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驾驶员行为分析的碰撞预警功能评价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6174807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31 14:0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基于驾驶员行为分析的碰撞预警功能评价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收集基于不同碰撞时间计算方法的车辆预警功能的试验车或量产车并记录其的运动数据信息和碰撞时间输出值;步骤2:收集并记录交通场景;步骤3:记录碰撞预警功能的碰撞时间的输出值、转向角、刹车力矩;步骤4:计算相关性系数大小,得出不同碰撞时间计算方法的车辆预警功能表现差异;步骤5:计算出其与碰撞时间之间的负相关性系数;步骤6:判断碰撞预警功能提供给驾驶员和车辆系统的信息是否充分且精确。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基于驾驶员行为分析的碰撞预警功能评价方法对基于不同碰撞时间计算方法的车辆碰撞预警功能进行合理的评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驾驶员行为分析的碰撞预警功能评价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智能控制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基于驾驶员行为分析的碰撞预警功能评价方法。
技术介绍
现有ADAS功能中都会引入碰撞预警功能来保证ADAS功能的功能安全,现有碰撞预警基于碰撞时间进行危险分级,因此通过评价TTC计算方法的表现,可以直接评价碰撞预警功能的优劣。由于车辆碰撞的在现实中复现以及实验成本过高,因此对于实际的车辆预警功能的表现并不能进行场地和真车数据验证,现在并没有一种能合理评价的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旨在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提出一种基于驾驶员行为分析的碰撞预警功能评价方法。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基于驾驶员行为分析的碰撞预警功能评价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收集基于不同碰撞时间计算方法的车辆预警功能的试验车或量产车,并记录车辆的运动数据信息和在危险场景下的碰撞时间输出值;步骤2:收集并记录交通场景;步骤3:记录在危险交通场景发生时的碰撞预警功能的碰撞时间的输出值、驾驶员针对紧急情况采取的反应措施;步骤4:分别通过基于不同碰撞时间计算方法的车辆预警功能对于不同紧急程度的碰撞时间的计算结果与刹车力矩和转向角的相关性系数大小,得出不同碰撞时间计算方法的车辆预警功能表现差异。步骤5:根据步骤4中所述的车辆预警功能表现差异计算出其与碰撞时间之间的负相关性系数;步骤6:根据步骤5中所述负相关性系数的大小判断基于此种碰撞时间计算方法的碰撞预警功能在危险场景发生时提供给驾驶员和车辆系统的信息是否充分且精确。进一步的,步骤2中选取选取多名司机分别在相同高密度交通路段,相同的时间段内分别驾驶不同的试验车进行收集并记录交通场景。进一步的,步骤2中选取的司机具有相同驾龄和相似驾驶里程,且身体状态良好且对意外的反应和处置时间相似。进一步的,步骤2中所收集并记录交通场景,包括加塞,超车等行为。进一步的,步骤3完成后还进行数据有效性和数据量大小的验证,如果合格,进行步骤4,否则重复步骤2。相对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优势:(1)根据不同碰撞时间计算方法的车辆预警功能表现差异与碰撞时间计算出两者之间的负相关性系数,从而对应用碰撞预警的车辆辅助驾驶功能做出评价,评价结果更加合理、准确;(2)选取具有同样驾龄和相似驾驶里程的司机,且身体状态良好且对意外的反应和处置时间相似,分别在相同高密度交通路段,相同的时间段内分别驾驶不同的试验车,收集并记录交通场景,记录结果更加全面、准确。附图说明构成本专利技术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专利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述的一种基于驾驶员行为分析的碰撞预警功能评价方法流程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技术中的具体含义。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如图1所示,一种基于驾驶员行为分析的碰撞预警功能评价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收集基于不同碰撞时间计算方法的车辆预警功能的试验车或量产车,并记录车辆的运动数据信息和在危险场景下的碰撞时间输出值;步骤2:收集并记录交通场景;步骤3:记录在危险交通场景发生时的碰撞预警功能的碰撞时间的输出值,以及车辆的转向角和刹车力矩;步骤4:分别通过基于不同碰撞时间计算方法的车辆预警功能对于不同紧急程度的碰撞时间的计算结果与刹车力矩和转向角的相关性系数大小,得出不同碰撞时间计算方法的车辆预警功能表现差异。步骤5:根据步骤4中所述的车辆预警功能表现差异计算出其与碰撞时间之间的负相关性系数:增益*转向角+增益*刹车力度=危险参照值;步骤6:根据步骤5中所述负相关性系数的大小判断基于此种碰撞时间计算方法的碰撞预警功能在危险场景发生时提供给驾驶员和车辆系统的信息是否充分且精确。步骤2中选取选取多名司机分别在相同高密度交通路段,相同的时间段内分别驾驶不同的试验车进行收集并记录交通场景。步骤2中选取的司机具有相同驾龄和相似驾驶里程,且身体状态良好且对意外的反应和处置时间相似。步骤2中所收集并记录交通场景,包括加塞,超车等行为。步骤3完成后还进行数据有效性和数据量大小的验证,如果合格,进行步骤4,否则重复步骤2。此方法可以用于评价不同OEM的具有碰撞预警的ADAS功能和AEB功能,比如(自适应巡航)ACC功能中,在应对车辆加塞和切入场景的ACC功能会根据当前本车与目标车辆的相对位置状态信息和相对运动信息来进行碰撞时间(TTC)的预测,基于TTC和其他目标车辆相关量采取适当的应对措施。可以通过本专利技术中提出的评价方法对ACC中的碰撞预警进行评价,可以进而评价ACC功能在避障避撞,以及系统反应的时效性,对准确性和舒适性进行测评。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专利技术,凡在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驾驶员行为分析的碰撞预警功能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步骤1:收集基于不同碰撞时间计算方法的车辆预警功能的试验车或量产车,并记录车辆的运动数据信息和在危险场景下的碰撞时间输出值;/n步骤2:收集并记录交通场景;/n步骤3:记录在危险交通场景发生时的碰撞预警功能的碰撞时间的输出值、驾驶员针对紧急情况采取的反应措施;/n步骤4:分别通过基于不同碰撞时间计算方法的车辆预警功能对于不同紧急程度的碰撞时间的计算结果与刹车力矩和转向角的相关性系数大小,得出不同碰撞时间计算方法的车辆预警功能表现差异;/n步骤5:根据步骤4中所述的车辆预警功能表现差异计算出其与碰撞时间之间的负相关性系数;/n步骤6:根据步骤5中所述负相关性系数的大小判断基于此种碰撞时间计算方法的碰撞预警功能在危险场景发生时提供给驾驶员和车辆系统的信息是否充分且精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驾驶员行为分析的碰撞预警功能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收集基于不同碰撞时间计算方法的车辆预警功能的试验车或量产车,并记录车辆的运动数据信息和在危险场景下的碰撞时间输出值;
步骤2:收集并记录交通场景;
步骤3:记录在危险交通场景发生时的碰撞预警功能的碰撞时间的输出值、驾驶员针对紧急情况采取的反应措施;
步骤4:分别通过基于不同碰撞时间计算方法的车辆预警功能对于不同紧急程度的碰撞时间的计算结果与刹车力矩和转向角的相关性系数大小,得出不同碰撞时间计算方法的车辆预警功能表现差异;
步骤5:根据步骤4中所述的车辆预警功能表现差异计算出其与碰撞时间之间的负相关性系数;
步骤6:根据步骤5中所述负相关性系数的大小判断基于此种碰撞时间计算方法的碰撞预警功能在危险场景发生时提供给驾驶员和车辆系统的信息是否充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帅胡耘浩刘光翟洋陈硕宝鹤鹏
申请(专利权)人:中汽数据有限公司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中汽数据天津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