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大型轴承套圈卧式磁粉探伤机,包括固定托辊、第一移动托辊、第二移动托辊、U型磁轭和平移闭合磁轭;所述的U型磁轭固定设置在竖直机架下部,用于对被测轴承套圈的三个面进行磁化;所述的平移闭合磁轭可移动的设置在竖直导轨上,用以与U型磁轭形成闭路磁轭并对被测轴承套圈的第四面进行磁化;所述U型磁轭固连在竖直机架上,用于对被测轴承套圈的内圆柱面、外圆柱面和底面进行磁化;所述平移闭合磁轭可移动的设置在竖直导轨上,用以与所述U型磁轭形成闭路磁轭并对被测套圈顶面进行磁化。本发明专利技术可实现对大型、特大型轴承套圈进行磁粉探伤的自动化操作,提高检测效率和检测准确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大型轴承套圈卧式磁粉探伤机
本专利技术涉及轴承检测设备,具体是一种大型轴承套圈卧式磁粉探伤机。
技术介绍
现有的大型轴承在进行探伤检测时,大多需要进行人工探验,验伤效率较低,且存在漏检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大型轴承套圈卧式磁粉探伤机。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大型轴承套圈卧式磁粉探伤机,包括底座平台、竖直机架、水箱、喷淋装置和探伤灯光设备,该竖直机架设置在底座平台上表面一侧,竖直机架上设有竖直导轨,水箱设置在底座平台上,喷淋装置设置在竖直机架上并与水箱连通,用以将磁悬液喷淋于工件表面,探伤灯光设备也设置在竖直机架上;还包括固定托辊、第一移动托辊、第二移动托辊、U型磁轭和平移闭合磁轭;所述的U型磁轭固定设置在竖直机架下部,用于对被测轴承套圈的三个面进行磁化;所述的平移闭合磁轭可移动的设置在竖直导轨上,用以与U型磁轭形成闭路磁轭并对被测轴承套圈的第四面进行磁化;所述的第一移动托辊、第二移动托辊分别设置在底座平台上表面与竖直机架相对的另一侧,固定托辊设置在竖直机架下部一侧的底座平台上并与第一移动托辊、第二移动托辊相对设置,用于驱动被测套圈在一平面内旋转;所述的固定托辊包括固定设置在底座平台上的第一固定座、可转动设置在第一固定座上的第一旋转托辊、设置于第一固定座上并与第一旋转托辊垂直的第一竖直靠轮、以及驱动第一旋转托辊转动的第一驱动电机;所述的第一移动托辊包括固定设置在底座平台上的第一直线导轨、可滑动设置于第一直线导轨上的第二固定座、可转动设置于第二固定座上的第二旋转托辊、可转动设置于第二固定座上并与第二旋转托辊垂直的第二竖直靠轮、以及驱动第二旋转托辊转动的第二驱动电机;所述的第二移动托辊包括第二直线导轨、可滑动设置于第二直线导轨上的第三固定座、可转动设置于第三固定座上的第三旋转托辊、可转动设置于第三固定座上并与第三旋转托辊垂直的第三竖直靠轮、以及驱动第三旋转托辊转动的第三驱动电机。所述的的第一旋转托辊、第二旋转托辊、第三旋转托辊其轴线位于同一个倾斜的平面内,所述平面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3~10度。所述的U型磁轭用于对被测轴承套圈的外圆柱面、端面和底面进行磁化;平移闭合磁轭用于对被测轴承套圈的内圆柱面进行磁化。所述的竖直机架通过水平位移机构设置在底座平台上。所述第一旋转托辊的中心轴线与第二旋转托辊的中心轴线之间的夹角为120度,第二旋转托辊的中心轴线与第三旋转托辊的中心轴线之间的夹角为120度,第一旋转托辊的中心轴线与第三旋转托辊的中心轴线之间的夹角为120度。所述的第一驱动电机、第二驱动电机和第三驱动电机为同步电机。所述的竖直导轨为丝杠驱动的导轨,所述的竖直机架上设有用于驱动丝杠的第四驱动电机。所述的第一直线导轨底部设有支撑该第一直线导轨的第一支撑座;第二直线导轨底部设有支撑该第一直线导轨的第二支撑座。实施本专利技术的大型轴承套圈卧式磁粉探伤机,具有以下有益效果:使用本专利技术的大型轴承套圈卧式磁粉探伤机时,可将圆形工件(轴承套圈)放置于固定托辊、第一移动托辊和第二移动托辊上,通过固定托辊、第一移动托辊和第二移动托辊带动工件旋转,在旋转过程中,通过U型磁轭组和平移闭合磁轭组分别对工件的两侧面、顶面和底面进行磁化,再通过喷淋设备将水箱内的磁悬液喷淋于工件表面,最后在喷涂有磁悬液的工件旋转至探伤灯光设备下方时,对工件进行探伤检测,从而实现自动化操作,提高检测效率和检测准确度。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大型轴承套圈卧式磁粉探伤机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处的放大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另一角度的立体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第一移动托辊的立体示意图。图中,1、底座平台,2、竖直机架,3、第一直线导轨,4、喷淋装置,5、探伤灯光设备,6、竖直轨道,7、水箱,8、第一旋转托辊,9、水平位移机构,10、U型磁轭,11、平移闭合磁轭,12、第一固定座,13、第一旋转托辊,14、第一竖直靠轮,15、第二固定座,16、二竖直靠轮,17、第二驱动电机,18、第二直线导轨,19、第三固定座,20、第三旋转托辊,21、第三竖直靠轮,22、第三驱动电机,23、第一支撑座,24、第二支撑座。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如图1~4所示,在本专利技术的大型轴承套圈卧式磁粉探伤机的一个实施例中,该探伤机包括底座平台1、竖直机架2、水箱7、喷淋装置4和探伤灯光设备5,该竖直机架2通过水平位移机构9可移动的设置在底座平台1上表面一侧,竖直机架2上设有竖直轨道6,水箱设置在底座平台1上,喷淋装置4设置在竖直机架2上并与水箱连通,用以将磁悬液喷淋于工件表面,探伤灯光设备5也设置在竖直机架2上;该探伤机还包括固定托辊、第一移动托辊、第二移动托辊、U型磁轭10和平移闭合磁轭11;U型磁轭10固连在竖直机架2上,用于对被测轴承套圈的外圆柱面、底面和顶面进行磁化;平移闭合磁轭11可移动的设置在竖直导轨上,用以与该U型磁轭10形成闭路磁轭并对被测套圈內圆柱面进行磁化;第一移动托辊、第二移动托辊分别设置在底座平台1上表面与竖直机架2相对的另一侧,固定托辊设置在竖直机架2下部的底座平台1上并与第一移动托辊、第二移动托辊相对设置,用于驱动被测轴承套圈在一平面内旋转;所述的固定托辊包括第一固定座12、可转动设置于第一固定座12上的第一旋转托辊13、可转动设置于第一固定座12上的第一竖直靠轮14、以及驱动第一旋转托辊13转动的第一驱动电机;由于图示角度原因,第一驱动电机在图中未予显示。所述的第一移动托辊包括第一直线导轨3、可滑动设置于第一直线导轨3上的第二固定座15、可转动设置于第二固定座15上的第二旋转托辊8、可转动设置于第二固定座15上的第二竖直靠轮16、以及驱动第二旋转托辊8转动的第二驱动电机17;所述的第二移动托辊包括第二直线导轨18、可滑动设置于第二直线导轨18上的第三固定座19、可转动设置于第三固定座19上的第三旋转托辊20、可转动设置于第三固定座19上的第三竖直靠轮21、以及驱动第三旋转托辊20转动的第三驱动电机22。使用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大型轴承套圈卧式磁粉探伤机时,可将圆形工件(轴承套圈)放置于固定托辊、第一移动托辊和第二移动托辊上,工件底面与第一旋转托辊13、第二旋转托辊8和第三旋转托辊20接触,工件外圆柱面与第一竖直靠轮14、第二竖直靠轮16和第三竖直靠轮21接触,通过第一驱动电机、第二驱动电机17和第三驱动电机22带动第一旋转托辊13、第二旋转托辊8和第三旋转托辊20旋转从而实现驱动工件旋转;在固定托辊、第一移动托辊和第二移动托辊9带动工件旋转的过程中,通过U型磁轭10和平移闭合磁轭11分别对工件的两侧面、顶面和底面进行磁化,再通过喷淋装置4将水箱内的磁悬液喷淋于工件表面,最后在喷涂有磁悬液的工件旋转至探伤灯光设备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大型轴承套圈卧式磁粉探伤机,包括底座平台(1)、竖直机架(2)、水箱(7)、喷淋装置(4)和探伤灯光设备(5),该竖直机架(2)设置在底座平台(1)上表面一侧,竖直机架(2)上设有竖直导轨(6),水箱(7)设置在底座平台(1)上,喷淋装置(4)设置在竖直机架(2)上并与水箱(7)连通,用以将磁悬液喷淋于工件表面,探伤灯光设备(5)也设置在竖直机架(2)上;其特征是:还包括固定托辊、第一移动托辊、第二移动托辊、U型磁轭(10)和平移闭合磁轭(11);/n所述的U型磁轭(10)固定设置在竖直机架(2)下部,用于对被测轴承套圈的三个面进行磁化;所述的平移闭合磁轭(11)可移动的设置在竖直导轨(6)上,用以与U型磁轭(10)形成闭路磁轭并对被测轴承套圈的第四面进行磁化;/n所述的第一移动托辊、第二移动托辊分别设置在底座平台(1)上表面与竖直机架(2)相对的另一侧,固定托辊设置在竖直机架(2)下部一侧的底座平台(1)上并与第一移动托辊、第二移动托辊相对设置,用于驱动被测套圈在一平面内旋转;/n所述的固定托辊包括固定设置在底座平台上的第一固定座(12)、可转动设置在第一固定座(12)上的第一旋转托辊(13)、设置于第一固定座(12)上并与第一旋转托辊(13)垂直的第一竖直靠轮(14)、以及驱动第一旋转托辊(13)转动的第一驱动电机;/n所述的第一移动托辊包括固定设置在底座平台上的第一直线导轨(3)、可滑动设置于第一直线导轨(3)上的第二固定座(15)、可转动设置于第二固定座(15)上的第二旋转托辊(8)、可转动设置于第二固定座(15)上并与第二旋转托辊(8)垂直的第二竖直靠轮(16)、以及驱动第二旋转托辊(8)转动的第二驱动电机(17);/n所述的第二移动托辊包括第二直线导轨(18)、可滑动设置于第二直线导轨(18)上的第三固定座(19)、可转动设置于第三固定座(19)上的第三旋转托辊(20)、可转动设置于第三固定座(19)上并与第三旋转托辊(20)垂直的第三竖直靠轮(21)、以及驱动第三旋转托辊(20)转动的第三驱动电机(22)。/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大型轴承套圈卧式磁粉探伤机,包括底座平台(1)、竖直机架(2)、水箱(7)、喷淋装置(4)和探伤灯光设备(5),该竖直机架(2)设置在底座平台(1)上表面一侧,竖直机架(2)上设有竖直导轨(6),水箱(7)设置在底座平台(1)上,喷淋装置(4)设置在竖直机架(2)上并与水箱(7)连通,用以将磁悬液喷淋于工件表面,探伤灯光设备(5)也设置在竖直机架(2)上;其特征是:还包括固定托辊、第一移动托辊、第二移动托辊、U型磁轭(10)和平移闭合磁轭(11);
所述的U型磁轭(10)固定设置在竖直机架(2)下部,用于对被测轴承套圈的三个面进行磁化;所述的平移闭合磁轭(11)可移动的设置在竖直导轨(6)上,用以与U型磁轭(10)形成闭路磁轭并对被测轴承套圈的第四面进行磁化;
所述的第一移动托辊、第二移动托辊分别设置在底座平台(1)上表面与竖直机架(2)相对的另一侧,固定托辊设置在竖直机架(2)下部一侧的底座平台(1)上并与第一移动托辊、第二移动托辊相对设置,用于驱动被测套圈在一平面内旋转;
所述的固定托辊包括固定设置在底座平台上的第一固定座(12)、可转动设置在第一固定座(12)上的第一旋转托辊(13)、设置于第一固定座(12)上并与第一旋转托辊(13)垂直的第一竖直靠轮(14)、以及驱动第一旋转托辊(13)转动的第一驱动电机;
所述的第一移动托辊包括固定设置在底座平台上的第一直线导轨(3)、可滑动设置于第一直线导轨(3)上的第二固定座(15)、可转动设置于第二固定座(15)上的第二旋转托辊(8)、可转动设置于第二固定座(15)上并与第二旋转托辊(8)垂直的第二竖直靠轮(16)、以及驱动第二旋转托辊(8)转动的第二驱动电机(17);
所述的第二移动托辊包括第二直线导轨(18)、可滑动设置于第二直线导轨(18)上的第三固定座(19)、可转动设置于第三固定座(19)上的第三旋转托辊(20)、可转动设置于第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翠丽,焦阳,尤蕾蕾,吕振伟,陈辉,李昭昆,邢珲珲,史亚妮,林海,牛丽丽,
申请(专利权)人:洛阳LYC轴承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