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茶油深加工的茶籽原料脱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166618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31 13:1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茶油深加工的茶籽原料脱水装置,包括盖板主体、装载箱主体和加热板主体,所述盖板主体底端转轴连接有装载箱主体,且装载箱主体内部设置有加热板主体,所述装载箱主体内部设置有调节装置,所述调节装置包括第一固定杆、侧板、承载板、装载板、压板、第一固定板、第二固定板。本发明专利技术解决了茶籽受热不均匀的问题,通过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之间的相互配合进行转动,使茶籽得到更好的烘干效果,提高了后期压榨出油的产量,提升了茶油的质量,进一步增大了经济收益,解决了装置密封效果不佳的问题,令装置内部温度得到控制,始终保持在一定的温度上,减少了因温度失衡而导致的茶籽损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茶油深加工的茶籽原料脱水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茶油加工
,具体为一种用于茶油深加工的茶籽原料脱水装置。
技术介绍
茶籽,按照其生长情况又分为油茶树的种子和茶树的种子,即油茶籽和茶叶籽,两者均可榨油供食用,茶籽油的营养价值能和橄榄油相媲美,甚至更高一些,是高级食用油,茶籽在压榨前,为了出去茶籽内的水分,要经过烘干操作,因此可知现在的用于茶油深加工的茶籽原料脱水装置基本满足人们需求,但是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传统的茶籽原料脱水装置,再进行烘干的过程中,装置的密封性不是很好,会使内部的温度容易向外扩散,不能有效控制温度,并且对茶籽进行烘干时,茶籽受热不均匀,进一步导致茶油中的氨基酸和微量元素会受到破坏,因此亟需一种用于茶油深加工的茶籽原料脱水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茶油深加工的茶籽原料脱水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装置密封效果不佳和茶籽受热不均匀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茶油深加工的茶籽原料脱水装置,包括盖板主体、装载箱主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茶油深加工的茶籽原料脱水装置,包括盖板主体(1)、装载箱主体(2)和加热板主体(3),所述盖板主体(1)底端转轴连接有装载箱主体(2),且装载箱主体(2)内部设置有加热板主体(3),其特征在于:所述装载箱主体(2)内部设置有调节装置,所述调节装置包括第一固定杆(411)、侧板(412)、承载板(413)、装载板(414)、压板(415)、第一固定板(416)、第二固定板(417)、螺杆(418)、第三固定板(419)、第一固定块(420)、第一弹簧(421)、第二固定块(422)、第一齿轮(423)、第二齿轮(424)、第二固定杆(425)、把手(426)和防护套(427),所述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茶油深加工的茶籽原料脱水装置,包括盖板主体(1)、装载箱主体(2)和加热板主体(3),所述盖板主体(1)底端转轴连接有装载箱主体(2),且装载箱主体(2)内部设置有加热板主体(3),其特征在于:所述装载箱主体(2)内部设置有调节装置,所述调节装置包括第一固定杆(411)、侧板(412)、承载板(413)、装载板(414)、压板(415)、第一固定板(416)、第二固定板(417)、螺杆(418)、第三固定板(419)、第一固定块(420)、第一弹簧(421)、第二固定块(422)、第一齿轮(423)、第二齿轮(424)、第二固定杆(425)、把手(426)和防护套(427),所述装载箱主体(2)外壁贯穿有第一固定杆(411),且第一固定杆(411)左侧固连有侧板(412),所述侧板(412)左侧固连有承载板(413),且承载板(413)顶端固连有装载板(414),所述装载板(414)顶端固连有压板(415),且压板(415)底端固连有第一固定板(416),所述侧板(412)顶端固连有第二固定板(417),且第二固定板(417)内部螺纹连接有螺杆(418),所述螺杆(418)底端固连有第三固定板(419),且第三固定板(419)贴合压板(415)顶端,所述螺杆(418)顶端固连有第一固定块(420),所述第一固定杆(411)外壁固连有第一齿轮(423),且第一齿轮(423)底端啮合有第二齿轮(424),所述第一固定杆(411)右侧固连有第二固定杆(425),且第二固定杆(425)右侧固连有把手(42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茶油深加工的茶籽原料脱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成华彭乾高昆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省康多利油脂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