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输电网故障感知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输电网管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输电网故障感知系统。
技术介绍
配电终端一般采用标准化、平台化设计,可通过控制方式字及定值配置功能,适应不同的运行方式,配电终端实际所完成的功能由配置方式文件所确定,用户能够不过多地依赖厂家,通过修改配置方式字改变装置的功能,这样减少了工程应用开发工作量,提高了装置的性能价格比。输电网终端装置与一些标准的具有独立功能的自动装置,如继电保护装置不同,其在不同的应用场合所采集数据的类型、数量及控制通信功能往往有很大的区别,面向具体工程应用的二次开发设计工作量很大。输电网配电终端数量众多,安装分散,设计时要考虑扩展与维护管理的方便性。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和不足,本专利技术一种输电网故障感知系统,包括:感知数据检测模块、输电线路显示模块和输电故障管理模块,其中。所述感知数据检测模块,用于。环境监测,包括风速、风向、气温、湿度、气压、降雨量、降水强度、光辐射强度;风量监测,包括风量振动幅值、风量振动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输电网故障感知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感知数据检测模块、输电线路显示模块和输电故障管理模块,其中,/n所述感知数据检测模块,用于:/n环境监测,包括风速、风向、气温、湿度、气压、降雨量、降水强度、光辐射强度;风量监测,包括风量振动幅值、风量振动频率,通过加速度传感器检测线路的振动情况,分析、记录线路的振动频率、振幅,结合线路周围的风速、风向、气温、湿度,在线分析、判断输电线路风量振动的水平和线路的疲劳寿命;/n波动监测,包括波动幅值、波动椭圆倾斜角、波动频率;首先在线路中多点安装加速度传感器以检测线路波动情况,然后采集三轴加速度信息,再依据对监测点加速度的计算及线路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输电网故障感知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感知数据检测模块、输电线路显示模块和输电故障管理模块,其中,
所述感知数据检测模块,用于:
环境监测,包括风速、风向、气温、湿度、气压、降雨量、降水强度、光辐射强度;风量监测,包括风量振动幅值、风量振动频率,通过加速度传感器检测线路的振动情况,分析、记录线路的振动频率、振幅,结合线路周围的风速、风向、气温、湿度,在线分析、判断输电线路风量振动的水平和线路的疲劳寿命;
波动监测,包括波动幅值、波动椭圆倾斜角、波动频率;首先在线路中多点安装加速度传感器以检测线路波动情况,然后采集三轴加速度信息,再依据对监测点加速度的计算及线路基本信息,分析波动线路的纵向、横向波动半波数,计算线路的运行轨迹参数,分析线路是否发生波动危害,最后发出报警信息;
雨偏监测,包括雨偏角、倾斜角、最小电气间隙;根据输电线路上的三维加速度传感器计算出的线路雨偏与雨速传感器的数据设计线路并进行雨偏校验;
区域监测,当有人进入区域的黄色警戒范围时,传感器会将报警信息发送回输电线路可视化在线监测平台,同时开启线路上的摄像机及麦克风;当工作人员通过输电线路可视化在线监测平台看到报警画面时,可以调出现场的图像和声音,并通过语音对讲对现场发出警告;
线路监测,包括记录线路温度和垂度,所述线路垂度为线路弧度和线路对地距离,所述线路弧度包括倾斜角(顺线倾斜角、横向倾斜角)、倾斜度(顺线倾斜度、横向倾斜度),实时测量线路倾角,针对倾角过大的线路发出报警信息;同时监测输电线路线间距离的实时数据,并监测用于测量输电线路各相线绝缘子的实时泄漏电流;在输电线路上安装倾斜传感器进行对线路倾斜的监测,倾斜传感器是整个网络中的一个节点,其采集的线架状态信息会被传送到附近的会聚节点,会聚节点再融合各传感器的数据形成综合告警信息;多个会聚节点组成的多跳线状网络与电力通信网络或公网移动网络一起连接至局端管理系统;
积尘监测,首先通过监测线路压力来监测积尘的严重程度;在绝缘子串上安装压力传感器,监测线路积尘后的受力状态,将采集的温度、湿度、风速、风向数据传输到监控中心,对所述数据进行计算修正,确定线路积尘情况;其次通过监测线路倾斜角、弧度参数来监测积尘的严重程度;采集线路倾斜角度和弧度参数,基于输电线路状态方程进行分析,计算线路积尘后的比载、积尘重量、积尘厚度等参数,最后对积尘的严重等级做出判定,并给出除尘信息;
所述输电线路显示模块,用于,
基于所述地理引擎开发显示界面及定制配置,采用资源缓存方式提供地图;
基于插件开发地理图形化显示界面,提供收费地图,并通过网页服务方式实现与网省公司现有地理系统的数据同步;
以共享方式与用户现有地理产品结合,选用用户当前已使用的电力地理产品,然后以数据库共享的方式实现信息的共享及电力地理衔接;监控点位信息在监控综合平台数据库中存储;利用地图数据库关联完成基础信息的获取和监控信息的叠加;
所述输电故障管理模块,用于:
配置终端关联信息:
为每一个终端建立有向关联列表,列表里包含所有与本终端有馈线连接的相邻终端,包括与本终端关联的所有前向终端、后向终端和并行终端,其中,所述前向终端到本终端的馈线电流方向与本终端到下一终端的馈线电流方向相同,所述后向终端到本终端的馈线电流方向与本终端到下一终端的馈线电流方向相反,所述并行终端与本终端有相同的后向终端;
确定全网功率流动方向,对于含...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