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五管鳍片天线散热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天线散热
,具体为一种五管鳍片天线散热器。
技术介绍
随着5G时代的到来,MIMO天线得到广泛应用,MIMO(Multiple-InputMultiple-Output)技术指在发射端和接收端使用多个发射天线和接收天线,使信号通过发射端与接收端的多个天线传达和接收,从而改善通信质量。相较于3G到4G的微米载频提升,4G到5G有一个10-40倍的大幅度频率提升。而高频对于宏基站而言,覆盖范围太小,使得成本过高,再加上宏基站部署困难,因此在5G网络中,高频段资源将不再使用家基站,微蜂窝成为主流,形式是以小基站为基本单位,进行超密集驻网,即小基站的密集部署。小基站具有提升载频、超密集驻网、高集成度体积小巧、灵活部署的特点,可以很好地解决局部热点对信号和容量的需求,实现深度覆盖,增加网络容量等特点。正因为这些特点,使得芯片内部会在短时间内产生大量热量。如果其内部热量长期积累,会对天线自身的工作能力造成严重影响,还会大幅降低其使用寿命,消耗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为了克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五管鳍片天线散热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天线、散热鳍片、固定片和热管,所述的热管为五根,所述的热管包括吸热端、过渡段和放热端,所述的吸热端的管间距为2mm,所述的过渡段使得放热端的管间距为12mm,所述的热管的吸热端与天线连接并由固定片固定,所述热管的放热端与散热鳍片连接,所述的热管为内部注有工作液体的真空铜管。/n
【技术特征摘要】
1.五管鳍片天线散热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天线、散热鳍片、固定片和热管,所述的热管为五根,所述的热管包括吸热端、过渡段和放热端,所述的吸热端的管间距为2mm,所述的过渡段使得放热端的管间距为12mm,所述的热管的吸热端与天线连接并由固定片固定,所述热管的放热端与散热鳍片连接,所述的热管为内部注有工作液体的真空铜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五管鳍片天线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天线包括阵列方式为7行5列的32个天线颗粒,位于第7行的天线颗粒只有两粒,分别位于第2列和第4列,所述的天线颗粒是尺寸为5×5mm的芯片,天线颗粒之间的行间距为3mm,列间距为5mm,所述的天线颗粒所在的电路板垂直于地面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五管鳍片天线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工作液体为酒精和氨水组成的工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五管鳍片天线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散热鳍片材质为1070铝,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振,陈雪娇,侯忠霖,王弘江,柏忠卫,陈全胜,刘思成,胡东禹,郭菁,庞启航,张俊凯,于德川,李雪,赵卓,王洪斌,乔军,李胜利,
申请(专利权)人:辽宁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辽宁;2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