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空芯反谐振光纤陀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166977 阅读:1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31 13:1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空芯反谐振光纤陀螺,包括光源、光纤耦合器、光电探测器、Y波导、光纤环圈;所述光纤环圈由空芯反谐振光纤绕制而成;所述光纤耦合器,用于接收光源发出的光,将输入光分为两束输出,一束进入空端被衰减掉,另一束进入Y波导;所述Y波导,用于将输入光起偏并分为两束进行推挽式相位调制,并输出,两束输出光分别传输至光纤环圈尾纤两端;所述光纤环圈,用于供两束输入光相向传播,并使两束光在传输尾端返回Y波导形成干涉;所述光电探测器,用于接收干涉光进入耦合器的分束光,实现信号接收。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空芯反谐振光纤作为光纤陀螺传感核心材料,提升了陀螺环境适应性,解决了光纤陀螺光纤应用长度与环境适应性成反比的问题。

An air core anti resonant fiber optic gyroscop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空芯反谐振光纤陀螺
本专利技术属于光纤陀螺
,具体涉及一种空芯反谐振光纤陀螺。
技术介绍
光纤陀螺是一种全固态的惯性元件,具有可靠性高、寿命长、体积小、质量轻、精度覆盖范围广、适合大批量生产等特点,但在面向长航时高精度导航应用需求时,大纤长大尺寸的保偏光纤环圈在复杂环境多物理场(温度、磁和应力等场)作用下导致光纤陀螺性能劣化,不得不采用多种技术措施,例如温度控制、多重磁屏蔽和密闭封装等,以降低陀螺环境敏感性,导致其体积、质量和功耗增大,弱化了光纤陀螺在长航时高精度导航应用中的优势。光纤陀螺光纤应用长度反比于环境适应性是一个亟待解决的物理问题。随着微结构光纤技术的发展,开启了光纤传输介质颠覆性技术变革,为光纤陀螺环境适应能力提升提供了新技术途径。相比传统光纤,空芯微结构光纤采用独特的周期微孔结构形成全新的导光机制,使光在理想介质空气中传输,展现出诸多性能优势,例如环境敏感性低、互易性噪声低等,是高精度光纤陀螺理想的传感材料。空芯微结构光纤领域存在两次重大技术突破。在21世纪初的十年中,基于光子带隙效应的第一代空芯光纤(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空芯反谐振光纤陀螺,包括光源、光纤耦合器、光电探测器、Y波导、光纤环圈,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纤环圈由空芯反谐振光纤绕制而成;/n所述光纤耦合器,用于接收光源发出的光,将输入光分为两束输出,一束进入空端被衰减掉,另一束进入Y波导;/n所述Y波导,用于将输入光起偏并分为两束进行推挽式相位调制,并输出,两束输出光分别传输至光纤环圈尾纤两端;/n所述光纤环圈,用于供两束输入光相向传播,并使两束光在传输尾端返回Y波导形成干涉;/n所述光电探测器,用于接收干涉光进入耦合器的分束光,实现信号接收。/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空芯反谐振光纤陀螺,包括光源、光纤耦合器、光电探测器、Y波导、光纤环圈,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纤环圈由空芯反谐振光纤绕制而成;
所述光纤耦合器,用于接收光源发出的光,将输入光分为两束输出,一束进入空端被衰减掉,另一束进入Y波导;
所述Y波导,用于将输入光起偏并分为两束进行推挽式相位调制,并输出,两束输出光分别传输至光纤环圈尾纤两端;
所述光纤环圈,用于供两束输入光相向传播,并使两束光在传输尾端返回Y波导形成干涉;
所述光电探测器,用于接收干涉光进入耦合器的分束光,实现信号接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芯反谐振光纤陀螺,其特征在于:所述Y波导为基于铌酸锂晶体的集成光学调制器,半波电压2V,无尾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茂春梁鹄马骏惠菲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零七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