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降机构和电子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169536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31 13:3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升降机构和电子设备,属于电子技术领域,该升降机构包括:转轴、驱动件、基座与摆动件;驱动件套装在转轴上,驱动件的外壁上具有驱动槽,驱动槽包括:沿轴向倾斜分布的第一驱动槽;基座与驱动件并列分布;摆动件包括:相连接的连接段和升降段;连接段通过销轴可转动地设置在基座上;连接段上具有滑动凸起,滑动凸起伸入至驱动槽中;当驱动件随转轴转动时,带动滑动凸起在驱动槽内滑动,以带动连接段绕销轴转动,使升降段在竖直平面内上下移动。本发明专利技术可增大或减少与基座连接的电子设备的下盖和与升降段连接的底盖之间的间隙,可在电子设备作业时增大其进出风口,改善电子设备下盖的散热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升降机构和电子设备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子
,特别涉及一种升降机构和电子设备。
技术介绍
为了提高笔记本电脑的散热效果,通常利用升降机构在转动笔记本电脑上盖的同时抬起笔记本电脑的下盖,以增大笔记本电脑的散热空间。目前,如附图1所示,升降机构可包括:主转轴A,套装在主转轴A上的驱动齿轮B,通过第一连接耳板C与主转轴A平行设置的第一副转轴D,套装在第一副转轴D上与驱动齿轮B啮合的从动齿轮E,通过第二连接耳板F与第一副转轴D平行设置的第二副转轴G。其中,第一副转轴D通过安装件设置在笔记本电脑的上盖M1上;第一连接耳板C设置在笔记本电脑的下盖上(附图1中未示出);第二副转轴G的一端上设置有滚珠H,该滚珠H可在主转轴A转动的同时在设置于笔记本电脑的底盖M2上的抬升座I的引导滑槽内滑动,进而抬升笔记本电脑的下盖,以增大位于笔记本电脑下盖内的主机板的散热空间。上述升降机构需要通过主转轴A、驱动齿轮B、第一连接耳板C、第一副转轴D、从动齿轮E、第二连接耳板F与第二副转轴G这七个部件的配合才可实现笔记本电脑下盖的升降,可见其结构复杂,不利于生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升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机构(100)包括:转轴(11)、驱动件(12)、基座(13)与摆动件(14);/n所述驱动件(12)套装在所述转轴(11)上,所述驱动件(12)的外壁上具有驱动槽(121),所述驱动槽(121)包括:沿轴向倾斜分布的第一驱动槽(121a);/n所述基座(13)与所述驱动件(12)并列分布;/n所述摆动件(14)包括:相连接的连接段(141)和升降段(142);/n所述连接段(141)通过销轴(143)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基座(13)上;/n所述连接段(141)上具有滑动凸起(144),所述滑动凸起(144)伸入至所述驱动槽(121)中;/n当所述驱动件(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升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机构(100)包括:转轴(11)、驱动件(12)、基座(13)与摆动件(14);
所述驱动件(12)套装在所述转轴(11)上,所述驱动件(12)的外壁上具有驱动槽(121),所述驱动槽(121)包括:沿轴向倾斜分布的第一驱动槽(121a);
所述基座(13)与所述驱动件(12)并列分布;
所述摆动件(14)包括:相连接的连接段(141)和升降段(142);
所述连接段(141)通过销轴(143)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基座(13)上;
所述连接段(141)上具有滑动凸起(144),所述滑动凸起(144)伸入至所述驱动槽(121)中;
当所述驱动件(12)随所述转轴(11)转动时,带动所述滑动凸起(144)在所述驱动槽(121)内滑动,以带动所述连接段(141)绕所述销轴(143)转动,使所述升降段(142)在竖直平面内上下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升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槽(121a)为直线槽或非拟合曲线槽;
所述基座(13)上具有沿所述转轴(11)轴向延伸的导向槽(131),所述滑动凸起(144)穿过所述导向槽(131)伸入至所述驱动槽(121)中;
所述连接段(141)上的销轴安装孔(14a)为条形孔,所述条形孔的长度大于所述销轴(143)的直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升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槽(121a)为拟合曲线槽,所述滑动凸起(144)随所述连接段(141)转动时的轨迹和所述拟合曲线槽的廓线相吻合;
所述连接段(141)上的销轴安装孔(14a)为与所述销轴(143)直径相适配的圆形孔。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升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槽(121)还包括:沿所述驱动件(12)的周向分布的一个或两个第二驱动槽(121b);
每个第二驱动槽(121b)均与所述第一驱动槽(121a)的端口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升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段(141)与所述升降段(142)之间具有大于90度的夹角;
当所述升降机构(100)处于闭合状态时,所述升降段(142)的中轴线与所述转轴(11)的中轴线平行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升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段(142)的自由端上设置有滚动件(145),连接端与所述连接段(141)连接,其中所述升降段(142)的自由端与连接端相对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升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13)包括:基座本体(132),以及与所述基座本体(132)的外壁连接、并朝向所述转轴(11)延伸的支撑部(133);
所述连接段(141)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基座本体(132)上;
所述支撑部(133)套装在所述转轴(11)上,并与所述转轴(11)间隙配合。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升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本体(132)包括:相对设置且均沿着所述转轴(11)轴向延伸的第一侧板、第二侧板,以及连接在所述第一侧板与所述第二侧板同一端部之间的第三侧板;
所述第一侧板、所述第二侧板上设置有相对应的轴孔,所述销轴(143)固定于所述第一侧板、所述第二侧板上的轴孔中,以使所述连接段(141)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第一侧板与所述第二侧板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升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13)还包括:与所述基座本体(132)的外壁连接、并朝向所述转轴(11)延伸的限位部(134);
所述限位部(134)套装在所述转轴(11)上,并与所述转轴(11)间隙配合;
所述转轴(11)包括:同轴连接的等径段(111)和卡止段(112);
所述驱动件(12)套装在所述卡止段(112)上,且内腔设置成与所述卡止段(112)的外廓相适配的结构;
所述驱动件(12)的第一端面与所述支撑部(133)接触,第二端面与所述限位部(134)接触,其中所述驱动件(12)的第一端面和第二端面相对设置。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升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止段(112)的横截面包括:首尾顺次连接的第一弧形边(112a...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杨明杨和辉黄涛
申请(专利权)人: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