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光玻璃及玻璃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169056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31 13:3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调光玻璃及玻璃组件,属于显示玻璃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调光玻璃,包括至少一个调光模组;所述调光模组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一基板和所述第二基板之间的染料液晶层;所述染料液晶层,用于在所述第一基板和所述第二基板之间所产生的电场的控制下进行翻转,以控制光线的透过率;所述染料液晶层中包括聚合物网络,用于在所述第一基板和所述第二基板之间所产生的电场发生变化时,所述染料液晶层中的各液晶分子的扭转程度大致相同,各染料分子的扭转程度大致相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调光玻璃及玻璃组件
本专利技术属于显示玻璃
,具体涉及一种调光玻璃及玻璃组件。
技术介绍
目前,调光玻璃在建筑、交通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现已有汽车、高铁、客机等客户对染料液晶调光玻璃感兴趣。现有智能玻璃市场中有PDLC(polymerdispersedliquidcrystal;聚合物分散液晶)智能玻璃、电致变色智能玻璃等产品。PDLC智能玻璃只能实现透明与雾度切换,不遮光、不隔热;电致变色智能玻璃存在膜层工艺复杂、响应时间慢(8~20s)、暗态颜色偏蓝等问题。染料液晶调光玻璃利用液晶中二向色性染料分子对光的选择性吸收,实现亮态与暗态的切换,相较现有PDLC、电致变色智能玻璃,在黑态纯度、响应时间等光学性能上有大幅提升。但现有染料液晶调光玻璃只能实现黑态、亮态及灰阶状态的调节,即只能调节玻璃对可见光的透过率。调光玻璃用于车窗、会议室隔断、建筑玻璃时,在透过的同时又有隐私保护的需求;在车窗、艺术设计等领域,整面彩色调光玻璃应用前景巨大。目前调光玻璃无法满足这些应用的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提供一种调光玻璃及玻璃组件。第一方面,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调光玻璃,包括至少一个调光模组;所述调光模组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一基板和所述第二基板之间的染料液晶层;所述染料液晶层,用于在所述第一基板和所述第二基板之间所产生的电场的控制下进行翻转,以控制光线的透过率;所述染料液晶层中包括聚合物网络,用于在所述第一基板和所述第二基板之间所产生的电场发生变化时,所述染料液晶层中的各液晶分子的扭转程度大致相同,各染料分子的扭转程度大致相同。可选地,所述调光玻璃为常黑模式;所述聚合物网络的可聚合单体沿垂直于所述第一基板所在平面排布。可选地,所述调光玻璃为常白模式;所述聚合物网络的可聚合单体为平面螺旋排布。可选地,所述调光模组的数量仅为一个,在所述染料液晶层中还包括手性添加剂。可选地,所述染料液晶层中手性添加剂的质量比为0.2%~10%。可选地,所述聚合物网络的可聚合单体包括光聚合单体或者热聚合单体。可选地,所述光聚合单体包括丙烯酸酯类单体;所述热聚合单体包括环氧树脂类单体。可选地,所述染料液晶层中所述聚合物网络的可聚合单体的质量比为1%~40%。可选地,所述调光模组的数量为多个,且多个调光模组叠层设置。可选地,所述第一基板包括第一基底,设置在所述第一基底靠近所述染料液晶层一侧的第一电极;所述第二基板包括第二基底,设置在所述第二基底靠近所述染料液晶层一侧的第二电极;其中,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均为板状电极。可选地,所述第一基板包括第一基底,设置在所述第一基底靠近所述染料液晶层一侧的第一电极;所述第二基板包括第二基底,设置在所述第二基底靠近所述染料液晶层一侧的第二电极;其中,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中的一者为板状电极,另一者为条状电极。第二方面,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玻璃组件,其包括上述的调光玻璃。附图说明图1为一种示例性常黑模式的调光玻璃不加电时的截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调光玻璃的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施加较小电压(V1)时的截面图;图3为图1的调光玻璃的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施加电压(V2)时的截面图;图4为图1的调光玻璃的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施加较大电压(V3)时的截面图;图5为一种示例性常白模式的调光玻璃不加电时的截面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5的调光玻璃的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施加较小电压(V4)时的截面图;图7为图5的调光玻璃的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施加较大电压(V5)时的截面图;图8为本公开实施例中常黑模式的调光玻璃制作过程中的截面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公开实施例的常黑模式的调光玻璃不加电时的截面结构示意图;图10为图9的调光玻璃的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施加较小电压(V1)时的截面图;图11为图9的调光玻璃的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施加电压(V2)时的截面图;图12为图9的调光玻璃的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施加较大电压(V3)时的截面图;图13为无聚合物网络和含有聚合物网络的常黑模式的调光玻璃,透过率随电压变化(V-T)曲线图;图14为本公开实施例的常白模式的调光玻璃制作过程中的截面结构示意图;图15为本公开实施例的常白模式的调光玻璃不加电时的截面结构示意图;图16为图15的调光玻璃的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施加较小电压(V4)时的截面图;图17为图15的调光玻璃的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施加较大电压(V5)时的截面图;图18为无聚合物网络和含有聚合物网络的常白模式的调光玻璃,透过率随电压变化(V-T)曲线图;图19为本公开实施例的调光玻璃中所使用的液晶性光聚合单体的结构示意图;图20为本公开实施例的调光玻璃中所使用的手性液晶性光聚合单体的结构示意图;图21为本公开实施例的调光玻璃中所使用的液晶性光引发剂的结构示意图;图22为本公开实施例的调光玻璃中所使用的热聚合单体的结构示意图;图23为本公开实施例的调光玻璃中所使用的手性添加剂的结构示意图;图24为本公开实施例中常黑模式的调光玻璃制作过程中的流程示意图;图25为本公开实施例中常白模式的调光玻璃制作过程中的流程示意图。其中附图标记为:1、第一基底;2、第一电极;3、第一取向层;4、液晶分子;5、染料分子;6、手性添加剂;7、第二取向层;8、第二电极;9、第二基底;10、可聚合网络;11、可聚合单体。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除非另外定义,本公开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公开所属领域内具有一般技能的人士所理解的通常意义。本公开中使用的“第一”、“第二”以及类似的词语并不表示任何顺序、数量或者重要性,而只是用来区分不同的组成部分。同样,“一个”、“一”或者“该”等类似词语也不表示数量限制,而是表示存在至少一个。“包括”或者“包含”等类似的词语意指出现该词前面的元件或者物件涵盖出现在该词后面列举的元件或者物件及其等同,而不排除其他元件或者物件。“连接”或者“相连”等类似的词语并非限定于物理的或者机械的连接,而是可以包括电性的连接,不管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上”、“下”、“左”、“右”等仅用于表示相对位置关系,当被描述对象的绝对位置改变后,则该相对位置关系也可能相应地改变。图1为一种示例性常黑模式的调光玻璃不加电时的截面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调光玻璃包括第一基板、第二基板,以及设置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之间的染料液晶层。其中,第一基板包括第一基底,依次设置在第一基底靠近染料液晶层一侧的第一电极和第一取向层;第二基板包括第二基底,依次设置在第二基底靠近染料液晶层一侧的第二电极和第二取向层。染料液晶层包括正性液晶分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调光玻璃,包括至少一个调光模组;所述调光模组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一基板和所述第二基板之间的染料液晶层;所述染料液晶层,用于在所述第一基板和所述第二基板之间所产生的电场的控制下进行翻转,以控制光线的透过率;其特征在于,所述染料液晶层中包括聚合物网络,用于在所述第一基板和所述第二基板之间所产生的电场发生变化时,所述染料液晶层中的各液晶分子的扭转程度大致相同,各染料分子的扭转程度大致相同。/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调光玻璃,包括至少一个调光模组;所述调光模组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一基板和所述第二基板之间的染料液晶层;所述染料液晶层,用于在所述第一基板和所述第二基板之间所产生的电场的控制下进行翻转,以控制光线的透过率;其特征在于,所述染料液晶层中包括聚合物网络,用于在所述第一基板和所述第二基板之间所产生的电场发生变化时,所述染料液晶层中的各液晶分子的扭转程度大致相同,各染料分子的扭转程度大致相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光玻璃,其特征在于,所述调光玻璃为常黑模式;所述聚合物网络的可聚合单体沿垂直于所述第一基板所在平面排布。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光玻璃,其特征在于,所述调光玻璃为常白模式;所述聚合物网络的可聚合单体为平面螺旋排布。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调光玻璃,其特征在于,所述调光模组的数量仅为一个,在所述染料液晶层中还包括手性添加剂。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调光玻璃,其特征在于,所述染料液晶层中手性添加剂的质量比为0.2%~10%。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调光玻璃,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合物网络的可聚合单体包括光聚合单体或者热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武晓娟张小强赵志强赵伟王春雷袁洪亮王建于静
申请(专利权)人: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北京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