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LSPR效应的温度传感器及其制备、检测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6167230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31 13:20
一种基于LSPR效应的温度传感器及其制备、检测方法,温度传感器包括金属纳米球和透明基体,所述透明基体的表面开槽并将金属纳米球嵌入固定,金属纳米球的上半部分高出透明基体的表面;所述金属纳米球的一侧设置有激光发生器,另一侧设置有光谱仪,激光发生器发射的激光穿过金属纳米球被光谱仪接收,光谱仪进行光谱测量,通过显示吸收峰的位置判断环境温度。制备方法包括首先采用刻蚀工艺在透明基体的表面开设用于放置金属纳米球的凹槽;然后将纯净的金属纳米球放置在透明基体的凹槽上并固定。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直接放置在待测环境中,不受各种恶劣环境的限制,实现实时高效的远距离、非接触测温过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LSPR效应的温度传感器及其制备、检测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温度传感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LSPR效应的温度传感器及其制备、检测方法。
技术介绍
近年来,伴随着先进纳米技术的发展,对于光学传感的研究取得了爆发性的进步,并已经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安全、环境监测、生物诊断等重要领域,光学传感的核心是分析物与电磁场发生相互作用引起的光学信号变化,因此,常见的光学传感策略通常依赖于消光、荧光、电化学发光及拉曼散射等光学现象。在各类光学传感技术中,基于消光的局域表面等离子共振(localizedsurfaceplasmonresonance,LSPR)传感技术由于具有制备简单、成本低廉、响应快速、信噪比高及无需标记等优点,因此,而受到了较多的关注。LSPR是金属表面的自由电子云集体震荡的频率与入射光频率相同时,二者发生共振而产生的一种强等离子体消光现象。LSPR基底中最常见的是由贵金属(如金、银、铂金等)构成的纳米颗粒及纳米阵列。具备如下优点:(1)高摩尔消光系数,如纳米金棒(Aunanorod,AuNRs)的消光系数可达6×109M-1·c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LSPR效应的温度传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金属纳米球和透明基体,所述透明基体的表面开槽并将金属纳米球嵌入固定,金属纳米球的上半部分高出透明基体的表面;所述金属纳米球的一侧设置有激光发生器,另一侧设置有光谱仪,激光发生器发射的激光穿过金属纳米球被光谱仪接收,光谱仪进行光谱测量,通过显示吸收峰的位置判断环境温度。/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LSPR效应的温度传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金属纳米球和透明基体,所述透明基体的表面开槽并将金属纳米球嵌入固定,金属纳米球的上半部分高出透明基体的表面;所述金属纳米球的一侧设置有激光发生器,另一侧设置有光谱仪,激光发生器发射的激光穿过金属纳米球被光谱仪接收,光谱仪进行光谱测量,通过显示吸收峰的位置判断环境温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LSPR效应的温度传感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金属纳米球为金、银或铜制成的球形纳米颗粒。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LSPR效应的温度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金属纳米球的直径为50nm,金属纳米球嵌入透明基体的截面跨度为40nm,吸收峰为350nm~700nm。


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基于LSPR效应的温度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透明基体采用平板玻璃,平板玻璃的厚度为3mm~4mm,长度为50mm,宽度为40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LSPR效应的温度传感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金属纳米球嵌入透明基体的表面之后采用玻璃胶粘合固定。


6.一种基于LSPR效应的温度传感器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采用刻蚀工艺在透明基体的表面开设用于放置金属纳米球的凹槽,凹槽的宽度满足金属纳米球放入之后能够金属纳米球的上半部分高出透明基体的表面;
-将纯净的金属纳米球放置在透明基体的凹槽上并固定。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基于LSP...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向超贺伟明张建奇雍鑫见超超李金泽叶云龙崔俊涛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