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地质块体对象化建模分析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地质块体对象化建模分析方法。该技术方法适用于洞室、边坡工程等地质专业领域。
技术介绍
在边坡、地下洞室和地基工程中,工程岩体的地质块体稳定性分析是一项极为重要的工作内容,其目的是通过各种手段和途径,正确认识受力岩体的变形和破坏规律,判定岩体的稳定状况,为工程规划、设计、施工和加固等工作提供科学合理的建议和依据。目前,地质块体稳定性分析方法主要有极限平衡法、差分法、有限元法、离散元法、边界元法、DDA法、块体单元法、非连续变形分析和数值流形法等。极限平衡法作为一种预先制定破坏面并获得唯一上限解的方法,经历了竖直条分至斜条分的完善过程,它是块体理论的思想基础;由于地质结构面的存在而往往表现为非连续性,使用基于连续介质力学的有限元法进行地质块体稳定性分析时通常存在较大的局限性;基于非连续介质力学的离散元法视块体为离散介质,可以计算块体沿结构面滑动、转动直至破坏的全过程,但与有限元法类似,需要预先网格化以及获取准确的结构面位置等信息,实际工程中往往难以满足;非连续变形分析和数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地质块体对象化建模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S1、在计算机中将地质块体对象化定义为一个或多个子块体组合的虚拟可视化模型,由至少一个地质结构面和临空面构成,模型的属性结构中一体化存储了地质结构面、临空面的图形属性、地质属性、工程属性;所述临空面是自然边坡或人工开挖面;/nS2、在地质三维模型中选择一定空间范围内的地质结构面、临空面,通过将这些面延展、剪切、组合、封闭,自动化创建步骤S1中所定义的地质块体模型;/nS3、根据步骤S2创建的地质块体模型,从地质块体模型中一次性获取地质结构面、临空面的全部属性数据,采用一种或多种理论计算方法,进行地质块体稳定性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地质块体对象化建模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在计算机中将地质块体对象化定义为一个或多个子块体组合的虚拟可视化模型,由至少一个地质结构面和临空面构成,模型的属性结构中一体化存储了地质结构面、临空面的图形属性、地质属性、工程属性;所述临空面是自然边坡或人工开挖面;
S2、在地质三维模型中选择一定空间范围内的地质结构面、临空面,通过将这些面延展、剪切、组合、封闭,自动化创建步骤S1中所定义的地质块体模型;
S3、根据步骤S2创建的地质块体模型,从地质块体模型中一次性获取地质结构面、临空面的全部属性数据,采用一种或多种理论计算方法,进行地质块体稳定性分析计算和成果输出。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质块体对象化建模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所述地质块体对象化定义,模型属性结构为树形结构,每个地质块体节点展开后为并行的地质结构面、临空面节点,每个节点根据类别记录图形属性、地质属性、工程属性。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质块体对象化建模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的地质块体自动化建模,是将所有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国光,魏志云,张家尹,卓胜豪,刘臻熙,李小州,李成翔,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华东工程数字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