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申请涉及一种智能炉灶检测方法及系统,涉及炉灶的技术领域,其包括以下步骤:S1:炉灶的一侧设置有火焰传感器,所述火焰传感器对炉灶炉火的进行检测,并将检测数据与预设阈值进行比较,当检测数据大于预设阈值时,远程发送提醒信息至使用者;S2:使用者通过智能终端远程接收检测数据;S3:当使用者通过智能终端远程接收到检测数据大于预设阈值时,通过智能终端远程控制炉灶开关K关闭。本申请具有实现远程控制关闭炉灶开关K,降低炉灶长时间未关闭,引发火灾和燃气泄漏的概率,提高炉灶的安全性,保护使用者的财产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炉灶检测方法及系统
本申请涉及炉灶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智能炉灶。
技术介绍
炉灶,系指以液化石油气(液态)、人工煤气、天然气等气体燃料进行直火加热的厨房用具。炉灶是安全指标要求极其严格的特殊商品。专利技术人认为,消费者在使用炉灶具时,若忘记关闭灶具,容易引起干烧,导致厨具温度过高,则可能引发起火,轻者烧坏灶具饮具,重者引起火灾;若出现意外熄火,如水、汤汁溢出浇灭灶火,关火没有关掉燃气等,导致燃气泄漏达到一定浓度,极易产生爆炸,中毒甚至死亡事件。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提高炉灶的安全性,本申请提供一种智能炉灶检测方法及系统。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智能炉灶检测方法,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智能炉灶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炉灶的一侧设置有火焰传感器,所述火焰传感器对炉灶炉火的进行检测,并将检测数据与预设阈值进行比较,当检测数据大于预设阈值时,远程发送提醒信息至使用者;S2:使用者通过智能终端远程接收检测数据;S3:当使用者通过智能终端远程接收到检测数据大于预设阈值时,通过智能终端远程控制炉灶开关K关闭。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使用者离开炉灶所在地之后,想起没有关闭炉灶,或者忘记是否关闭炉灶时,可以先通过火焰传感器对炉灶的炉火进行检测,检测数据与预设阈值进行比较;在检测数据大于预设阈值时,远程发送提醒信息至使用者;使用者接收提醒信息,此时炉灶没有关闭,使用者通过远程控制关闭炉灶开关K,降低炉灶长时间未关闭,引发火灾和燃气泄漏的概率,提高炉灶的安全性,保护使用者的财产。优选的,在S1步骤中,所述火焰传感器检测当前所述炉灶炉火的状态时,分别检测所述炉灶开关K的状态和炉灶炉火的火焰产生的光的波长;当所述炉灶开关K开启且炉灶火台的火焰波长大于预设阈值时,发送炉灶未关闭的提醒信息至使用者;当所述炉灶开关K开启或者炉灶火台的火焰波长大于预设阈值时,发送炉灶发生异常情况的提醒信息至使用者;其中,当所述炉灶开关K设置为机械开关时,通过位置传感器检测所述炉灶开关K的位置,实现检测所述炉灶开关K的启闭状态;当所述炉灶开关K设置为电子开关时,通过比较器检测所述炉灶开关K的启闭状态。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同时检测炉灶炉灶开关K的启闭状态和炉灶炉火的火焰波长,能够更加准确判断当前炉灶的状态;且能够在炉灶发生异常状态时,发送提醒信息至使用者,便于使用者及时做出应对措施,提高安全性。优选的,S3步骤中使用者通过所述智能终端远程控制所述炉灶开关K关闭,当所述炉灶开关K设置为机械开关时,炉灶与所述炉灶开关K之间设置有电磁阀,所述智能终端远程控制连接于所述电磁阀;当所述炉灶开关K设置为电子开关时,所述智能终端远程控制连接于索虎炉灶开关K。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分别在炉灶开关K为机械开关和电子开关时,实现智能终端远程控制炉灶开关K的断开。优选的,S1步骤中还包括:S1.1:炉灶的一侧设置有摄像头,所述摄像头监控的视觉图像包括炉灶的火台;使用者通过智能终端远程开启所述摄像头,通过所述摄像头监控到的视觉图像,监控炉灶火焰的状态。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摄像头呈现的视觉图像,便于使用者进一步查看当前炉灶的状态。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智能炉灶检测系统,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智能炉灶检测系统,包括:检测模块,用于检测当前炉灶炉火的状态和炉灶开关K的状态,所述炉灶炉火的状态包括开火状态和关闭状态;控制模块,用于使用者接收所述检测模块的检测数据,并控制连接于所述炉灶开关K,用于启闭炉灶;以及数据传递模块,用于传输所述检测模块的数据至所述控制模块,且实现远程传输所述检测模块的数据;所述数据传递模块分别信号连接于所述检测模块和所述控制模块;其中,当使用者处于炉灶所在地时,使用者手动控制所述炉灶开关K的启闭;当使用者远离炉灶的所在地时,由所述控制模块控制所述炉灶开关K启闭。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检测模块检测当前炉灶的状态,检测模块的检测数据通过数据传递模块进行远程传输至控制模块,便于使用者查看,并在炉灶未关闭时,通过控制模块关闭炉灶开关K;当使用者需要慢火炖煮食物,而时间不充足时,可以提前准备好食材,并将煮锅放置在炉灶的火台上,通过控制模块开启炉灶开关K,实现提前炖煮食物,在此过程中,通过检测模块实时监测炉灶的状态,当炉灶出现异常情况时,及时关闭炉灶,降低引发火灾和燃气泄漏的概率。优选的,所述检测模块包括:第一检测模块,用于检测所述炉灶开关K的启闭状态,当所述炉灶开关K处于开火状态时,所述检测模块输出高电平信号;以及第二检测模块,用于检测炉灶的火焰波长,当炉灶的火焰波长大于预设阈值后,所述第二检测模块输出高电平。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检测模块检测炉灶开关K的启闭状态,第二检测模块检测炉灶的火焰波长,实现多方位检测炉灶的状态,能够更加精准的判断当前炉灶的状态。优选的,所述数据传递模块包括:第一收发模块,用于发送所述检测模块的检测数据,以及接受所述控制模块的控制信号,并传输至所述炉灶开关K;以及第二收发模块,用于接收所述检测模块发送的检测数据,以及发送控制信号至所述第一收发模块;所述发送模块和所述接收模块通过无线电协议进行通信。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无线电协议进行通信,覆盖区域较广,且能够在没有网络的状态下进行传输,便于使用者及时检测当前炉灶的状态。优选的,还包括:视觉监控模块,用于通过视觉图像监控炉灶的状态;通过所述数据传递模块信号连接于所述控制模块。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摄像头实时传输炉灶的视觉图像信息,便于使用者进一步观察炉灶的状态。第三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电子设备,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上存储有能够被处理器加载并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种智能炉灶检测方法的计算机程序。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用于支持上述智能炉灶检测方法的实现。第四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能够被处理器加载并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种智能炉灶检测方法的计算机程序。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用于支持上述智能炉灶检测方法的实现。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1.当使用者离开炉灶所在地之后,想起没有关闭炉灶,或者忘记是否关闭炉灶时,可以先通过火焰传感器对炉灶的炉火进行检测,检测数据与预设阈值进行比较;在检测数据大于预设阈值时,远程发送提醒信息至使用者;使用者接收提醒信息,此时炉灶没有关闭,使用者通过远程控制关闭炉灶开关K,降低炉灶长时间未关闭,引发火灾和燃气泄漏的概率,提高炉灶的安全性,保护使用者的财产;2.当使用者需要慢火炖煮食物,而时间不充足时,可以提前准备好食材,并将煮锅放置在炉灶的火台上,通过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智能炉灶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S1:炉灶的一侧设置有火焰传感器,所述火焰传感器对炉灶炉火的进行检测,并将检测数据与预设阈值进行比较,当检测数据大于预设阈值时,远程发送提醒信息至使用者;/nS2:使用者通过智能终端远程接收提醒信息;/nS3:当使用者通过智能终端远程接收到检测数据大于预设阈值时,通过智能终端远程控制炉灶开关K关闭。/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炉灶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炉灶的一侧设置有火焰传感器,所述火焰传感器对炉灶炉火的进行检测,并将检测数据与预设阈值进行比较,当检测数据大于预设阈值时,远程发送提醒信息至使用者;
S2:使用者通过智能终端远程接收提醒信息;
S3:当使用者通过智能终端远程接收到检测数据大于预设阈值时,通过智能终端远程控制炉灶开关K关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炉灶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在S1步骤中,所述火焰传感器检测当前所述炉灶炉火的状态时,检测炉灶炉火的火焰产生的光的波长,同时检测炉灶开关K的状态;
当所述炉灶开关K开启且炉灶火台的火焰波长大于预设阈值时,发送炉灶未关闭的提醒信息至使用者;
当所述炉灶开关K开启或者炉灶火台的火焰波长大于预设阈值时,发送炉灶发生异常情况的提醒信息至使用者;
其中,当所述炉灶开关K设置为机械开关时,通过位置传感器检测所述炉灶开关K的位置,实现检测所述炉灶开关K的启闭状态;
当所述炉灶开关K设置为电子开关时,通过比较器检测所述炉灶开关K的启闭状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炉灶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S3步骤中使用者通过所述智能终端远程控制所述炉灶开关K关闭,
当所述炉灶开关K设置为机械开关时,炉灶与所述炉灶开关K之间设置有电磁阀,所述智能终端远程控制连接于所述电磁阀;
当所述炉灶开关K设置为电子开关时,所述智能终端远程控制连接于索虎炉灶开关K。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炉灶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S1步骤中还包括:
S1.1:炉灶的一侧设置有摄像头,所述摄像头监控的视觉图像包括炉灶的火台;使用者通过智能终端远程开启所述摄像头,通过所述摄像头监控到的视觉图像,监控炉灶火焰的状态。
5.一种智能炉灶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检测模块,用于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涂馨予,
申请(专利权)人:涂馨予,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