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宿州学院专利>正文

一种电气自动化设备的检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168434 阅读:5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31 13:2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检测装置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电气自动化设备的检测装置,包括:底座、滑动装置、滑轨、两根立柱和横梁、螺纹杆、电机、两根限位杆、移动块,底座固定于地面上,螺纹杆两端分别通过第一支撑座与底座连接,电机输出轴与螺纹杆的一端轴连接,两根限位杆与底座固连,移动块螺接于螺纹杆的外周,两根限位杆分别贯穿移动块靠近两侧的位置且与其滑动连接,滑轨固连于另一侧的底座上,两根立柱的下端分别与移动块和锁紧滑块固连,横梁两端分别与两根立柱的上部固连,检测探头设于横梁上且正对传送装置。本发明专利技术可将检测装置移动至传送装置的后侧或前侧,方便工作人员对检测探头进行清洁,保证了检测探头的检测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气自动化设备的检测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检测装置
,特别涉及一种电气自动化设备的检测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电气自动化技术已经被广泛地应用到了社会的各个行业,极大提高了生产效率,解放了生产力,其对于提高产品的生产质量和保持核心竞争力有着重要作用,而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则在电气自动化的发展当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在对电气自动化设备生产过程中,需要使用检测装置对电气自动化设备进行性能检测。在电气自动化的加工工厂中,由于加工中会产生粉尘等细小悬浮颗粒充满整个工厂中,在检测探头上难免会沾染上一定的粉尘等悬浮物,一段时间后探头会出现检测不够准确的情况发生,从而影响其检测性能,进而导致电气自动化设备的质量存在风险。现有的电气自动化设备的检测装置均采用将检测仪器安装在传送装置的上方,使检测仪器的探头正对传送装置上的电气自动化设备对其进行检测,若需要对检测探头进行清洁需要将探头拆下,但由于检测探头处于传送装置的正上方,拆卸时梯子需要放置在传送装置的一侧,人站在梯子上身体倾斜很大角度才能将其拆下,这样导致拆卸难度加大,从而不便于进行清洁。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电气自动化设备的检测装置,可以方便工作人员对检测探头进行清洁。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电气自动化设备的检测装置,包括:底座,固定于传送装置两侧的地面上,底座的长度方向垂直于传送装置的输送方向;滑动装置,包括:螺纹杆,沿底座的长度方向设置,且两端分别通过第一支撑座与底座连接;r>电机,通过第二支撑座与底座固连,且其输出轴与螺纹杆的一端轴连接;两根限位杆,分别平行设于螺纹杆的两侧,且通过第三支撑座与底座固连;移动块,螺接于螺纹杆的外周,沿螺纹杆长度方向往复运动,两根限位杆分别贯穿移动块并与其滑动连接,两根限位杆分别设于螺纹杆8的两侧;滑轨,固连于另一侧的底座上并沿其长度方向设置;两根立柱,一根立柱的下端与移动块固连,另外一根立柱的下端通过锁紧滑块与滑轨滑动连接;横梁,两端分别与两根立柱的上部固连,检测探头设于横梁上且正对传送装置。连接件,固连于移动块和锁紧滑块之间,且连接件始终位于传送装置的前侧或后侧,连接件包括:两根连杆,沿底座的长度方向设置,连杆的的第一端分别与移动块和锁紧滑块的后端固连;推杆,垂直于底座的长度方向设置,两端分别与两根连杆的第二端固连,推杆始终位于传送装置的前侧或后侧。可选的,检测探头和横梁之间设有加固装置,且加固装置将检测探头包裹在其内部,加固装置对检测探头进行加固。可选的,加固装置包括:内筒,为多棱柱,且上下端面贯通,将检测探头包裹在其内部,内筒的上下端面分别与检测探头和横梁固连;外筒,为多棱柱,套设于内筒的外周两者不接触,且其横截面与内筒的横截面形状相同,外筒的上下端面分别与检测探头和横梁固连;多块连接板,均为矩形板,一侧端面与外筒的内壁铰接,另一相对侧端面与内筒的外壁铰接,且相邻的两块连接板依次与内筒的外壁形成三角状。可选的,移动块包括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第一连接板叠设于第二连接板上,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的长度方向垂直于底座的长度方向,其中第一连接板的长度大于第二连接板的长度,两根限位杆贯穿第一连接板靠近两侧的位置且与其滑动连接,第二连接板螺接于螺纹杆的外周。可选的,底座与地面之间固定连接有缓冲地垫。可选的,立柱为电动伸缩杆。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当需要对检测探头的灰尘进行清理时,打开电机使其正转,螺纹杆在电机的带动下转动,带动其上的移动块移动,两根限位杆起限制作用,使移动块只能沿螺纹杆的长度方向移动,与移动块固连的立柱在移动块的带动下同步移动,进而带动另外一根立柱移动,横梁一方面保证了两根立柱的同步移动,另一方面使固定在其下方的检测探头同步移动,当检测探头移动至传送装置的前侧或后侧后,关闭电机,随后对探头进行清洁,清洁完毕后,打开电机此时电机反转,当移动块移动至最末端时,此时检测探头正对传送装置,关闭电机即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电气自动化设备的检测装置可将检测装置移动至传送装置的后侧或前侧,不需要将检测探头拆下就能对其进行清洁,避免了清洁完毕后安装检测探头时可能会导致其位置和角度产生细微变化而导致检测不准确,方便了工作人员对检测探头进行清洁,保证了检测探头的检测性能,同时,本专利技术装置在对检测探头进行清洁的同时不会使灰尘落入传送装置上,避免二次返尘情况的发生,连接件连接在移动块和锁紧滑块之间,加强了两根立柱之间的连接,进一步保证了左侧立柱在移动时同步带动右侧的立柱在滑道上的滑动,使横梁不会产生偏转,从而保证了检测探头在清洁完毕后复位时的位置固定,保证了检测探头的准确检测。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气自动化设备的检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气自动化设备的检测装置的俯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气自动化设备的检测装置的左视图;图4为图1中G处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加固装置的俯视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加固装置的移动块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底座,2-传送装置,3-检测探头,4-滑轨,5-立柱,6-锁紧滑块,7-横梁,8-螺纹杆,9-第一支撑座,10-电机,11-第二支撑座,12-限位杆,13-第三支撑座,14-移动块,141-第一连接板,142-第二连接板,15-连接件,151-连杆,152-推杆,16-缓冲地垫,17-加固装置,171-内筒,172-外筒,173-连接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但应当理解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受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制。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如图1-5所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气自动化设备的检测装置,包括:底座1、滑动装置、滑轨4、两根立柱5和横梁7、螺纹杆8、电机10、两根限位杆12、移动块14和连接件15,底座1固定于传送装置2两侧的地面上,底座1的长度方向垂直于传送装置2的输送方向,螺纹杆8沿底座1的长度方向设置,且两端分别通过第一支撑座9与底座1连接,电机10通过第二支撑座11与底座1固连,且其输出轴与螺纹杆8的一端轴连接,两根限位杆12分别平行设于螺纹杆8的两侧,且通过第三支撑座13与底座1固连,移动块14螺接于螺纹杆8的外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气自动化设备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底座(1),固定于传送装置(2)两侧的地面上,所述底座(1)的长度方向垂直于所述传送装置(2)的输送方向;/n螺纹杆(8),沿所述底座(1)的长度方向设置,且两端分别通过第一支撑座(9)与所述底座(1)连接;/n电机(10),通过第二支撑座(11)与所述底座(1)固连,且其输出轴与所述螺纹杆(8)的一端轴连接;/n两根限位杆(12),分别平行设于所述螺纹杆(8)的两侧,且通过第三支撑座(13)与所述底座(1)固连;/n移动块(14),螺接于所述螺纹杆(8)的外周,沿所述螺纹杆(8)的长度方向往复运动,所述两根限位杆(12)分别贯穿所述移动块(14)并与其滑动连接,所述两根限位杆(12)分别设于所述螺纹杆(8)的两侧;/n滑轨(4),固连于另一侧的底座(1)上并沿其长度方向设置;/n两根立柱(5),一根所述立柱(5)的下端与所述移动块(14)固连,另外一根所述立柱(5)的下端通过锁紧滑块(6)与所述滑轨(4)滑动连接;/n横梁(7),两端分别与所述两根立柱(5)的上部固连,检测探头(3)设于横梁(7)上且正对所述传送装置(2);/n连接件(15),固连于所述移动块(14)和锁紧滑块(6)之间,且所述连接件(15)始终位于所述传送装置(2)的前侧或后侧,所述连接件(15)包括:/n两根连杆(151),沿所述底座(1)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连杆(151)的的第一端分别与所述移动块(14)和锁紧滑块(6)的后端固连;/n推杆(152),垂直于所述底座(1)的长度方向设置,两端分别与所述两根连杆(151)的第二端固连,所述推杆(152)始终位于所述传送装置(2)的前侧或后侧。/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气自动化设备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底座(1),固定于传送装置(2)两侧的地面上,所述底座(1)的长度方向垂直于所述传送装置(2)的输送方向;
螺纹杆(8),沿所述底座(1)的长度方向设置,且两端分别通过第一支撑座(9)与所述底座(1)连接;
电机(10),通过第二支撑座(11)与所述底座(1)固连,且其输出轴与所述螺纹杆(8)的一端轴连接;
两根限位杆(12),分别平行设于所述螺纹杆(8)的两侧,且通过第三支撑座(13)与所述底座(1)固连;
移动块(14),螺接于所述螺纹杆(8)的外周,沿所述螺纹杆(8)的长度方向往复运动,所述两根限位杆(12)分别贯穿所述移动块(14)并与其滑动连接,所述两根限位杆(12)分别设于所述螺纹杆(8)的两侧;
滑轨(4),固连于另一侧的底座(1)上并沿其长度方向设置;
两根立柱(5),一根所述立柱(5)的下端与所述移动块(14)固连,另外一根所述立柱(5)的下端通过锁紧滑块(6)与所述滑轨(4)滑动连接;
横梁(7),两端分别与所述两根立柱(5)的上部固连,检测探头(3)设于横梁(7)上且正对所述传送装置(2);
连接件(15),固连于所述移动块(14)和锁紧滑块(6)之间,且所述连接件(15)始终位于所述传送装置(2)的前侧或后侧,所述连接件(15)包括:
两根连杆(151),沿所述底座(1)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连杆(151)的的第一端分别与所述移动块(14)和锁紧滑块(6)的后端固连;
推杆(152),垂直于所述底座(1)的长度方向设置,两端分别与所述两根连杆(151)的第二端固连,所述推杆(152)始终位于所述传送装置(2)的前侧或后侧。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气自动化设备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探头(3)和横梁(7)之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凯周莹冯浩郭焕银韩君柏植
申请(专利权)人:宿州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