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包裹暂存装置的开口锁合机构,包括两个半环形设置的锁扣圈,两个所述锁扣圈的两端分别头尾相连形成取件口,所述锁扣圈固定在用于盛装包裹的物流袋的开口处,所述物流袋内的包裹通过取件口进出物流袋;两个所述锁扣圈可相互转动连接,两个锁扣圈上设有锁定两个锁扣圈的锁定组件。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两个固定形态的锁扣圈的相互配合,解锁锁定组件后,只需旋转相应锁扣圈就能将物流袋上的取件口打开,方便快递包裹的进出,解决了上面物流袋开闭麻烦的问题,减少了开合取件口的操作步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包裹暂存装置的开口锁合机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物流管理设备
,具体为一种用于包裹暂存装置的开口锁合机构。
技术介绍
目前,快递和物流在最终将包裹派送至收件人手里时,一般要求快递员将包裹派送至收件人本人手中,并以当面签收的形式完成快递的派送。但由于收件人难以面签,因此为解决签收难题,以“丰巢”、“菜鸟驿站”等智能快递柜应运而生。但是,快递柜是集中设置在小区或园区的某一处,快递员或者寄件人都需要到快递柜所在处进行寄件和取件的操作,无法避免快递员或者寄件人的寻找快递柜的问题。因此申请人在之前申请了申请号为2019218864228的专利,此专利公开了一种包裹管理系统,包括移动终端和包裹暂存装置,包裹暂存装置包括储存袋、智能锁和壁挂部件,储存袋采用柔性的袋体,储存袋固定于智能锁上,智能锁设有第一锁定结构和第二锁定结构,智能锁通过第二锁定结构与壁挂部件可拆卸连接;第一锁定结构用于控制袋口的启闭,第二锁定结构用于控制智能锁与壁挂部件之间的连接。储存袋以柔性储存袋装载不同类型的包裹,提高包裹管理系统的装载能力,壁挂部件设置在收件人所处的楼道或门口位置,便于收件人签收包裹,有效降低风雨对包裹的影响,同时在包裹派送前可以用暂存装置对包裹外部进行遮蔽,提高包裹的隐私性,避免重要文件或贵重包裹因暴露而偷窃。在上述专利中,使用者,包括快递员和寄件人存放或者拿取快递时,需要拉扯绳索才能取出储存袋内的包裹,过程需要双手配合,十分不便;且储存袋需要绳索配合智能锁才能保证储存袋内的包裹的安全性,在实际使用中十分不便。<br>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用于包裹暂存装置的开口锁合机构,通过两个固定形态的锁扣圈的相互配合,解锁锁定组件后,只需旋转相应锁扣圈就能将物流袋上的取件口打开,方便快递包裹的进出,解决了上面物流袋开闭麻烦的问题,减少了开合取件口的操作步骤。为了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包裹暂存装置的开口锁合机构,包括两个半环形设置的锁扣圈,两个所述锁扣圈的两端分别头尾相连形成取件口,所述锁扣圈固定在用于盛装包裹的物流袋的开口处,所述物流袋内的包裹通过取件口进出物流袋;两个所述锁扣圈可相互转动连接,两个锁扣圈上设有锁定两个锁扣圈的锁定组件。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的用于包裹暂存装置的开口锁合机构,具有如下有益效果:采用本专利技术的用于包裹暂存装置的开口锁合机构,通过解锁锁定组件,转动锁扣圈就能直接打开物流袋,向其中取出或者放置快递包裹,减少了原先需要拉动伸缩的过程,使得物流袋的使用更加方便。优选的,还包括将锁合装置固定在固定物上的固定组件,所述固定组件包括设置在固定物上的插销和设置在锁扣圈上的固定锁;两个所述锁扣圈分别为第一锁扣圈和第二锁扣圈,所述固定锁设置在第一锁扣圈上。优选的,所述第一锁扣圈固定设置在固定物上,所述物流袋的开口固定在第二锁扣圈上,所述第二锁扣圈能够相对固定物进行转动,打开或关闭取件口。优选的,所述固定锁可旋转固定在第一锁扣圈上,所述物流袋的开口固定在第一锁扣圈和第二锁扣圈上,所述第一锁扣圈和第二锁扣圈均能相对固定物进行旋转,打开或关闭取件口;第一锁扣圈和第二锁扣圈均能相对固定物发生活动,使得物流袋能够打开的取件口更大,满足了体积更大的快递包裹的放置需求。优选的,所述第一锁扣圈上设有用于限定第二锁扣圈相对第一锁扣圈进行转动后旋转角的大小的限位块。优选的,所述锁扣圈采用带有弧度的曲线形设置,或所述锁扣圈采用带有棱角的折线形设置,此处所指的折线形为半个多边形环或波浪形。优选的,所述锁扣圈采用半圆环形设置。优选的,所述固定锁上设有若干锁孔,所述固定物上设有与锁孔对应的若干插销,固定锁上设置有若干锁孔,可以通过锁孔将锁定锁固定在固定物上,且能够防止固定锁相对固定物发生旋转。优选的,所述锁定组件包括锁口和与锁口配合锁定的锁杆,所述锁杆设置在第二锁扣圈上,所述锁口设置在第一锁扣圈或固定锁上。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用于包裹暂存装置的开口锁合机构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施例1中锁扣圈处于打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施例1中锁合装置的爆炸示意图。图4为本实施例1中物流袋固定在锁合装置上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实施例2中锁扣圈处于打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实施例2中固定锁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实施例2中物流袋固定在缩合装置上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第一锁扣圈;11、限位块;2、第二锁扣圈;3、物流袋;4、锁定组件;41、锁口;42、锁杆;5、固定物;6、固定组件;61、插销;62、固定锁;621、锁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描述。实施例1:如图1至4所示的用于物流袋3开口的锁合装置,包括两个半环形设置的锁扣圈,两个锁扣圈的两端分别头尾相连形成取件口,锁扣圈固定在用于盛装包裹的物流袋3的开口处,物流袋3内的包裹通过取件口进出物流袋3。锁扣圈的形状可以是带有弧度的曲线形设置,也可以是带有棱角的折线形设置,只要第一锁扣圈1相对第二锁扣圈2进行旋转时,两者之间能形成用于取拿快递包裹的取件口即可。在本实施例中,为了方便锁扣圈的生产安装、取件口口径的最优化以及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和实用性,锁扣圈采用半圆环形结构,即第一锁扣圈1相对第二锁扣圈2转动一百八十度后,两个半圆环形的锁扣圈正好形成一个圆形。锁合装置还包括将锁合装置固定在固定物5上的固定组件6,固定组件6包括设置在固定物5上的插销61和设置在锁扣圈上的固定锁62;两个锁扣圈分别为第一锁扣圈1和第二锁扣圈2,固定锁62设置在第一锁扣圈1上。如图3所示的爆炸图,固定锁62设置在第一锁扣圈1上,快递员将固定在固定物5上的插销61插入固定锁62背面的锁孔621(在图3中未示出)中,以达到将整个锁合装置固定在固定物5上的目的。其中,固定物5为用户门口或者楼道的墙体,亦或是柜体或者桌子等便于悬挂物流袋3和锁合装置的地方。图1和图2中,第一锁扣圈1固定在固定物5上,第二锁扣圈2的两端可旋转固定在第一锁扣圈1上,第一锁扣圈1和第二锁扣圈2通过锁定组件4进行锁定。其中,锁杆42设置在第二锁扣圈2上,锁口41设置在第一锁扣圈1或固定锁62上;在本实施例中,锁定组件4的锁口41设置在设置有锁孔621的固定锁62上,具体地,锁孔621设置在固定锁62面向墙体的一面,锁口41设置在设有相对的另一面。图2中的局部放大图中所示,第一锁扣圈1上还设有用于限定第二锁扣圈2相对第一锁扣圈1转动的旋转角的大小的限定块,图2中第二锁扣圈2旋转到本实施例中的最佳取件状态,此时第二锁扣圈2与第一锁扣圈1成九十度,由于第一锁扣圈1固定在墙面上,所以当第二锁扣圈2与第一锁扣圈1相互垂直时,取件口的口径是最大的。在实施例中,限位块11限制第二锁扣圈2相对第一锁扣圈1进行旋转时,能够旋转的角度范围为0至90度。实施例2:如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物流袋开口的锁合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半环形设置的锁扣圈,两个所述锁扣圈的两端分别头尾相连形成取件口,所述锁扣圈固定在用于盛装包裹的物流袋(3)的开口处,所述物流袋(3)内的包裹通过取件口进出物流袋(3);两个所述锁扣圈可相互转动连接,两个锁扣圈上设有锁定两个锁扣圈的锁定组件(4);还包括将锁合装置固定在固定物(5)上的固定组件(6),所述固定组件(6)包括设置在固定物(5)上的插销(61)和设置在锁扣圈上的固定锁(62);两个所述锁扣圈分别为第一锁扣圈(1)和第二锁扣圈(2),所述固定锁(62)设置在第一锁扣圈(1)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物流袋开口的锁合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半环形设置的锁扣圈,两个所述锁扣圈的两端分别头尾相连形成取件口,所述锁扣圈固定在用于盛装包裹的物流袋(3)的开口处,所述物流袋(3)内的包裹通过取件口进出物流袋(3);两个所述锁扣圈可相互转动连接,两个锁扣圈上设有锁定两个锁扣圈的锁定组件(4);还包括将锁合装置固定在固定物(5)上的固定组件(6),所述固定组件(6)包括设置在固定物(5)上的插销(61)和设置在锁扣圈上的固定锁(62);两个所述锁扣圈分别为第一锁扣圈(1)和第二锁扣圈(2),所述固定锁(62)设置在第一锁扣圈(1)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物流袋开口的锁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锁扣圈(1)固定设置在固定物(5)上,所述物流袋(3)的开口固定在第二锁扣圈(2)上,所述第二锁扣圈(2)能够相对固定物(5)进行转动,打开或关闭取件口。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物流袋开口的锁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锁(62)可旋转固定在第一锁扣圈(1)上,所述物流袋(3)的开口固定在第一锁扣圈(1)和第二锁扣圈(2)上,所述第一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长乐,吕伟,
申请(专利权)人:魔袋科技杭州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