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音处理系统及语音处理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6175250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31 14:07
一种语音处理系统包含第一收音装置、第二收音装置、主控制器及音讯处理器。第一收音装置及第二收音装置用以产生主语音信号或副语音信号。第一收音装置的第一感测装置及第二收音装置的第二感测装置用以根据感测结果输出第一感测信号或第二感测信号。主控制器于接收到第一感测信号时,控制第一收音装置产生主语音信号,并控制第二收音装置产生副语音信号,于接收到第二感测信号时,控制第二收音装置产生主语音信号,并控制第一收音装置产生副语音信号。音讯处理器用以将主语音信号及该副语音信号处理为输出语音信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语音处理系统及语音处理方法
本公开文件是关于一种语音处理系统及语音处理方法,特别是一种能够感测使用者而自动开启的语音处理系统及语音处理方法。
技术介绍
收音装置的主要性能如频率响应由收音单体决定,单体数量可为一个到数十个,此数量由收音装置的收音方式与功能所决定,常见的收音系统为收音单体加上信号放大电路。收音装置的收音效果,主要是由电子元件的挑选与后端软体的修饰所决定,但在相同的条件下,很难做出差异化,需要提出一新方法,让麦克风的收音效果有进一步的提升。
技术实现思路
本公开内容的一实施例中,一种语音处理系统包含第一收音装置、第二收音装置、主控制器及音讯处理器。第一收音装置及第二收音装置用以接收主语音信号或副语音信号。第一收音装置的第一感测装置及第二收音装置的第二感测装置用以根据感测结果输出第一感测信号或第二感测信号。主控制器于接收到第一感测信号时,控制第一收音装置产生主语音信号,并控制第二收音装置接收副语音信号,于接收到第二感测信号时,控制第二收音装置产生主语音信号,并控制第一收音装置接收副语音信号。音讯处理器用以将主语音信号及该副语音信号处理为输出语音信号。本公开内容的另一实施例中,一种语音处理方法包含下列操作:通过第一感测装置或第二感测装置的感测结果输出第一感测信号或第二感测信号;通过主控制器,接收第一感测信号或第二感测信号;控制第一开关及第二开关的开关状态,使第一收音装置及第二收音装置耦接于音讯处理器;当接收第一感测信号时,控制第一收音装置产生主语音信号,并控制第二收音装置产生副语音信号;当接收第二感测信号时,控制第二收音装置产生主语音信号,并控制第一收音装置产生副语音信号;通过音讯处理器,将主语音信号及副语音信号处理为输出语音信号。综上所述,通过第一感测装置或第二感测装置侦测使用者是否靠近第一收音装置或第二收音装置。当使用者靠近时,主控制器根据使用者的位置开启对应的第一收音装置或第二收音装置,的后通过音讯处理器,将第一收音装置或第二收音装置接收的语音信号处理为输出语音信号。附图说明图1显示的是根据本公开文件的一实施例的语音处理系统的简易功能方块图。图2显示的是根据本公开文件的一实施例的语音处理系统的功能方块图。图3显示的是根据本公开文件的一实施例的收音装置配置示意图。图4显示的是根据本公开文件的一实施例的语音处理方法流程图。图5显示的是根据本公开文件的另一实施例的语音处理方法流程图。图6显示的是根据本公开文件的另一实施例的语音处理方法流程图。【附图标记列表】100:语音处理系统120a、120b、120c、120d、120e、120f:收音装置122a、122b、122c、122d、122e、122f:感测装置140a、140b、140c:音讯处理器160:主控制器180a、180b、180c、180d、180e、180f:开关190:处理器ain、aref、bin、bref、cin、cref:线路200、300、400:方法S210、S211、S212、S213、S220、S230、S240、S250、S260:步骤具体实施方式在本文中所使用的用词『包含』、『具有』等等,均为开放性的用语,即意指『包含但不限于』。此外,本文中所使用的『及/或』,包含相关列举项目中一或多个项目的任意一个以及其所有组合。于本文中,当一元件被称为『连结』或『耦接』时,可指『电性连接』或『电性耦接』。『连结』或『耦接』也可用以表示二或多个元件间相互搭配操作或互动。此外,虽然本文中使用『第一』、『第二』、…等用语描述不同元件,该用语仅是用以区别以相同技术用语描述的元件或操作。除非上下文清楚指明,否则该用语并非特别指称或暗示次序或顺位,也不是用以限定本公开文件。以下将以附图说明本公开文件的复数个实施方式,为明确说明起见,许多实务上的细节将在以下叙述中一并说明。然而,应了解到,这些实务上的细节不应用以限制本公开文件。也就是说,在本公开文件部分实施方式中,这些实务上的细节是非必要的。此外,为简化附图起见,一些已知惯用的结构与元件在附图中将以简单示意的方式显示的。在所有附图中相同的标号将用于表示相同或相似的元件。请参考图1,图1显示的是根据本公开文件的一实施例的语音处理系统的简易功能方块图。语音处理系统100包含复数个收音装置120a、收音装置120b、音讯处理器140a、音讯处理器140b、音讯处理器140c及主控制器160。收音装置120a及收音装置120b通讯连接于音讯处理器140a、音讯处理器140b及音讯处理器140c。音讯处理器140a、音讯处理器140b及音讯处理器140c通讯连接于主控制器160。为了方便表示,图1只显示了2个收音装置及3个音讯处理器,但实际数量不以上述为限,可根据实际需求而有所调整。在一实施例中,语音处理系统100可以是麦克风阵列系统,收音装置120a及收音装置120b用以接收语音、环境音等声音以产生语音信号,收音装置120a及收音装置120b可以是麦克风或其他有接收声音以产生语音信号的功能的元件。音讯处理器140a、音讯处理器140b及音讯处理器140c用以处理经由收音装置120a及收音装置120b所产生的语音信号。主控制器160用以接收感测装置的信号,并根据感测装置的感测结果而控制对应的收音装置120a及收音装置120b,也可接收经音讯处理器140a、音讯处理器140b及音讯处理器140c处理后的语音信号。主控制器160、音讯处理器140a、音讯处理器140b及音讯处理器140c可以是中央处理器、微处理器或其他具有数据处理功能的元件。以下以例子说明语音处理系统100的操作方式。请同时参考图2及图3,图2显示的是根据本公开文件的一实施例的语音处理系统的功能方块图,图3显示的是根据本公开文件的一实施例的收音装置配置示意图。在此实施例中,以6个收音装置、3个音讯处理器做为例子说明。语音处理系统100包含收音装置120a~120f,收音装置120a~120f各自包含感测装置122a~122f,并耦接于开关180a~180f,在此为了方便表示只显示出收音装置120a、收音装置120b、感测装置122a、感测装置122b、开关180a及开关180b,如第2图所示。收音装置120a~120f与感测装置122a~122f为独立元件,且具有位置上的对应关系。感测装置122a~感测装置122f用以感测物体(例如人体)或环境因素(例如温度、距离或音量),语音处理系统100借由配置于不同位置的感测装置122a~感测装置122f判断是否有使用者靠近,当使用者靠近时可能代表使用者要使用收音装置120a~120f其中一个说话或录音。感测装置122a~122f可以是温度感测装置、距离感测装置、音量感测装置或其他具有感测功能的元件或其组合。开关180a~180f各自由复数个切换开关组成,可通过开关180a~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语音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含:/n第一收音装置,用以产生第一语音信号,其中所述第一收音装置包含:/n第一感测装置,用以根据感测结果输出第一感测信号;/n第二收音装置,相对于所述第一收音装置设置,并用以产生第二语音信号,其中所述第二收音装置包含:/n第二感测装置,用以根据所述感测结果输出第二感测信号;/n主控制器,于接收到所述第一感测信号时,将所述第一语音信号作为主语音信号,并将所述第二语音信号作为副语音信号,其中所述主控制器于接收到所述第二感测信号时,将所述第二语音信号作为所述主语音信号,并将所述第一语音信号作为所述副语音信号;以及/n音讯处理器,用以将所述主语音信号及所述副语音信号处理为输出语音信号。/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语音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含:
第一收音装置,用以产生第一语音信号,其中所述第一收音装置包含:
第一感测装置,用以根据感测结果输出第一感测信号;
第二收音装置,相对于所述第一收音装置设置,并用以产生第二语音信号,其中所述第二收音装置包含:
第二感测装置,用以根据所述感测结果输出第二感测信号;
主控制器,于接收到所述第一感测信号时,将所述第一语音信号作为主语音信号,并将所述第二语音信号作为副语音信号,其中所述主控制器于接收到所述第二感测信号时,将所述第二语音信号作为所述主语音信号,并将所述第一语音信号作为所述副语音信号;以及
音讯处理器,用以将所述主语音信号及所述副语音信号处理为输出语音信号。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语音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感测结果包含感测温度的结果,当所述温度大于参考温度,所述第一感测装置输出所述第一感测信号到所述主控制器以控制所述第一收音装置产生所述主语音信号,并控制所述第二收音装置产生所述副语音信号,或所述第二感测装置输出所述第二感测信号到所述主控制器以控制所述第二收音装置产生所述主语音信号,并控制所述第一收音装置产生所述副语音信号。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语音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收音装置及所述第二收音装置各自还包含:
放大器,用以根据放大倍率放大或降低所述第一语音信号或所述第二语音信号;
其中所述感测结果包含感测物体距离的结果,当所述物体距离小于参考距离,所述第一感测装置或所述第二感测装置传送降低信号到所述主控制器以降低对应的所述第一收音装置或所述第二收音装置中的所述放大器的所述放大倍率;
当所述物体距离大于所述参考距离,所述第一感测装置或所述第二感测装置传送增强信号到所述主控制器以增加对应的所述第一收音装置或所述第二收音装置中的所述放大器的所述放大倍率。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语音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感测结果包含感测语音音量的结果,当所述语音音量大于参考音量,所述第一感测装置或所述第二感测装置传送所述降低信号到所述主控制器以降低对应的所述第一收音装置或所述第二收音装置中的所述放大器的所述放大倍率;以及
当所述语音音量小于所述参考音量,所述第一感测装置或所述第二感测装置传送所述增强信号到所述主控制器以增加对应的所述第一收音装置或所述第二收音装置中的所述放大器的所述放大倍率。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语音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含:
第一开关;以及
第二开关;
其中当所述主控制器接收到所述第一感测信号时,所述主控制器切换所述第一开关使所述第一语音信号作为所述主语音信号,并切换所述第二开关使所述第二语音信号作为所述副语音信号,当所述主控制器接收到所述第二感测信号时,所述主控制器切换所述第一开关使所述第一语音信号作为所述副语音信号,并切换所述第二开关使所述第二语音信号作为所述主语音信号。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语音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含:
处理器,用以从复数个声道中的其中一个接收所述输出语音信号,其中当所述处理器选择所述声道中的其中一个时,将其他未被选择的所述声道关闭。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语音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收音装置设置于所述第一收音装置对面。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语音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音讯处理器还用以利用所述主语音信号减去所述副语音信号以获得所述输出语音信号。


9.一种语音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
通过第一收音装置的第一感测装置或第二收音装置的第二感测装置的感测结果,输出第一感测信号或第二感测信号;
通过主控制器,接收所述第一感测信号或所述第二感测信号;
控制第一开关及第二开关的开关状态,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志翔
申请(专利权)人:群光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