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控面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169648 阅读:6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31 13:33
一种触控面板包括基板、多个感测电极、桥接线、连接线以及岛状绝缘体。感测电极并列配置于基板上。桥接线配置于基板上而连接于感测电极的其中两者之间。连接线配置于基板上而连接于感测电极的另外两者之间,且桥接线相交于连接线。岛状绝缘体配置于基板上而覆盖桥接线。桥接线整体包覆于岛状绝缘体与基板之间,其中岛状绝缘体包括中心部与接续中心部的端部,且端部的宽度由中心部向外渐缩。

Touch pane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触控面板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子装置,且特别涉及一种触控面板。
技术介绍
触控面板已经广泛应用在各种领域的产品中,以提供直觉、便利的输入操作接口。在许多产品中,触控面板以串列式的电极阵列来实现触控感测功能,其中多条横向电极串列与多条纵向电极串列相互交错配置。另外,在横向电极串列与纵向电极串列交错处可利用桥接的方式,例如桥接线及将桥接线与另一串列隔离的绝缘层,来避免两串列彼此短路。不过,桥接线的可视性往往是触控面板设计时要避免的现象,特别是触控面板搭配显示面板或是显示装置时,桥接线的可视性会造成显示品味降低因而被期望尽可能地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触控面板,有助于减轻构件可视性而提升触控面板的应用性。本专利技术的触控面板包括基板、多个感测电极、桥接线、连接线以及岛状绝缘体。感测电极并列配置于基板上。桥接线配置于基板上而连接于感测电极的其中两者之间。连接线配置于基板上而连接于感测电极的另外两者之间,且桥接线相交于连接线。岛状绝缘体配置于基板上而覆盖桥接线。桥接线整体包覆于岛状绝缘体与基板之间,其中岛状绝缘体包括中心部与接续中心部的端部,且端部的宽度由中心部向外渐缩。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端部的至少一部分与桥接线的延伸方向斜交。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岛状绝缘体的延伸方向大致与桥接线的延伸方向相同。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端部的宽度由中心部沿一方向向外渐缩。端部的轮廓具有末端与连接于末端与中心部之间的侧缘。侧缘的两端在方向上所相隔的距离为L,桥接线与末端在方向上所相隔的距离为r,桥接线的线宽为w,末端的延伸长度为h,侧缘相对于方向的夹角为Θ,且L=(h–w)/2–r×tan(Θ/2)。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Θ由30度到60度。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r由5μm至30μm。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桥接线沿上述方向延伸。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岛状绝缘体在方向的整体长度为Loc,桥接线在方向的整体长度为Lbr,且r=(Loc-Lbr)/2。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中心部具有锯齿状边缘或折曲状边缘。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中心部的厚度由中心向外减少。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该中心部上的参考点具有1/2厚度,且参考点向外延伸至中心部外缘的距离为5μm至10μm。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端部的宽度由中心部向外以非等速率渐缩。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触控面板还包括分隔绝缘体。分隔绝缘体配置于桥接线与连接线之间。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分隔绝缘体自桥接线的侧边向外超出的超出宽度由5μm至30μm。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岛状绝缘体覆盖分隔绝缘体。岛状绝缘体自分隔绝缘体的侧边向外超出的超出宽度由5μm至30μm。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分隔绝缘体整体包覆于岛状绝缘体与基板之间。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连接线与所连接的感测电极的另外两者为一体的。基于上述,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触控面板设置覆盖桥接线的岛状绝缘体,且将岛状绝缘体的轮廓设置为非矩形。如此,顺应着岛状绝缘体的轮廓所产生的反射光朝发散的方向射出,而有助于降低岛状绝缘体及其所覆盖的构件的可视性。因此,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触控面板应用于显示面板或显示装置时可维持理想的显示品味。为让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实施例,并配合说明书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显示面板的俯视图。图2为图1的显示面板沿I-I线的剖面示意图。图3为图1的显示面板沿II-II线的剖面示意图。图4为图1的触控面板的区域R在一实施例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5呈现了岛状绝缘体150及其所覆盖的桥接线130与分隔绝缘体160在上视图中的轮廓。图6呈现了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例的岛状绝缘体250及其所覆盖的桥接线130与分隔绝缘体160的轮廓。图7呈现了本专利技术又一实施例的岛状绝缘体350及其所覆盖的桥接线130与分隔绝缘体160在的轮廓。图8呈现了本专利技术再一实施例的岛状绝缘体450及其所覆盖的桥接线130与分隔绝缘体160的轮廓。图9呈现了本专利技术又一实施例的岛状绝缘体550及其所覆盖的桥接线130与分隔绝缘体160的轮廓。图10为本专利技术再一实施例的触控面板的局部剖面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00:触控面板110:基板120:感测电极130:桥接线140:连接线150、250、350、450、550、650:岛状绝缘体150A、450A、550A、652中心部150B、250B、350B:端部160:分隔绝缘体452、552:侧缘图案D1:方向E150B:末端ED:距离EXW1、EXW2:超出宽度G452、G552:间隙h、h1:宽度Lbr、Loc:整体长度L、r:距离P652:参考点S150B:侧缘T150、TA2:厚度TA1:最大厚度w:线宽Θ:夹角具体实施方式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显示面板的俯视图。在图1中,触控面板100包括基板110、多个感测电极120、多条桥接线130与多条连接线140。感测电极120并列配置于基板110上,且呈现阵列排列。在本实施例中,各感测电极120大致呈现为棱形状,但在其他实施例中,感测电极120的形状、尺寸及布局方式可依照设计需求而调整。桥接线130与连接线140都配置于基板上,且用来将这些感测电极120连接成多条感测电极串列,其中由桥接线130所连接而成的感测电极串列与由连接线140所连接而成的感测电极串列分别沿不同方向延伸。图1中绘制了多个桥接线130与多个连接线140,不过这些桥接线130与连接线140相对于感测电极120的连接关系大致相同,因此以下以其中一条桥接线130及其中一条连接线140进行说明。单个桥接线130用来连接其中两个感测电极120之间,例如感测电极120A与感测电极120B,单个连接线140连接于感测电极120的另外两者之间,例如感测电极120C与感测电极120D,且各桥接线130相交于对应的连接线140。具体而言,图2为图1的显示面板沿I-I线的剖面示意图,而图3为图1的显示面板沿II-II线的剖面示意图。请同时参照图2与图3,触控面板100除了感测电极120、桥接线130与连接线140外还包括岛状绝缘体150与分隔绝绝缘体160。岛状绝缘体150配置于基板110上而覆盖桥接线130,且桥接线130整体被包覆于岛状绝缘体150与基板110之间。如此,桥接线130可受岛状绝缘体150包覆而不容易受损,借此有助于提升触控面板100的品质。此外,为了隔绝桥接线130与连接线140,分隔绝缘体160设置于桥接线130与连接线140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触控面板,包括:/n基板;/n多个感测电极,并列配置于该基板上;/n桥接线,配置于该基板上而连接于该些感测电极的其中两者之间;/n连接线,配置于该基板上而连接于该些感测电极的另外两者之间,且该桥接线相交于该连接线;以及/n岛状绝缘体,配置于该基板上而覆盖该桥接线,且该桥接线整体被包覆于该岛状绝缘体与该基板之间,其中该岛状绝缘体包括中心部与接续该中心部的端部,且该端部的宽度由该中心部向外渐缩。/n

【技术特征摘要】
20190425 TW 1081144331.一种触控面板,包括:
基板;
多个感测电极,并列配置于该基板上;
桥接线,配置于该基板上而连接于该些感测电极的其中两者之间;
连接线,配置于该基板上而连接于该些感测电极的另外两者之间,且该桥接线相交于该连接线;以及
岛状绝缘体,配置于该基板上而覆盖该桥接线,且该桥接线整体被包覆于该岛状绝缘体与该基板之间,其中该岛状绝缘体包括中心部与接续该中心部的端部,且该端部的宽度由该中心部向外渐缩。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面板,其中该岛状绝缘体的延伸方向大致与该桥接线的延伸方向相同。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触控面板,其中该端部的轮廓的至少一部分与该桥接线的该延伸方向斜交。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面板,其中该端部的宽度由该中心部沿一方向向外渐缩,该端部的轮廓具有末端与连接于该末端与该中心部之间的侧缘,该侧缘的两端在该方向上所相隔的距离为L,该桥接线与该末端在该方向上所相隔的距离为r,该桥接线的线宽为w,该中心部的宽度为h,该侧缘相对于该方向的夹角为Θ,且L=(h–w)/2–r×tan(Θ/2)。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触控面板,其中Θ由30度到60度。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触控面板,其中r由5μm至30μm。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触控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功杰苏家正
申请(专利权)人:纬创资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