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番禺电缆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