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多线程技术的数据导入方法及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6170784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31 13:40
本发明专利技术特别涉及一种基于多线程技术的数据导入方法及系统。该基于多线程技术的数据导入方法,首先创建组件,然后选择需要导入的数据文档;导入后的文件以UI界面的方式显示给用户,并提示出验证数据的结果和转换后数据的格式的建议;按照数据的大小,数据的行数创建导入线程;当数据导入到系统后,对应的导入线程自动销毁,释放资源,并生成日志文件。该基于多线程技术的数据导入方法及系统,能够充分利用CPU的空闲时间片,用尽可能少的时间来对用户的要求作出响应,节省了导入数据的时间,保证了数据的正确性,使进程的整体运行效率得到了提高,同时增强了应用程序的灵活性,便于数据间的交互。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多线程技术的数据导入方法及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通信
,特别涉及一种基于多线程技术的数据导入方法及系统。
技术介绍
多线程技术是一把双刃剑,在使用时需要充分考虑它的优缺点。首先,多线程处理可以同时运行多个线程。由于多线程应用程序将程序划分成多个独立的任务,因此可以在以下方面显著提高性能:(1)多线程技术使程序的响应速度更快,因为用户界面可以在进行其它工作的同时一直处于活动状态;(2)当前没有进行处理的任务时可以将处理器时间让给其它任务;(3)占用大量处理时间的任务可以定期将处理器时间让给其它任务;(4)可以随时停止任务;(5)可以分别设置各个任务的优先级以优化性能。在实际应用中,是否需要创建多个线程取决于各种因素。在以下情况下,最适合采用多线程处理:(1)耗时或大量占用处理器的任务阻塞用户界面操作;(2)各个任务必须等待外部资源(如远程文件或Internet连接)。同样的,多线程也存在许多缺点,在考虑多线程时需要进行充分的考虑。多线程的主要缺点包括:...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多线程技术的数据导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步骤一:创建组件,系统检测组件需要的环境,并自动配置服务器中的环境;/n步骤二:用户选择需要导入的数据文档;/n步骤三:导入后的文件以UI界面的方式显示给用户,并提示出验证数据的结果和转换后数据的格式的建议;/n步骤四:按照数据的大小,数据的行数创建导入线程;/n步骤五:当数据导入到系统后,对应的导入线程自动销毁,释放资源,并生成日志文件。/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多线程技术的数据导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创建组件,系统检测组件需要的环境,并自动配置服务器中的环境;
步骤二:用户选择需要导入的数据文档;
步骤三:导入后的文件以UI界面的方式显示给用户,并提示出验证数据的结果和转换后数据的格式的建议;
步骤四:按照数据的大小,数据的行数创建导入线程;
步骤五:当数据导入到系统后,对应的导入线程自动销毁,释放资源,并生成日志文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多线程技术的数据导入方法,其特征在于:为防止用户误操作后对数据导入的影响,所述步骤三中,当数据和数据格式修改系统能够自动验证数据格式时,用户可以手动的修改数据和数据格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多线程技术的数据导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四中,各线程以并行的方式进行操作。


4.一种基于多线程技术的数据导入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创建模块,验证模块,转换模块,创建线程模块和并行导入模块;
所述创建模块负责选择需要导入的文件,建立UI界面;
所述验证模块负责对导入的文件的数据类型进行验证,验证数据格式的正确性,并给出验证数据,记录验证错误的数据,供转换模块使用;
所述转换模块负责对错误的数据类型进行转换,并显示在UI界面上;
所述创建线程模块负责根据导入数据的大小创建线程个数;
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传超程林杨培强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浪潮商用系统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