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用氨水吸收式冷冻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6166469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31 13:15
一种船用氨水吸收式冷冻系统,应用于余热制冷技术领域,包括热源端:由尾气发生器、分离器和回热器组成;用冷端:由冷凝吸收器、海水换热器、过冷器、蒸发器、溶液泵、循环泵、制冷剂节流阀和溶液节流阀组成。热源端和用冷端由氨气、稀氨水溶液和浓氨水溶液管路相连。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浓氨水溶液多重侧线回收精馏热;采用溶液强制流动的相变取热技术和间接释热技术实现系统稳定热输入;采用预冷溶液循环实现冷凝与吸收过程产生热量在海水换热器中集中排放;采用镍基钎焊不锈钢毛细管束作为内部换热器。氨水吸收冷冻系统在船舶应用时,能够实现氨水吸收式冷冻系统热输入的稳定、系统热效率的提高和系统体积的减小,并能耐海水腐蚀和抗船舶摇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船用氨水吸收式冷冻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余热制冷
,尤其是一种应用于船舶的氨水吸收式冷冻系统。
技术介绍
传统中小型渔船带冰出海作业,增加了船舶的载重,从而增加了油耗。而且,敷冰保鲜使得下层渔货温度较高,可能造成渔货保鲜不善成为养殖饲料,给渔民造成损失。另外,渔船带冰作业时间有限,不利于海产品品质的保持。虽然在海上有出售冰块的船舶,但是其限制了渔船捕捞的自由灵活性,使得捕捞作业的海域受限。而且出售冰块的商人具有定价权,渔民需要高价购入冰块,使得捕捞的总成本也有所增加。在船上使用电压缩式的制冰系统会大大增加船舶的耗电量,意味着耗油量同样大为增加,初投资的成本也是值得考虑的。渔船发动机排放的尾气温度可达400℃甚至更高,具有较高的余热量和品位,然而发动机尾气的热量通常都是直接排放至环境,没有得到有效利用。氨水吸收式制冷系统可以用发动机尾气余热驱动进行冷冻应用,能够做到节能减排,天然制冷剂的使用也不会对臭氧层造成破坏,也不会加剧温室效应,是渔船制冷保鲜的很好的选择。然而船舶上的氨水吸收制冷系统不同于陆上,需要克服以下几个关键问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船用氨水吸收式冷冻系统,其特征是:包括热源端和用冷端,所述的热源端包括尾气换热器(4)、分离器(15)和溶液换热器(17),所述的用冷端包括海水换热器(23)、冷凝吸收器(31)、蒸发器(39)、制冷剂节流阀(43)、过冷器(47)和溶液节流阀(50),热源端和用冷端由氨气、稀氨水溶液和浓氨水溶液管路相连,所述的尾气换热器(4)与分离器(15)相连,分离器(15)与溶液换热器(17)相连,溶液换热器(17)通过稀氨水管道与海水换热器(23)相连,海水换热器(23)与冷凝吸收器(31)相连,冷凝吸收器(31)通过氨气管路与分离器(15)相连,冷凝吸收器(31)与过冷器(47)相连,冷凝吸...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船用氨水吸收式冷冻系统,其特征是:包括热源端和用冷端,所述的热源端包括尾气换热器(4)、分离器(15)和溶液换热器(17),所述的用冷端包括海水换热器(23)、冷凝吸收器(31)、蒸发器(39)、制冷剂节流阀(43)、过冷器(47)和溶液节流阀(50),热源端和用冷端由氨气、稀氨水溶液和浓氨水溶液管路相连,所述的尾气换热器(4)与分离器(15)相连,分离器(15)与溶液换热器(17)相连,溶液换热器(17)通过稀氨水管道与海水换热器(23)相连,海水换热器(23)与冷凝吸收器(31)相连,冷凝吸收器(31)通过氨气管路与分离器(15)相连,冷凝吸收器(31)与过冷器(47)相连,冷凝吸收器(31)与循环泵(29)相连,循环泵(29)与海水换热器(23)相连,循环泵(29)与溶液泵(28)相连,溶液泵(28)通过浓氨水管路与分离器(15)相连,过冷器(47)与蒸发器(39)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船用氨水吸收式冷冻系统,其特征是:所述的尾气换热器(4)包括设于换热器本体顶部的尾气进口管(1)、设于换热器本体底部的尾气出口管(2)以及置于换热器本体内部的尾气换热管束(3);分离器(15)内从顶部至底部依次布置精馏管束(8)、辅助精馏管束(7)、布液器(13)和提馏管束(22),分离器(15)的顶部设置氨气出口管(9),精馏管束(8)顶部接入精馏管束进口管(10),底部接出精馏管束出口管(11),精馏管束出口管(11)与辅助精馏管束(7)的顶部连接,辅助精馏管束(7)的底部接出辅助精馏管束出口管(12),布液器(13)穿出分离器(15)外壁与溶液换热器(17)连接,提馏管束(22)底部接入提馏管束进口管(16),提馏管束(22)顶部接出分离器(15)内部,分离器(15)底部接出分离器稀溶液出口管(14);所述的溶液换热器(17)分别在顶部接入稀溶液进口管(18),在底部接出稀溶液出口管(21),溶液换热器(17)内设置换热管束(51),换热管束(51)的顶部接出浓溶液出口管(20),换热管束(51)的底部接入浓溶液进口管(19)。


3.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杜帅姜永宏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江平新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