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桥梁模型设计与检测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桥梁领域,更具体的说是一种桥梁模型设计与检测装置。
技术介绍
申请号为CN201922007497.0公开的一种组合式桥梁设计模型,该技术公开了一种组合式桥梁设计模型,包括由多个桥梁模型组件组成的模型体和模型座,所述模型座的底部设置有旋转快固机构,所述旋转快固机构包括设置在模型座下方的拼组工作圆台,且拼组工作圆台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矩形插座,模型座活动套设在矩形插座上,拼组工作圆台上固定套设有防滑胶圈,拼组工作圆台的底部转动安装有支撑盘,且支撑盘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支座。该技术设计合理,使用方便,便于快速调整模型座的旋转位置并对其固定,无需人员来回绕着模型座走动,省时省力,且便于使用后向上简单快速移下模型座,达到旋转快固机构能够循环利用,提高实用性,满足使用需求,有利于使用。但是该专利无法对桥梁模型进行检测。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桥梁模型设计与检测装置,其有益效果为本专利技术可以设计桥梁模型并对桥梁模型进行检测。本专利技术涉及桥梁领域,更具体的说是一种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桥梁模型设计与检测装置,包括桥板(1)、转轮(101)、塔架(102)、侧滑块(104)、支撑板(105)、搭槽(106)、系柱(107)、滑套(108)、吊绳(109)、缆索(110)和托板(2),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支撑板(105)分别设置在托板(2)的左右两端,两个支撑板(105)的上部均设置有搭槽(106),桥板(1)的左右两端分别搭在两个搭槽(106)上,桥板(1)的前侧从左到右均布有多个系柱(107),两个支撑板(105)的外侧均设置有塔架(102),两个塔架(102)的上端均转动连接有转轮(101),侧滑块(104)左右各设置有一个,两个侧滑块(104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桥梁模型设计与检测装置,包括桥板(1)、转轮(101)、塔架(102)、侧滑块(104)、支撑板(105)、搭槽(106)、系柱(107)、滑套(108)、吊绳(109)、缆索(110)和托板(2),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支撑板(105)分别设置在托板(2)的左右两端,两个支撑板(105)的上部均设置有搭槽(106),桥板(1)的左右两端分别搭在两个搭槽(106)上,桥板(1)的前侧从左到右均布有多个系柱(107),两个支撑板(105)的外侧均设置有塔架(102),两个塔架(102)的上端均转动连接有转轮(101),侧滑块(104)左右各设置有一个,两个侧滑块(104)分别设置在托板(2)的左右两端,缆索(110)的左右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两个侧滑块(104)上,缆索(110)搭放在两个转轮(101)上,滑套(108)套在转轮(101)上,滑套(108)上固定连接有吊绳(109),吊绳(109)的另一端系在其中一个系柱(107)上,滑套(108)通过螺钉压紧的方式固定连接在缆索(110)上,滑套(108)和吊绳(109)均设置有多个。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桥梁模型设计与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桥梁模型设计与检测装置还包括螺纹柱I(103),两个支撑板(105)上均固定连接有螺纹柱I(103),两个塔架(102)的下端分别转动连接在两个螺纹柱I(103)上,两个螺纹柱I(103)上均通过螺纹连接有螺母I,两个螺母I分别压在两个塔架(102)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桥梁模型设计与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桥梁模型设计与检测装置还包括横轨杆(205),托板(2)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横轨杆(205),两个侧滑块(104)分别滑动连接在两个横轨杆(205)上,侧滑块(104)与横轨杆(205)通过螺钉压紧的方式固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桥梁模型设计与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桥梁模型设计与检测装置还包括支撑座(206)、双螺纹螺杆(207)和梯形轨I(208),托板(2)的上侧固定连接有梯形轨I(208),两个支撑板(105)的下部均在左右方向上滑动连接在梯形轨I(208)上,托板(2)的左右两端均固定连接有支撑座(206),双螺纹螺杆(207)的左右两端分别转动连接在两个支撑座(206)上,双螺纹螺杆(207)的左右两部分的螺纹旋向相反,双螺纹螺杆(207)的左右两端通过螺纹分别与两个支撑板(105)相配合。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桥梁模型设计与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桥梁模型设计与检测装置还包括凸棱(203)、托架(3)、支撑柱(301)和底块(302),托板(2)上侧的前后两端均固定连接有凸棱(203),托架(3)为门字形,托架(3)的前后两端均竖向滑动连接有支撑柱(301),两个支撑柱(301)均与托...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