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连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176708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31 14:1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连接装置,具体涉及一种密封性优异且压力平衡好的水下连接器,包括能够相互插接的第一连接组件和第二连接组件,第一连接组件和第二连接组件分别具有至少一组实现电连接的插杆和与之外形匹配的孔道,孔道中沿前后方向移动装配有绝缘密封杆,孔道后方设置有与外界连通的腔室,绝缘密封杆的后端处于腔室中,绝缘密封杆后端有设置密封塞以对通水腔进行封堵密封,而在孔道前端形成外密封,建立了多重的密封结构,使第一连接组件和第二连接组件的触点前后均形成可靠的密封,并设置有由槽盖和凹槽合盖形成的孔道后方的通水腔,极大地提高了连接器在水下等特种环境中使用的可靠性以及电连接装置设计和安装的灵活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连接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连接装置,具体涉及一种密封性优异且压力平衡好的水下连接器。
技术介绍
水下连接器通常应用在深水等特种环境中,具有水下插拔功能的水下连接器必须保证连接器公母插触点在插和拔的过程中都实现与外部介质的密封隔离,以免造成短路。一种常规的密封方案是在母针内装有密封杆,以公针推动密封杆运动,从而无间隙地逐渐插入到母针中,直至与母针触点接触;而为了保证母针内外的压力平衡,一种方案是在母针后方形成与外界相通的通水腔,如专利号为201310369867.X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水下插拔用接触体线缆组件,包括一绝缘壳体,在绝缘壳体中形成插接通道,电接触体(母针)嵌设在插接通道中,插孔密封杆装配在插接通道内,在插接通道后方则为通水腔,复位弹簧装配在通水腔中,其插接通道的密封(进一步来说,也就是电接触体触点的密封)仅仅靠插接通道内的前后密封环结构来实现,而插接通道的前后端仍然保持与外部介质(如水)的连通,这种结构应用在深水环境中时,由于水压较大,其简单的密封结构不能满足密封的要求,容易导致介质泄漏而短路。因此,目前的水下连接器都还普遍存在密封性不可靠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密封性优异且压力平衡好的水下连接器。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电连接装置,包括能够相互插接的第一连接组件和第二连接组件,第一连接组件和第二连接组件分别具有至少一组实现电连接的插杆和与之外形匹配的孔道,以第一连接组件和第二连接组件各自的插接端为各自的前端,孔道中沿前后方向移动装配有绝缘密封杆,孔道后方设置有与外界连通的腔室,绝缘密封杆的后端处于腔室中,以插杆插入孔道中,并推动绝缘密封杆沿孔道向后滑动,从而插杆与孔道实现电连接,所述腔室为基本封闭空间,仅具有用于与外界连通的介质通道,绝缘密封杆后端具有一密封塞,第一连接组件和第二连接组件相互插接时,密封塞能够随绝缘密封杆的后移封堵住所述介质通道,从而完全封闭所述腔室。其中,为了提高孔道前方的密封效果,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插杆后方具有一密封面,密封面上环绕插杆设置有密封环,第一连接组件和第二连接组件相互插接时,借由所述密封面以及密封环将所述孔道的前端的开口面密封。其中,基于制造以及安装考虑,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二连接组件包括第二壳体以及嵌设在第二壳体内的绝缘材质的第二安装体,孔道设置在第二安装体的前端,第一连接组件包括第一壳体以及嵌设在第一壳体内的绝缘材质的第一安装体,所述插杆后端嵌设在第一安装体中,第一安装体的前端面设置有环绕所述插杆的密封环,第一连接组件和第二连接组件相互插接时,借由第一安装体的前端面和密封环与第二安装体前端的抵触作用将所述孔道的前端的开口面密封。其中,为了便于安装绝缘密封杆,也为了提高设计和制造的灵活性,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二连接组件包括第二壳体以及嵌设在第二壳体内的绝缘材质的第二安装体,孔道设置在第二安装体的前端,第二安装体在孔道的后端沿前后方向开设有凹槽,还包括槽盖,所述槽盖紧密合盖在所述凹槽上从而将所述凹槽大致密封,所述槽盖上具有作为所述介质通道的溢流孔,所述槽盖和凹槽形成所述腔室。其中,为了提高密封效果,所述槽盖与所述凹槽配合接触的一侧上具有环绕凸起的密封圈。其中,为实现绝缘密封杆的复位,以及为使腔室中留存的介质更少,在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用于复位所述绝缘密封杆的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安装在所述腔室中,所述槽盖在其位于所述腔室内的内侧具有用于安装所述复位弹簧的第一弹簧座,所述绝缘密封杆后端具有用于安装所述复位弹簧第二弹簧座,所述第一弹簧座前端的形状大致匹配于所述第二弹簧座后端的形状。其中,为了提高复位弹簧安装的稳定性,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槽盖在其内侧具有前后方向延伸的阶梯,所述溢流孔从阶梯的前阶梯面上向所述槽盖外侧斜向贯通开设,所述槽盖在其内侧还具有前后方向延伸的第一延伸部,第一延伸部和阶梯合围形成容置所述复位弹簧的空间,在第一延伸部和阶梯之间设有用于安装所述复位弹簧的第一弹簧套柱。其中,为了提高复位弹簧安装的稳定性,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弹簧座包括一与所述复位弹簧形成抵触作用的底座,以及从底座上向后延伸的用于安装所述复位弹簧的第二弹簧套柱,所述密封塞设置在所述底座上。其中,为了提高密封性能,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阶梯和第一延伸部位于所述密封塞和底座的后移路径上,并可分别对所述密封塞和底座形成向后移动的挡止,所述密封塞由弹性材质制成,所述密封塞在前后方向上的长度大于所述阶梯和第一延伸部各自的前端面在前后方向上的间距。其中,为了尽量多排出腔室内的介质,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介质通道设置在所述腔室中靠后的位置。其中,为了使第一连接组件和第二连接组件电连接的接触良好,一个实施例中,在第二安装体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大致前后延伸呈片状、且在后端翘起的弹片,在第一连接组件上设有压紧件,当第一连接组件和第二连接组件插接在一起时,压紧件能与弹片抵触配合,并将弹片翘起一端大致朝孔道径向向内的方向推抵。其中,为了提高密封性能,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二连接组件的孔道自其前端向后延伸分别为第一绝缘密封段、第一导电连接段和第二绝缘密封段,绝缘密封杆的长度满足能够与孔道的第一绝缘密封段和第二绝缘密封段同时密封配合,第一绝缘密封段和第二绝缘密封段中分别具有朝孔道的径向向内凸起的至少一个用于与绝缘密封杆或插杆形成径向抵触密封的凸环,凸环与第一绝缘密封段或第二绝缘密封段为一体成型的由弹性体材质制成;绝缘密封杆为由弹性体材质包胶的杆状件。其中,为了提高密封性能,在一个实施例中,插杆自其前端起向后延伸有第二导电连接段以及包裹有弹性体材质的第三绝缘密封段,第一连接组件和第二连接组件进行插接时,插杆推动绝缘密封杆沿孔道向后滑动,其第一导电连接段与第二导电连接段接触实现电连接,其第三绝缘密封段取代绝缘密封杆与第一绝缘密封段上的凸环密封。其中,为了实现解锁功能,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二连接组件还包括可前后滑动地套置在第二壳体上的解锁环,以及用于驱动解锁环向后滑动的操纵环,解锁环后端设有弹性复位元件,弹性复位元件为解锁环提供向前的弹性恢复力。其中,为提高使用体验以及解锁的可靠性,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解锁环大致为一环形结构,所述解锁环外周设有解锁槽,所述解锁槽大致呈弯钩状,所述解锁槽由在解锁环轴向上呈弯凹状的第一解锁部和在解锁环周向上大致呈斜坡状的第二解锁部衔接形成;所述操纵环大致为一环形结构,所述操纵环内部对应所述解锁槽设有解锁滚轮,所述操纵环可转动地套装在所述解锁环上,所述解锁滚轮落入所述解锁槽中并被所述第一解锁部向后限位,所述操纵环沿其周向转动时,所述解锁滚轮能够通过所述第二解锁部的斜向引导而在所述第二解锁槽的斜坡上滚动,从而使所述解锁环相对向后滑动。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在绝缘密封杆后端设置密封塞以对通水腔进行封堵密封,而在孔道前端形成外密封,建立了多重的密封结构,使第一连接组件和第二连接组件的接触点前后均形成可靠的密封,并设置有由槽盖和凹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连接装置,包括能够相互插接的第一连接组件和第二连接组件,第一连接组件和第二连接组件分别具有至少一组实现电连接的插杆和与之外形匹配的孔道,以第一连接组件和第二连接组件各自的插接端为各自的前端,孔道中沿前后方向移动装配有绝缘密封杆,孔道后方设置有与外界连通的腔室,绝缘密封杆的后端处于腔室中,以插杆插入孔道中,并推动绝缘密封杆沿孔道向后滑动,从而插杆与孔道实现电连接,其特征在于:/n所述腔室为基本封闭空间,仅具有用于与外界连通的介质通道,绝缘密封杆后端具有一密封塞,第一连接组件和第二连接组件相互插接时,密封塞能够随绝缘密封杆的后移封堵住所述介质通道,从而完全封闭所述腔室。/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连接装置,包括能够相互插接的第一连接组件和第二连接组件,第一连接组件和第二连接组件分别具有至少一组实现电连接的插杆和与之外形匹配的孔道,以第一连接组件和第二连接组件各自的插接端为各自的前端,孔道中沿前后方向移动装配有绝缘密封杆,孔道后方设置有与外界连通的腔室,绝缘密封杆的后端处于腔室中,以插杆插入孔道中,并推动绝缘密封杆沿孔道向后滑动,从而插杆与孔道实现电连接,其特征在于:
所述腔室为基本封闭空间,仅具有用于与外界连通的介质通道,绝缘密封杆后端具有一密封塞,第一连接组件和第二连接组件相互插接时,密封塞能够随绝缘密封杆的后移封堵住所述介质通道,从而完全封闭所述腔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杆后方具有一密封面,密封面上环绕插杆设置有密封环,第一连接组件和第二连接组件相互插接时,借由所述密封面以及密封环将所述孔道的前端的开口面密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二连接组件包括第二壳体以及嵌设在第二壳体内的绝缘材质的第二安装体,孔道设置在第二安装体的前端,第一连接组件包括第一壳体以及嵌设在第一壳体内的绝缘材质的第一安装体,所述插杆后端嵌设在第一安装体中,第一安装体的前端面设置有环绕所述插杆的密封环,第一连接组件和第二连接组件相互插接时,借由第一安装体的前端面和密封环与第二安装体前端的抵触作用将所述孔道的前端的开口面密封。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二连接组件包括第二壳体以及嵌设在第二壳体内的绝缘材质的第二安装体,孔道设置在第二安装体的前端,第二安装体在孔道的后端沿前后方向开设有凹槽,还包括槽盖,所述槽盖紧密合盖在所述凹槽上从而将所述凹槽大致密封,所述槽盖上具有作为所述介质通道的溢流孔,所述槽盖和凹槽形成所述腔室。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槽盖与所述凹槽配合接触的一侧上具有环绕凸起的密封圈。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复位所述绝缘密封杆的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安装在所述腔室中,所述槽盖在其位于所述腔室内的内侧具有用于安装所述复位弹簧的第一弹簧座,所述绝缘密封杆后端具有用于安装所述复位弹簧第二弹簧座,所述第一弹簧座前端的形状大致匹配于所述第二弹簧座后端的形状。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槽盖在其内侧具有前后方向延伸的阶梯,所述溢流孔从阶梯的前阶梯面上向所述槽盖外侧斜向贯通开设,所述槽盖在其内侧还具有前后方向延伸的第一延伸部,第一延伸部和阶梯合围形成容置所述复位弹簧的空间,在第一延伸部和阶梯之间设有用于安装所述复位弹簧的第一弹簧套柱。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定森林平杨刚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唯恩电气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