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室内负荷与舒适度的自调节控制方法及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室内环境调节
,尤其涉及基于室内负荷与舒适度的自调节控制方法及系统。
技术介绍
建筑是人们工作和生活的场所,人们在建筑内的时间约占总时间的80%以上。室内环境的健康舒适是保障室内人员身心健康、提高工作效率的关键因素。然而,现有技术中建筑的室内设备通常是以固定模式运行,但室内的环境参数处于动态变化中,比如光照、人数、遮光面积、热辐射等,随着环境参数的变化,室内的热负荷也在变化,而热负荷的变化与舒适度紧密相关,若室内设备始终以固定模式运行,无法满足实际的人体舒适度需要。因此,如何设计基于室内负荷与舒适度动态调节室内设备运行状态的自调节控制方法及自调节控制系统是业界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无法根据室内负荷与舒适度变化自动调节设备状态的缺陷,本专利技术提出基于室内负荷与舒适度的自调节控制方法及系统,该自调节控制方法可实时获取室内的环境参数,根据舒适度和热负荷自动控制室内设备的运行状态,减少人为操作,优化室内舒适度。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室内负荷与舒适度的自调节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调节室内设备的运行状态,对所述室内设备在不同运行状态下的运行参数、热负荷和舒适度进行采样,分析运行参数与热负荷之间的关系以建立第一热负荷计算模型,分析热负荷与舒适度之间的关系以建立第二热负荷计算模型;/n实时获取室内的舒适度,判断所述舒适度是否处于目标区间内;/n若否,则在所述目标区间内选择目标舒适度,将所述目标舒适度输入所述第二热负荷计算模型得到目标热负荷,将所述目标热负荷输入所述第一热负荷计算模型得到运行参数;/n根据运行参数调节室内设备的运行状态。/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室内负荷与舒适度的自调节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调节室内设备的运行状态,对所述室内设备在不同运行状态下的运行参数、热负荷和舒适度进行采样,分析运行参数与热负荷之间的关系以建立第一热负荷计算模型,分析热负荷与舒适度之间的关系以建立第二热负荷计算模型;
实时获取室内的舒适度,判断所述舒适度是否处于目标区间内;
若否,则在所述目标区间内选择目标舒适度,将所述目标舒适度输入所述第二热负荷计算模型得到目标热负荷,将所述目标热负荷输入所述第一热负荷计算模型得到运行参数;
根据运行参数调节室内设备的运行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调节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建立第一热负荷计算模型的方法包括:在室内设备未开启时,对室内的第一环境参数和热负荷进行多次采样,根据采样数据分析第一环境参数与热负荷之间的关系,建立基础热负荷计算模型;
在室内设备开启时,调节所述室内设备的运行状态,对所述室内设备在不同运行状态下的运行参数和第一环境参数进行采样,将所述室内设备开启时的第一环境参数输入所述基础热负荷计算模型得到热负荷,分析所述运行参数与热负荷之间的关系,建立所述第一热负荷计算模型。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调节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环境参数包括:室内人数N、热辐射强度qN、光照强度L、遮光面积M和环境温度Temp;所述运行参数包括:设定温度T和设定风速Fan。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调节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室内设备的运行状态包括:以设定温度T为唯一变量进行调节、以设定风速Fan为唯一变量进行调节、以设定温度T和设定风速Fan为两个变量同时进行调节。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调节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建立第二热负荷计算模型的方法包括:对室内设备在不同运行状态下的运行参数和第二环境参数进行采样,将所述第二环境参数输入预设舒适度计算模型中得到舒适度,将所述运行参数输入所述第一热负荷计算模型中得到热负荷,分析所述舒适度和热负荷之间的关系,建立所述第二热负荷计算模型。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调节控制方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申伟刚,张皖,杨素仙,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