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40倍生物观察用物镜,从物方至像方由依次排列的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第四透镜、第五透镜、第六透镜、第七透镜、光阑、第八透镜和第九透镜组成,第一透镜与第二透镜的组合焦距为10~15mm,第三透镜、第四透镜组成第一胶合件,焦距为25~40mm,第五透镜、第六透镜和第七透镜组成第二胶合件,焦距为为80~120mm,第八透镜与第九透镜为一个正负透镜组,满足‑0.5<FG8/FG9<‑5,其中FG8为第八透镜的焦距,FG9为第九透镜的焦距,第一透镜第一面到第九透镜第二面的总长度小于等于58mm,九个透镜组成的镜头的总体焦距为5mm或4.5mm,优点是数值孔径提高到0.75,工作距离1.5mm左右,达到了分辨率高、工作距离长的效果,能够改善生物涂片的观察效果。
A 40x objective for biological observ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40倍生物观察用物镜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物镜,尤其是涉及一种40倍生物观察用物镜。
技术介绍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医疗意识增强,检验化验的需求越来越多,医院化验室依靠有经验的医生来制片读片,效率相对较低。自动切片扫描仪使用CCD作为媒介进行图像采集,配合机器自动制片、自动扫片,从制片到读片只用一台设备就可以全部完成。这种设备的引入大大提高了图像采集的效率,提高医院化验室的通量。这时显微镜变为一个图像采集的工具,人眼观察被成像元件所替代,这也引入了一定的问题。其一,实验发现CCD对成像像面的敏感程度要远高于人眼,机器自动涂片器制作的涂片大多是无盖玻片的样本,被观测物与物镜之间仅有空气1种介质,常规生物用物镜的设计均包含了0.17的盖玻片,物镜的设计与实际状况不匹配,人眼观察时对这种情况造成的像差不敏感,但CCD却不行;其二、目前使用40倍物镜观察时,被观测物与物镜之间的距离较近<1mm,医生操作的时候可以上下移动平台来避免与物镜接触,但机器使用时,过短的工作距离对上下切片的设备造成了很大的限制;第三、当观测荧光物质时,为了提高切片的扫描速度需要给摄像头提供更大的能量,这是就需要更大的数值孔径,现有的40倍生物观察用物镜的数值孔径主要为0.65。增大数值孔径,视场宽度与工作距离都会相应地变小。中国专利技术专利:CN201180031598.5公开的物镜虽然具有较大的数值孔径,但须由10片镜片及衍射光学元件组成。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无覆盖差、长工作距离、大数值孔径的能够改善生物涂片观察效果的40倍生物观察用物镜。本专利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40倍生物观察用物镜,从物方至像方由依次排列的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第四透镜、第五透镜、第六透镜、第七透镜、光阑、第八透镜和第九透镜组成,所述的第一透镜与所述的第二透镜的组合焦距为10~15mm,所述的第三透镜、所述的第四透镜组成第一胶合件,焦距为25~40mm,所述的第五透镜、所述的第六透镜和所述的第七透镜组成第二胶合件,焦距为为80~120mm,所述的第八透镜与所述的第九透镜的为一个正负透镜组,满足-0.5<FG8/FG9<-5,其中FG8为第八透镜的焦距,FG9为第九透镜的焦距,第一透镜第一面到第九透镜第二面的总长度小于等于58mm,九个透镜组成的镜头的总体焦距为5mm或4.5mm。所述的第一透镜面向物方为凹球面,面向像方为凸球面。所述的第二透镜面向物方为凹球面或者平面,面向像方为凸球面。所述的第三透镜面向物方平面,面向像方为凹球面;所述的第四透镜面向物方为凸球面,面向像方为凸球面,所述的第三透镜的面向像方的凹球面与所述的第四透镜面向物方的凸球面胶合在一起。所述的第五透镜面向物方为凸球面,面向像方为凹球面,所述的第六透镜面向物方为凸球面,面向像方为凸球面,所述的第七透镜面向物方为凹球面,面向像方为凸球面。所述的第八透镜面向物方为平面或者凸球面,面向像方为凸球面。所述的第九透镜面向物方为凹球面,面向像方为凹球面。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针对常用的放大倍数为40倍,像方视场数≥25mm的医用物镜,采用特定的参数的透镜结构构成物镜,较常规物镜配置在0.625mm物方视场范围时0.65的数值孔径,将数值孔径提高到0.75,数值孔径更大,收集物体表面的能量更强,工作距离1.5mm左右,达到了分辨率高、工作距离长的效果,能够改善生物涂片的观察效果;且本专利技术去除了0.17的覆盖差的设计,观察医学涂片时,像面的艾利斑尺寸更小,能量更集中;本专利技术仅使用9个镜片,比现有技术的成本更低,当镜片均为球型旋转对称面,更加易于降低加工成本。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场曲图,纵坐标代表的是入射光线的角度,可以和物镜的视场数相对应,横坐标表示的是场曲的大小,三条曲线分别为F光(486.1nm)、d光(587.5nm)和C光(656.3nm)的场曲曲线;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畸变图,纵坐标代表的是入射光线的角度,可以和物镜的视场数相对应,横坐标代表的是畸变的大小;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色焦移图,纵坐标表示的是光线的波长,单位为um,波长的范围为0.486um到0.6563um,横坐标表示的是焦移的范围;图5为计算机模拟的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物镜的透过率示意图,纵坐标为光线的透过率,单位为%,横坐标为光波的波长,单位为nm,各个面上的光线反射率设置为0%,即排除了镀膜对光学设计的影响。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实施例:如图1所示,一种改善生物涂片观察效果的高倍物镜,从物方至像方由依次排列的第一透镜L1、第二透镜L2、第三透镜L3、第四透镜L4、第五透镜L5、第六透镜L6、第七透镜L7、光阑G、第八透镜L8和第九透镜L9组成,第一透镜L1面向物方为凹球面,面向像方为凸球面,第二透镜L2面向物方为凹球面或者平面,面向像方为凸球面,第一透镜L1与第二透镜L2的组合焦距为10~15mm,第三透镜L3面向物方平面,面向像方为凹球面,第四透镜面L4向物方为凸球面,面向像方为凸球面,第三透镜L3的面向像方的凹球面与第四透镜L4面向物方的凸球面胶合在一起,第三透镜L3与第四透镜L4组成第一胶合件GL1,焦距为25~40mm,第五透镜L5面向物方为凸球面,面向像方为凹球面,第六透镜L6面向物方为凸球面,面向像方为凸球面,第七透镜L7面向物方为凹球面,面向像方为凸球面,第五透镜L5面向像方的凹球面与第六透镜L6面向物方的凸球面胶合,第六透镜L6面向像方的凸球面与第七透镜L7面向物方的凹球面胶合,第五透镜L5、第六透镜L6和第七透镜L7组成第二胶合件GL2,焦距为80~120mm,第八透镜L8面向物方为平面或者凸球面,面向像方为凸球面,第九透镜L9面向物方为凹球面,面向像方为凹球面,第八透镜L8与第九透镜L9为一个正负透镜组,满足-5<FG8/FG9<-0.5,其中FG8为第八透镜L8的焦距,FG9为第九透镜L9的焦距,第一透镜物方面到第九透镜像方面的总长度小于等于58mm,九个透镜组成的镜头的总体焦距为5mm或4.5mm。以下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一个示例,但并不包含全部的示例。说明:镜片的排布是从像方到物方依次排布,最后球面15一行的D即最后一个镜片的R面到被观测物的距离。RDNDVD球面1-7.5111.4970.4球面250.424.05球面318.12.21.7432.3球面4-324.9816.3球面541.051.21.614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40倍生物观察用物镜,其特征在于从物方至像方由依次排列的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第四透镜、第五透镜、第六透镜、第七透镜、光阑、第八透镜和第九透镜组成,所述的第一透镜与所述的第二透镜的组合焦距为10~15mm,所述的第三透镜、所述的第四透镜组成第一胶合件,焦距为25~40mm,所述的第五透镜、所述的第六透镜和所述的第七透镜组成第二胶合件,焦距为80~120mm,所述的第八透镜与所述的第九透镜的为一个正负透镜组,满足-5<FG8/FG9<-0.5,其中FG8为第八透镜的焦距,FG9为第九透镜的焦距,第一透镜第一面到第九透镜第二面的总长度小于等于58mm,九个透镜组成的镜头的总体焦距为5mm或4.5mm。/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40倍生物观察用物镜,其特征在于从物方至像方由依次排列的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第四透镜、第五透镜、第六透镜、第七透镜、光阑、第八透镜和第九透镜组成,所述的第一透镜与所述的第二透镜的组合焦距为10~15mm,所述的第三透镜、所述的第四透镜组成第一胶合件,焦距为25~40mm,所述的第五透镜、所述的第六透镜和所述的第七透镜组成第二胶合件,焦距为80~120mm,所述的第八透镜与所述的第九透镜的为一个正负透镜组,满足-5<FG8/FG9<-0.5,其中FG8为第八透镜的焦距,FG9为第九透镜的焦距,第一透镜第一面到第九透镜第二面的总长度小于等于58mm,九个透镜组成的镜头的总体焦距为5mm或4.5mm。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40倍生物观察用物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透镜面向物方为凹球面,面向像方为凸球面。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40倍生物观察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毛磊,崔志英,赵宇,张丽,李世丹,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永新光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