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复合材料耐磨性的高通量表征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6167714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31 13:2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复合材料耐磨性的高通量表征方法,属于粉末冶金领域。首先采用可拆卸的分隔片把圆柱形模具均分成若干份,将同种基体不同含量或不同种类强化相的复合坯料分别放入模具各等份中,压实后抽出分隔片;然后根据实际产品需要采用等静压、热压等粉末冶金方法将复合坯料制备成一定厚度的圆环,并将圆环加工成渐开线标准直尺圆柱齿轮形状;随后采用单一对磨材料且具有相同形状尺寸的齿轮与待测圆环构成多对摩擦副,在电机驱动下旋转进行磨损试验;最后利用高精度三维表面轮廓仪对复合材料的耐磨性能进行定量分析。该方法与传统磨损试验相比,极大地提高了粉末冶金制备复合材料耐磨性能评价的效率以及准确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复合材料耐磨性的高通量表征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粉末冶金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复合材料耐磨性的高通量表征方法。
技术介绍
粉末冶金技术由于具有能生产普通熔炼法无法生产的特殊性能材料(难熔金属、硬质合金、多孔材料等),能够减少机加工量、节约金属材料、提高生产力且生产某些材料的性能更优越(粉末高速钢、粉末高温合金)等技术和经济上的一系列优点,广泛应用于机械零件和结构材料、多孔材料、电工材料、磁性材料、工具材料等新材料制备领域,尤其适用于制造各种颗粒、片晶、晶须及短纤维增强的铝、铜、钛、高温合金等金属以及各种金属间化合物基复合材料。在复合材料耐磨性能的表征过程中,传统销盘法、杆筒式、直线往复运动式等磨损试验是在试样与对磨材料之间加上中间物质,使其在一定负荷下按一定的速度做长时间相对运动,其缺点在于一次仅能对一种材料进行测试,严重耗费设备机时。相较于传统“一次一个”的表征方法,材料的高通量表征技术将顺序迭代改为并行处理,能够在单个装置单个时间内实现大量样品的表征数据并行采集并进行集成分析。作为我国材料基因工程四大关键技术之一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复合材料耐磨性的高通量表征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为:/nS1、采用可拆卸的分隔片把圆柱形模具均分成若干份,将同种基体不同含量或不同种类强化相的复合坯料分别放入模具各等份中,压实后抽出分隔片;/nS2、根据实际产品需要采用等静压、热压粉末冶金方法将复合坯料制备成一定厚度的圆环,并将圆环加工成渐开线标准直尺圆柱齿轮形状;/nS3、采用单一对磨材料且具有相同形状尺寸的齿轮与待测圆环构成多对摩擦副,在电机驱动下旋转进行磨损试验;/nS4、利用高精度三维表面轮廓仪对复合材料的磨损性能进行定量分析。/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复合材料耐磨性的高通量表征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为:
S1、采用可拆卸的分隔片把圆柱形模具均分成若干份,将同种基体不同含量或不同种类强化相的复合坯料分别放入模具各等份中,压实后抽出分隔片;
S2、根据实际产品需要采用等静压、热压粉末冶金方法将复合坯料制备成一定厚度的圆环,并将圆环加工成渐开线标准直尺圆柱齿轮形状;
S3、采用单一对磨材料且具有相同形状尺寸的齿轮与待测圆环构成多对摩擦副,在电机驱动下旋转进行磨损试验;
S4、利用高精度三维表面轮廓仪对复合材料的磨损性能进行定量分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材料耐磨性的高通量表征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粉末冶金方法与机加工制备的测试样品具有渐开线标准直尺圆柱齿轮形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材料耐磨性的高通量表征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调整分隔片的数量和齿轮状测试材料的尺寸来满足实际表征高...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任淑彬黄建国赵洋曲选辉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