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高原山区铁路牵引变电所接地网及其构建方法
本公开涉及牵引变电所接地系统
,尤其涉及一种高原山区铁路牵引变电所接地网及其构建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的发展,电气化铁路逐渐向山区和高原地区延伸布局。其中,山区铁路地形复杂,时常伴随着沟壑纵横、山高谷深的地质条件,线路桥隧比例高,牵引变电所(下文中也可简称为“变电所”)选址困难。在山区设置牵引变电所,往往要求比平原地区小得多的场坪面积,这也就限制了变电所接地网的面积,而接地网面积越小,接地电阻就越大,从而对设备及人身安全越不利。同时,山区通常分布着沟谷、河流,设置在这些地区的牵引变电所受洪水威胁。雨水季节水位上涨,在峡谷内水位比枯水季节可上升数米之高。为保证所址场坪安全,根据设计规范,牵引变电所场坪高程须在100年洪水位之上,分区所、AT所场坪高程须在50年洪水位之上,造成山区所区场坪必须采用高填方,部分工程的百年洪水位比原始地面高处十几米甚至数十米,牵引变电所需要采用大量的填方工程。填方的材料多为碎石,土壤电阻率较高,基本在1000Ω·m以上,对接地系统非常不利。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原山区铁路牵引变电所接地网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n搭建高填方、高原冻土的牵引变电所土壤模型,并将所述土壤模型分成至少三层土壤层;所述至少三层土壤层包括至少一层冻土层、位于所述冻土层上侧的至少一层填方层以及位于所述冻土层下侧的至少一层辅助层;/n确定牵引变电所的入地短路电流;/n建立分层、分布式的立体接地网;所述立体接地网包括至少三层地网,至少一层地网位于所述辅助层、至少一层地网位于所述填方层且作为设备接地网、以及至少一层地网位于所述设备接地网与所述辅助层中的地网之间,相邻层所述地网之间电连接;/n基于所述入地短路电流和所述立体接地网的地网参数判断所述立体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原山区铁路牵引变电所接地网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搭建高填方、高原冻土的牵引变电所土壤模型,并将所述土壤模型分成至少三层土壤层;所述至少三层土壤层包括至少一层冻土层、位于所述冻土层上侧的至少一层填方层以及位于所述冻土层下侧的至少一层辅助层;
确定牵引变电所的入地短路电流;
建立分层、分布式的立体接地网;所述立体接地网包括至少三层地网,至少一层地网位于所述辅助层、至少一层地网位于所述填方层且作为设备接地网、以及至少一层地网位于所述设备接地网与所述辅助层中的地网之间,相邻层所述地网之间电连接;
基于所述入地短路电流和所述立体接地网的地网参数判断所述立体接地网是否满足接地需求;
若否,则调整所述立体接地网,直至满足接地需求为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所述土壤模型分成至少三个土壤层包括:
对所述土壤模型按水平分层进行等效处理,根据土壤的电阻率将所述土壤模型分成至少三层土壤层。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搭建高填方、高原冻土的牵引变电所土壤模型,并将所述土壤模型分成至少三层土壤层之前,还包括:
获取高填方、高原冻土的地形模型,以及确定所述地形模型中各位置处的土壤的电阻率。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构建方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波,王继来,魏光,刘巍,侯启方,蒋功连,张业,朱珠,肖梓林,李景坤,靳松,李琦,刘瑞龙,林志海,王建文,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陕西;6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