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整车异响的定位评价分析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6167480 阅读:5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31 13:2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汽车整车异响的定位评价分析方法,包含评价步骤和评分处理部分,其中评价步骤包括:评价车辆准备;车辆进入试验场异响评价道路准备;车辆道路异响声音采集;记录车辆发生的每个异响问题;评分处理部分包括:对车辆发生的每个异响问题在不同异响道路上进行评分;计算车辆发生的单个异响问题的总分值;计算车辆发生的所有异响问题分值的总和;记录汽车发生的单个异响问题分值及所有异响问题总分值。根据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汽车异响评价方法,可以看出汽车的整体异响性能水平,根据车辆发生的异响问题,可以展现汽车异响的分布,具体体现在汽车上的哪个零部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汽车整车异响的定位评价分析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NVH测试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汽车整车异响的定位评价分析方法。
技术介绍
NVH是噪声、振动与声振粗糙度Noise、Vibration、Harshness的英文缩写,这是衡量汽车舒适性能的一个指标。随着汽车技术的飞速发展,用户对汽车的舒适性要求越来越高。在国际上,汽车异响占汽车质量投诉的比例最大,超过10%的汽车维修费用来自异响维修;在我国,汽车异响投诉的占比超过50%,汽车异响成为影响汽车产品声誉和销量的主要因数。汽车异响产生的根源主要由汽车产品开发设计缺陷导致,汽车异响在汽车开发阶段是可以预防、改善、消除的,后期通过汽车异响评价可以进一步改善汽车的异响性能,使其异响性能达到更优异的水平,更进一步提高汽车的舒适性能,减少用户的投诉、抱怨。目前,在汽车异响设计开发过程中没有一种系统的评价方法的针对汽车异响性能进行评价,改善汽车的异响性能水平。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专利在此提出一种系统的一种汽车整车异响的评价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汽车整车异响的定位评价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nS1,获取车辆准备数据,/nS2,车辆进行异响测试准备,对车辆进行分区检测,/nS3,根据不同路况采集车辆异响位置,并对异响位置进行定位评分分析,根据评分分析结果确定车辆异响等级。/n

【技术特征摘要】
1.汽车整车异响的定位评价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获取车辆准备数据,
S2,车辆进行异响测试准备,对车辆进行分区检测,
S3,根据不同路况采集车辆异响位置,并对异响位置进行定位评分分析,根据评分分析结果确定车辆异响等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整车异响的定位评价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1包括:
S1-1,对车辆进行区域划分,车辆外部区域、车辆中控台区域、车辆饰品区域和车辆座椅区域;
S1-2,对车辆油品液位、胎压数据、水箱温度和蓄电池电量进行异常判断,没有异常状态开始执行S2,发现异常则进行全面检测,直到车辆油品液位、胎压数据、水箱温度和蓄电池电量全部正常;
S1-3,对检测的油品液位、胎压数据、水箱温度和蓄电池电量数据进行存储并上传至远程监控终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整车异响的定位评价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1-1包括:
车辆外部区域为左前悬架区域(11)、右前悬架区域(12)、左后悬架区域和右后悬架区域,通过对行驶过程中左前悬架区域的碰撞或者摩擦异响情况进行记录,对行驶过程中右前悬架区域的碰撞或者摩擦异响情况进行记录;通过对行驶过程中左后悬架区域的碰撞或者摩擦异响情况进行记录,对行驶过程中右后悬架区域的碰撞或者摩擦异响情况进行记录;
车辆中控台区域为组合仪表罩(1)、转向灯开关(2)、仪表板前端挡风玻璃连接位置(3)、仪表板中部装饰条(4)和中控箱锁扣(8),通过对行驶过程中每个中控台部件碰撞或者摩擦异响情况进行记录;
车辆饰品区域为左侧A柱饰板与顶棚搭接位置和右侧A柱饰板与顶棚搭接位置,左侧B柱饰板与顶棚搭接位置和右侧B柱饰板与顶棚搭接位置,左侧C柱饰板与顶棚搭接位置和右侧C柱饰板与顶棚搭接位置(5),左侧D柱饰板与顶棚搭接位置和右侧D柱饰板与顶棚搭接位置,左前门装饰板中部位置和右前门装饰板中部位置,左后门装饰板中部位置和右后门装饰板中部位置(6),后背门警示架(7)和后置物板(13),通过对行驶过程中每个饰品部件碰撞或者摩擦异响情况进行记录;
车辆座椅区域为主驾座椅靠背内部和副驾座椅靠背内部,以及后排座椅靠背内部(9),主驾座椅置物袋和副驾座椅置物袋(10),通过对行驶过程中每个座椅部件碰撞或者摩擦异响情况进行记录。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整车异响的定位评价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2包括:
S2-1,对车辆外部区域、车辆中控台区域、车辆饰品区域和车辆座椅区域的相关部件进行紧固性检测;
S2-2,对车辆油品液位、胎压数据、水箱温度和蓄电池电量加注或者充入额定数值;
S2-3,对车辆启动系统、制动系统、转向系统、灯光系统进行异常判断,如果启动系统、制动系统、转向系统、灯光系统无异常,则执行S3,如果有异常则对车辆进行检测修理,直到无异常。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整车异响的定位评价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3包括:
S3-1,进行车辆异响定位分析时,设置第一路况、第二路况和第三路况;
S3-2,车辆以设定速度要求行驶通过第一路况、第二路况和第三路况过程中,信息获取模块获取每一座椅座位的数据信息,获取车辆外部区域、车辆中控台区域、车辆饰品区域和车辆座椅区域任一部位的异响声,通过声音振动分析测试设备采集车辆外部区域、车辆中控台区域、车辆饰品区域和车辆座椅区域任一部位发出的异响声音,将采集的异响声音发送至远程监控终端,通过转化处理为N10响度,作为车辆车辆外部区域、车辆中控台区域、车辆饰品区域和车辆座椅区域任一部位发出的异响结果并记录;
S3-3,对记录的异响结果通过设定的阈值判断车辆外部区域、车辆中控台区域、车辆饰品区域和车辆座椅区域的某一部位出现超过设定阈值的异响,并进行定位分析,将分析结果传送至远程终端。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整车异响的定位评价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3-3包括:
S-A,处理步骤包括:
单个异响问题在不同评价道路上的评分为Yi:
Yi=A·a+B·b+C·c
其中,a为第一路况,b为第二路况,c为第三路况,A为异响判断第一阈值,B为异响判断第二阈值,C为异响判断第三阈值,计算得出车辆单个异响问题的评分值,并进行分析,
S-B,当车辆外部区域、车辆中控台区域、车辆饰品区域和车辆座椅区域发生n个异响问题时,评价车辆的异响问题的总分析公式为Ad: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汽车整车异响的定位评价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B包括:
当左前悬架区域(11)在第一路况测试过程中,如果发生异响,则判断为左前悬架区域(11)异常,如果没有发生异响,则判断为左前悬架区域(11)正常,
当左前悬架区域(11)在第二路况测试过程中,如果发生异响,则判断为左前悬架区域(11)异常,如果没有发生异响,则判断为左前悬架区域(11)正常,
当左前悬架区域(11)在第三路况测试过程中,如果发生异响,则判断为左前悬架区域(11)异常,如果没有发生异响,则判断为左前悬架区域(11)正常,
当右前悬架区域(12)在第一路况测试过程中,如果发生异响,则判断为右前悬架区域(12)异常,如果没有发生异响,则判断为右前悬架区域(12)正常,
当右前悬架区域(12)在第二路况测试过程中,如果发生异响,则判断为右前悬架区域(12)异常,如果没有发生异响,则判断为右前悬架区域(12)正常,
当右前悬架区域(12)在第三路况测试过程中,如果发生异响,则判断为右前悬架区域(12)异常,如果没有发生异响,则判断为右前悬架区域(12)正常,
当左后悬架区域(11)在第一路况测试过程中,如果发生异响,则判断为左后悬架区域(11)异常,如果没有发生异响,则判断为左后悬架区域(11)正常,
当左后悬架区域(11)在第二路况测试过程中,如果发生异响,则判断为左后悬架区域(11)异常,如果没有发生异响,则判断为左后悬架区域(11)正常,
当左后悬架区域(11)在第三路况测试过程中,如果发生异响,则判断为左后悬架区域(11)异常,如果没有发生异响,则判断为左后悬架区域(11)正常,
当右后悬架区域(12)在第一路况测试过程中,如果发生异响,则判断为右后悬架区域(12)异常,如果没有发生异响,则判断为右后悬架区域(12)正常,
当右后悬架区域(12)在第二路况测试过程中,如果发生异响,则判断为右后悬架区域(12)异常,如果没有发生异响,则判断为右后悬架区域(12)正常,
当右后悬架区域(12)在第三路况测试过程中,如果发生异响,则判断为右后悬架区域(12)异常,如果没有发生异响,则判断为右后悬架区域(12)正常。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汽车整车异响的定位评价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B还包括:
当组合仪表罩(1)在第一路况测试过程中,如果发生异响,则判断为组合仪表罩(1)异常,如果没有发生异响,则判断为组合仪表罩(1)正常,
当组合仪表罩(1)在第二路况测试过程中,如果发生异响,则判断为组合仪表罩(1)异常,如果没有发生异响,则判断为组合仪表罩(1)正常,
当组合仪表罩(1)在第三路况测试过程中,如果发生异响,则判断为组合仪表罩(1)异常,如果没有发生异响,则判断为组合仪表罩(1)正常,
当转向灯开关(2)在第一路况测试过程中,如果发生异响,则判断为转向灯开关(2)异常,如果没有发生异响,则判断为转向灯开关(2)正常,
当转向灯开关(2)在第二路况测试过程中,如果发生异响,则判断为转向灯开关(2)异常,如果没有发生异响,则判断为转向灯开关(2)正常,
当转向灯开关(2)在第三路况测试过程中,如果发生异响,则判断为转向灯开关(2)异常,如果没有发生异响,则判断为转向灯开关(2)正常,
当仪表板前端挡风玻璃连接位置(3)在第一路况测试过程中,如果发生异响,则判断为仪表板前端挡风玻璃连接位置(3)异常,如果没有发生异响,则判断为仪表板前端挡风玻璃连接位置(3)正常,
当仪表板前端挡风玻璃连接位置(3)在第二路况测试过程中,如果发生异响,则判断为仪表板前端挡风玻璃连接位置(3)异常,如果没有发生异响,则判断为仪表板前端挡风玻璃连接位置(3)正常,
当仪表板前端挡风玻璃连接位置(3)在第三路况测试过程中,如果发生异响,则判断为仪表板前端挡风玻璃连接位置(3)异常,如果没有发生异响,则判断为仪表板前端挡风玻璃连接位置(3)正常,
当仪表板中部装饰条(4)在第一路况测试过程中,如果发生异响,则判断为仪表板中部装饰条(4)异常,如果没有发生异响,则判断为仪表板中部装饰条(4)正常,
当仪表板中部装饰条(4)在第二路况测试过程中,如果发生异响,则判断为仪表板中部装饰条(4)异常,如果没有发生异响,则判断为仪表板中部装饰条(4)正常,
当仪表板中部装饰条(4)在第三路况测试过程中,如果发生异响,则判断为仪表板中部装饰条(4)异常,如果没有发生异响,则判断为仪表板中部装饰条(4)正常,
当中控箱锁扣(8)在第一路况测试过程中,如果发生异响,则判断为中控箱锁扣(8)异常,如果没有发生异响,则判断为中控箱锁扣(8)正常,
当中控箱锁扣(8)在第二路况测试过程中,如果发生异响,则判断为中控箱锁扣(8)异常,如果没有发生异响,则判断为中控箱锁扣(8)正常,
当中控箱锁扣(8)在第三路况测试过程中,如果发生异响,则判断为中控箱锁扣(8)异常,如果没有发生异响,则判断为中控箱锁扣(8)正常。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汽车整车异响的定位评价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B还包括:
当左侧A柱饰板与顶棚搭接位置在第一路况测试过程中,如果发生异响,则判断为左侧A柱饰板与顶棚搭接位置异常,如果没有发生异响,则判断为左侧A柱饰板与顶棚搭接位置正常,
当左侧A柱饰板与顶棚搭接位置在第二路况测试过程中,如果发生异响,则判断为左侧A柱饰板与顶棚搭接位置异常,如果没有发生异响,则判断为左侧A...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谭成友李沛然佘扬佳龚小平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