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一种印刷制品的电子测量仪器.它利用现有的微处理机技术与硬件相配合,简化了电路,扩大了测试功能.其中调零、调斜率微动开关与微处理机连接,放大器省略了线性修正电路.模数转换器采用XFC3162,它与微处理机之间加有三个与非门电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测量九个项目:密度、网点百比分、反差、反射率、油墨色偏、油墨色效率、油墨灰度、油墨遮盖力和叠色百分比.其计算精度达到千分之一.(*该技术在199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一种印刷制品电子测量仪器。密度计是印刷工艺实现标准化、数据化操作的必不可少的测量仪器。六十年代出现的第一代密度计由晶体管、集成电路、光电倍增管等组成。以后随着微处理机技术的发展,从七十年代中、后期到八十年代出现了带有微处理机的密度计,如瑞士的D122型反射密度计,D142-3型反射密度计,日本的DM-400型反射密度计。上述三种反射密度计的调零、调斜率是分为二个步骤,即分别由放大器中的调零、调斜率电路完成。此外,采用光电倍增管的密度计,由于光电倍增管的输出特性具有一定的离散性,放大器中还设有线性修正电路。其测试功能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如瑞士的D122最多测量四个项目密度、反差、反射率、网点百分比,而D142-3和日本的DM-400只能测量两个项目密度、网点。本技术的目的是提高反射密度计的性能,增加测量项目,实现一机多用。本技术利用现有的微处理机技术,考虑了软件与硬件的配合,简化了电路,扩大了测试功能。技术的内容有测量头(Ⅰ)、放大器(Ⅱ)、模数转换器(Ⅲ)、微处理机(Ⅳ)和显示器(Ⅴ)。测量头(Ⅰ)装有一个调零、调斜率微动开关、一个磁屏蔽环、四个颜色(黄、品红、青、黑)的测量通道光源与光学系统,光电转换器采用日本产的931A光电倍增管,光学系统中有偏振片,用以弥补测量干、湿油墨所产生的偏差。放大器(Ⅱ)包括直流一直流变换器,为光电倍增管提供阳极电压;阻抗变换电路;可改变四个颜色测量通道的电路。模数转换器(Ⅲ)采用国产XFC3162BCD码输出的单片集成电路。微处理机(Ⅳ)包括中央处理器(CPU)、存储器(RAMEPROM)和并行接口。显示器(Ⅴ)是四位LED数码管显示器。仪器面板上有数码管、8个测量项目选择键、两个工作方式选择开关、一个电源开关。本技术的特点是1、调零、调斜率可通过上述微动开关配合软件实现。例如当零点漂移不超过±20个字时,不必调整零点,可自动进行校准。2、目前采用光电倍增管作为光电传感器的密度计,都有线性修正电路,本技术完全取消了这个电路。3、由于软件的改进,简化了电路,扩大了测量项目,最多可测量九个项目密度、网点百分比、反差、反射率、油墨色偏、油墨色效率、油墨灰度、油墨遮盖力和迭色百分比。其计算精度达到千分之一。图1 为IDH9001智能反射密度色相仪原理图。测量头(Ⅰ)由光源(3)、偏振片(2)(6)、滤色片转换器(7)、光电倍增管(8)等组成。滤色片转换器(7)设置四挡,配有相应的滤色片。由光源(3)发出的光,经偏振片(2),以0°角投射到测量点(1)上,反射环(4)只接收45°角±5°的反射光,经凸透镜聚焦,再经过偏振片(6)、滤色片转换器(7)由光电倍增管(8)接收。在滤色片转换器(7)中装有磁屏蔽环(9)。光电倍增管(8)将接收到的光信号转变成电流信号,经阻抗变换后作为直流一直流变换器(10)的控制电压。直流一直流变换器(10)的输出电压随该控制电压的变化而变化,因而与光信号建立起一个函数关系。它们的响应曲线近似对数,因此电路中不再需要对数放大器。放大器(Ⅱ)通过改变增益装置(12),可以改变四个颜色通道的增益,并把直流一直流变换器(10)的输出电压转换成适于输入模数转换器(Ⅲ)的范围内。模数转换器(Ⅲ)采用国产XFC3162三位BCD码输出的单片集成电路,其上有一个采样/保持控制端,由微处理机(Ⅳ)通过该端子对模数转换器(Ⅲ)变换进行控制,提高了显示稳定性。模数转换器(Ⅲ)与双向过压保护电路(18)连接,当输入电压过高时,可使其不受损坏。微处理机(Ⅳ)接收BCD码数字信号后进行处理,再送到显示器(Ⅴ)进行显示。项目选择按键(14)和测量选择开关(16)经接口电路(M6821)与微处理器(M6800)相连。微处理器(M6800)依照测量选择开关(16)的状态和项目选择按键(14)来执行该项操作。调零、调斜率微动开关(17)与微处理机(Ⅳ)连接,可对零点自动进行校准。微处理机(Ⅳ)采用“扫描”技术驱动数码管显示,节省了数据锁存器。微处理机(Ⅳ)还与开机自动复位电路(15)相连,以便在开机后,可使微处理机(Ⅳ)马上进入初始化状态。稳压电源(13)为各部分提供工作电压。图2 为程序设计方框图。本技术采用三级中断方式工作。其工作程序如下接通电源后,自动发出复位中断信号,使微处理机进入初始化,把“d”信号送到缓冲区,再从缓冲区到显示器显示,表示仪器已进入工作状态。该仪器的复位微动开关发出非屏蔽中断信号,使有关存储单元复原。采样开关、标准开关和八个项目选择键均发出中断请求信号,微处理机经过延时后,判断中断请求来源,然后转向该中断请求服务程序。各段程序简述如下1、初始化程序。将初始值放入堆栈指示器、变址寄存器;并行接口(M6821)各数据通道初始化;将四个颜色测量通道的标准测量曲线的上、下限值送入存储单元中。初始化后,显示符号“d”表示进入工作状态。以后程序将在“从缓冲区到显示器显示”中循环。2、判断中断请求来源。微处理机接收到中断请求信号后,即转向该程序,判断标准中断还是采样中断或是项目选择键中断。校准程序执行调零、调斜率功能。采样程序将模数转换器输出的BCD码存入计算机内存中,并经过线性修正程序送到显示缓冲区。项目选择键按下后,经键译码程序执行该键命令。图3 为M6821与XFC3162接口设计图。M6821数据通道的每条线负载能力是1个TTL门电路,即1.6毫安。XFC3162的3、4、5脚数字选择的扇入电流典型值是2.5毫安,为了不影响输入电平,在3、4、5脚各加上一个与非门作为隔离,分别与M6821的5、6、4脚连接。XFC3162的1、2、15、16脚的扇入电流是1.6毫安,分别与M6821的1、0、2、3脚连接。XFC3162由数字选择脚3、4、5的低电平来决定此时BCD码的位数,其6脚则通过一个分压电阻与M6821的CA2连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反射式微处理机密度计,它由测量头(Ⅰ)、放大器(Ⅱ)模数转换器(Ⅲ)、微处理机(Ⅳ)和显示器(Ⅴ)组成,本实用新型的特征是,测量头(Ⅰ)装有一个调零、调斜率微动开关(17)和一个磁屏蔽环(9),放大器(Ⅱ)省略了线性修正电路,连接放大器(Ⅲ)与微处理机(Ⅳ)的模数转换器(Ⅲ)采用国产XFC3162三位BCD码输出的单片集成电路,微处理机(Ⅳ)与开机自动复位电路(15)相连。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反射式微处理机密度计,它由测量头(Ⅰ)、放大器(Ⅱ)模数转换器(Ⅲ)、微处理机(Ⅳ)和显示器(Ⅴ)组成,本实用新型的特征是,测量头(Ⅰ)装有一个调零、调斜率微动开关(17)和一个磁屏蔽环(9),放大器(Ⅱ)省略了线性修正电路,连接放大器(Ⅱ)与微处理机(Ⅳ)的模数转换器(Ⅲ)采用国产XFC3162三位BCD码输出的单片集成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娄向明,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市印刷技术研究所,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2[中国|天津]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