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采集水下淤泥厚度的测绘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166821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31 13:1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采集水下淤泥厚度的测绘装置,包括伸缩导向套筒、套装在伸缩导向套筒内部的测深杆以及连接在伸缩导向套筒下端的触泥组件;伸缩导向套筒的下端设置有第一齿圈;所述触泥组件包括沉降盘、环形阵列在沉降盘四周的延展夹持片,沉降盘的中部设置有用于贯穿测深杆的穿孔,沉降盘上设置有第二齿圈,第一齿圈和第二齿圈的内齿圈相互啮合,第二齿圈的外齿圈的一周环形阵列有若干从动齿轮,从动齿轮和外齿圈相互啮合,从动齿轮的一侧安装有沿着沉降盘中心发射的伸缩齿条,伸缩齿条亦与从动齿轮相互啮合,延展夹持片安装在伸缩齿条上,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为测深杆提供相对竖直的支撑,并且减小水流冲刷对最终观测结果的影响,提高测绘的精准程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采集水下淤泥厚度的测绘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测绘装置
,具体涉及一种采集水下淤泥厚度的测绘装置。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一般采用粗犷的估算方法,即将淤泥测算杆插入淤泥中,通过观察从水中取出的淤泥测算杆上沾染的淤泥的距离大致估算水底的淤泥的深度,此种方式由于难以保证测算杆垂直下落,存在较大误差。对于此种方式的改进,是在测算杆的外面套设一个底面具有接触盘的导向装置,先让接触盘接触水底淤泥,之后将测算杆插入此导向装置,从而确保导向杆处于一种相对垂直的插入角度,提高了淤泥深度测绘的精度。上述的测绘装置存在以下缺陷:由于接触盘的尺寸相对固定,难以在不同深度的水底平稳支撑,更是由于有些淤泥的上表面具有倾斜的坡度,增加了接触盘竖直站立的难度;由于不同深度的淤泥具有不同的黏度质地,位于下方的淤泥的质地更加粘稠,也更容易附着在测算杆的表面,而位于淤泥上段附着在测算杆表面的淤泥痕迹很容易在测算杆抽取的过程中稀释在水中,特别是淤泥上方水流动性较大、深度较深时,最终导致淤泥深度的测量结果具有较大偏差。r>
技术实现思路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采集水下淤泥厚度的测绘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伸缩导向套筒(1)、测深杆(2)以及触泥组件(3);/n所述伸缩导向套筒(1)的下端外侧壁设置有第一齿圈(101);/n所述测深杆(2)套装在伸缩导向套筒(1)的内部;/n所述触泥组件(3)转动连接在伸缩导向套筒(1)的底部,其包括沉降盘(301)、环形阵列在所述沉降盘(301)四周的延展夹持片(302),沉降盘(301)的中部设置有用于贯穿测深杆(2)的穿孔(303),所述沉降盘(301)上设置有第二齿圈(304),所述第二齿圈(304)的内外两侧分别设置有内齿圈(305)和外齿圈(306),所述第一齿圈(101)和内齿圈(305)相互啮合...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采集水下淤泥厚度的测绘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伸缩导向套筒(1)、测深杆(2)以及触泥组件(3);
所述伸缩导向套筒(1)的下端外侧壁设置有第一齿圈(101);
所述测深杆(2)套装在伸缩导向套筒(1)的内部;
所述触泥组件(3)转动连接在伸缩导向套筒(1)的底部,其包括沉降盘(301)、环形阵列在所述沉降盘(301)四周的延展夹持片(302),沉降盘(301)的中部设置有用于贯穿测深杆(2)的穿孔(303),所述沉降盘(301)上设置有第二齿圈(304),所述第二齿圈(304)的内外两侧分别设置有内齿圈(305)和外齿圈(306),所述第一齿圈(101)和内齿圈(305)相互啮合,所述外齿圈(306)的一周环形阵列有若干从动齿轮(307),从动齿轮(307)和外齿圈(306)相互啮合,所述从动齿轮(307)的一侧均安装有沿着沉降盘(301)中心发射的伸缩齿条(308),伸缩齿条(308)亦与从动齿轮(307)相互啮合,所述伸缩齿条(308)和延展夹持片(302)分别一一对应连接,当延展夹持片(302)向外延伸时,能够延展沉降盘(301)的展开面积,当延展夹持片(302)向内收缩时,能够对穿孔(303)内部的测深杆(2)形成夹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采集水下淤泥厚度的测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沉降盘(301)上还连接有稳基装置(4),所述稳基装置(4)包括环形阵列连接在沉降盘(301)上方的若干支撑柱(401),所述支撑柱(401)上固定套装有两个上下对应的定位环(402),所述定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战阳邱香茹孙虎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北格空间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