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域范围内应对突发情况的施救系统及救助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6174777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31 14:0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局域范围内应对突发情况的施救系统及救助方法,属于紧急救助系统平台设备领域。24小时值守平台用于该局域范围内接收与反馈用户的求助信息;24小时值守平台通过接收到的第一用户终端的反馈信号制定救助策略;24小时值守平台通过声、光、显示设备告知第一用户终端或该救助站点的周边随机人员,通过24小时值守平台指导第一用户终端或救助站点的周边随机人员对求助者进行救助。本发明专利技术针对不同环境或场所中突发紧急情况,更快让用户采取告警措施,并通知周边随机人进行施救,节约救助时间,同时提供远程专业指导;让参与救助的周边随机人员可以合理明了的进行施救,避免因专业知识匮乏造成的救助过程中的对求助者的二次伤害。

Rescue system and rescue method for local emergenc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局域范围内应对突发情况的施救系统及救助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局域范围内应对突发情况的施救系统,属于紧急救助系统平台设备领域。
技术介绍
明天和意外,你永远不知道哪个会先来,但明天总会来,只是如果意外先来了,明天就不再是属于你的明天。它会是所有人的明天,单独不属于你。对于突发紧急事件的求救者来说,无法让别人知道,找不到能够帮助的人员;喊不出声、全身无力、动弹不得、无法呼救;突发意外、瞬间失去意识、无法求救及自救。深陷绝望的痛苦之中,独自等待死亡的过程比结果更能击溃人的意志,痛不欲生。对于附近的人,偏僻地点,人烟稀少,不知道有人求救,需要紧急救助;冷漠围观、不愿救,怕被讹、不敢救;就算接触过心肺复苏等急救培训,但是没有实操过,还是不敢下手、放弃施救,担心施救方法不当,情况加重;没有专业救助设备和药品、无法有效施救。目前所采用的求助者周边就近帮助救助的方法中,其需要配备专业的终端和专业的救助人员协同合作才能进行救助,并且救助者应对不熟悉环境无法尽快选择较近路线快速到达求助者身边,其次,无法告知或指导就近陌生人进行预先施救,耽误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局域范围内应对突发情况的施救系统;其特征在于:该局域范围内架设用于接收第一用户终端信号的24小时值守平台与配套建立的救助站点,该救助站点具备救助设备;该24小时值守平台用于该局域范围内接收与反馈用户的求助信息;24小时值守平台通过接收到的第一用户终端的反馈信号制定救助策略;该24小时值守平台将该救助策略反馈至局域范围内的救助站点及第一用户终端,通过声、光、显示设备告知第一用户终端或该救助站点的周边随机人员,通过24小时值守平台指导第一用户终端或救助站点的周边随机人员对求助者进行救助。/n

【技术特征摘要】
1.局域范围内应对突发情况的施救系统;其特征在于:该局域范围内架设用于接收第一用户终端信号的24小时值守平台与配套建立的救助站点,该救助站点具备救助设备;该24小时值守平台用于该局域范围内接收与反馈用户的求助信息;24小时值守平台通过接收到的第一用户终端的反馈信号制定救助策略;该24小时值守平台将该救助策略反馈至局域范围内的救助站点及第一用户终端,通过声、光、显示设备告知第一用户终端或该救助站点的周边随机人员,通过24小时值守平台指导第一用户终端或救助站点的周边随机人员对求助者进行救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局域范围内应对突发情况的施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用户终端包括主动报警模式及自动报警模式;主动报警包括按键报警和语音报警;自动报警包括自动监测报警;
第一用户终端中的主动报警模式向24小时值守平台发出求助信息,并向第一用户终端的周边随机人员发出求助信号;
救助用户对第一用户终端中的体征信息、身边环境信息进行设定并备份至24小时值守平台,当第一用户终端探测到用户当前状况达到预设体征信息、身边环境信息阈值时,第一用户终端启动自动报警模式并向周边随机人员发出求助信号,同时24小时值守平台向救助站点或救助站点周边随机人员发出求助信号。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局域范围内应对突发情况的施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用户终端或救助站点还包括发光、发声设备及图像显示设备。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局域范围内应对突发情况的施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24小时值守平台采用人工全天值守与AI全天候值守结合的系统服务平台;所述24小时值守平台由客服语音通话模块、远程数据处理模块、远程设备控制模块、音视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凌云
申请(专利权)人:丹东郭氏科技服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