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刻画含铀砂层地质结构的混合地质建模方法及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地质工程或矿产资源勘查
,特别是涉及一种刻画含铀砂层地质结构的混合地质建模方法及系统。
技术介绍
三维地质建模是目前常用的可以直观反映地表以下地质条件的技术方法,它是指用地质统计学、空间分析和预测方法,在对地质、测井、物探资料或者概念模型进行综合分析的基础上,利用计算机技术,以图像的方式表达地质体、地质现象和地质过程,用于地质分析和预测的技术。三维地质建模已被广泛运用在矿床模拟及储量计算、地下空间规划建设、铁路选址选线等领域。三维地质建模按照数据来源,可以分为基于钻孔数据、剖面数据、物探数据以及多源数据的多种建模方式。其中,基于钻孔数据的建模方式应用最为广泛。地层建模与岩性建模是基于钻孔数据建模方式的两种典型方法。在实际生产应用中,由于地层模型有良好的成层性且符合地质工作习惯,大体上可以满足工作需要,因此被广大地质工作者所采用。岩性建模是一种非传统的地质建模方法,采用地质统计学原理,按照数据预处理格式定义各岩性材料,将其赋予每个单元,对用钻孔揭露复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刻画含铀砂层地质结构的混合地质建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n获取待处理地质的实际数据;所述实际数据包括钻孔数据和地层剖面数据;/n根据所述实际数据将所述待处理地质从地表面向地下进行层次的划分,得到标志层和岩段层;所述标注层为多个,所述岩段层为多个;/n采用地层建模方法对所述标志层进行建模,得到标志层地质结构模型;/n采用平滑指示克里金的岩性建模方法对所述岩段层进行建模,得到岩段层地质结构模型;/n采用分层模型拼接技术对所有相邻所述标志层地质结构模型和所述岩段层地质结构模型进行嵌合,生成多层含铀矿层综合地质体。/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刻画含铀砂层地质结构的混合地质建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待处理地质的实际数据;所述实际数据包括钻孔数据和地层剖面数据;
根据所述实际数据将所述待处理地质从地表面向地下进行层次的划分,得到标志层和岩段层;所述标注层为多个,所述岩段层为多个;
采用地层建模方法对所述标志层进行建模,得到标志层地质结构模型;
采用平滑指示克里金的岩性建模方法对所述岩段层进行建模,得到岩段层地质结构模型;
采用分层模型拼接技术对所有相邻所述标志层地质结构模型和所述岩段层地质结构模型进行嵌合,生成多层含铀矿层综合地质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刻画含铀砂层地质结构的混合地质建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采用分层模型拼接技术对所有相邻所述标志层地质结构模型和所述岩段层地质结构模型进行嵌合,生成多层含铀矿层综合地质体,之前还包括:
将所述实际数据与所述标志层地质结构模型进行对比,选取标志层地质结构模型中小于第一预设阈值的数据作为低精度标志层数据;
采用三维模型交互修改和虚拟钻孔加密的方法对所述低精度标志层数据进行处理,使处理后的低精度标志层数据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预设阈值,得到处理后标志层地质结构模型;
将所述实际数据与所述岩段层地质结构模型进行对比,选取岩段层地质结构模型中小于第二预设阈值的数据作为低精度岩段层数据;
采用三维模型交互修改和虚拟钻孔加密的方法对所述低精度岩段层数据进行处理,使处理后的低精度岩段层数据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二预设阈值,得到处理后岩段层地质结构模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刻画含铀砂层地质结构的混合地质建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采用分层模型拼接技术对所有相邻所述标志层地质结构模型和所述岩段层地质结构模型进行嵌合,生成多层含铀矿层综合地质体,之后还包括:
对所述多层含铀矿层综合地质体进行可视化形成含铀砂层地质结构的三维地质模型。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刻画含铀砂层地质结构的混合地质建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采用地层建模方法对所述标志层进行建模,得到标志层地质结构模型,具体包括:
将各所述标注层按照从地表面向地下的顺序进行层序的划分,确定标志层层序;
采用空间差值的方法将相同标志层层序的所述实际数据进行平滑处理,得到平滑标志层;
将所述平滑标志层的上表面和所述平滑标志层的下表面闭合形成标志层地质结构模型。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刻画含铀砂层地质结构的混合地质建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采用分层模型拼接技术对所有相邻所述标志层地质结构模型和所述岩段层地质结构模型进行嵌合,生成多层含铀矿层综合地质体,具体包括:
获取所述标志层地质结构模型中与所述岩段层地质结构模型相邻的面,作为第一相邻面;
获取所述岩段层地质结构模型中与所述标志层地质结构模型相邻的面,作为第二相邻面;
将所述第一相邻面和所述第二相邻面进行融合,生成结合面;
根据所述结合面将相邻所述标志层地质结构模型和所述岩段层地质结构模型进行拼接,得到多层含铀矿层综合地质体。
6.一种刻画含铀砂层地质结构的混合地质建模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苏学斌,祝晓彬,翁海成,张宇,刘正邦,杨蕴,原渊,吴吉春,阙为民,李宏星,周根茂,刘双民,
申请(专利权)人:核工业北京化工冶金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