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邓平孝专利>正文

液态商品本质防伪检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16797 阅读:21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利用液态商品自身的物理和化学特性对其进行真伪判别的液态商品本质防伪检测装置。该装置包括设置于受检液容器上的检测探极和外置的检测装置主体,该主体包括微处理器及其外围控制电路、显示及电源装置。检测装置主体内的微处理器按设置在其中的一套检测程序对受检液进行理化参数检测及数据处理,将得出的特征代码与真品特征代码比对而对受检液的真伪进行判别。本检测装置内设置有功能完善的微处理器芯片自毁保护电路,且设置在微处理器中的真品特征代码为密码,彻底避免了本防伪检测装置被仿制和被赝品挪用,其检测简单快捷,准确可靠而不损坏液态商品的包装物及液态商品。适用于各种类液态商品的真伪判别。(*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液态商品本质防伪检测装置,特别涉及一种利用液态商品自身的物理和化学特性对其进行真伪检测判别的液态商品本质防伪检测装置。
技术介绍
现有的商品防伪均采用各具个性的材料及结构组成的包装物,再加上平面彩色、网纹、凹版、水印、激光、荧光、隐形查询码标贴等表层印刷技术。其中,查询码是由生产厂商编制并印制成标贴,贴于商品外包装物上,同时将码录入数据库,由用户通过网络、电话等载体进行查询。现有防伪手段的切入点均是通过商品的外包装物及其上面的印刷标识,由人的肉眼进行宏观视觉识别判断,或通过标贴引导进行真伪判别。所有的防伪内容都是寄生在商品本体之外并与商品的本质属性不存在任何关联,因此,可将现有防伪手段定义为“寄生防伪”。由于寄生防伪是在脱离需防伪商品本质的前提下进行的,对商品主体的真伪而言,没有针对性,更不具有因果关系,是抽象的、不具体的。更严重的问题是防伪物可以被随意仿制和多次被重复使用,特别是在制造工艺及印刷技术飞速发展并日益普及的今天,赝品寄生防伪物甚至比真品的还要“真”。只要防伪物被仿制和重复使用,便不再具有真实意义上的防伪作用。现有寄生防伪手段早已制约不了造假、售假的肆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液态商品本质防伪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伪检测装置包括设置于受检液容器上的检测探极和外置的检测装置主体,以检测受检液的物理和/或化学参数。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平孝
申请(专利权)人:邓平孝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4[中国|深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