径向引导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165307 阅读:5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31 13:0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径向引导件,其具有盘状部和相对于盘状部基本上设置在中心的圆柱形部,在盘状部中设有开口,通过盘状部中的开口形成用于承受径向力的弹性连接片。

Radial guid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径向引导件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径向引导件。
技术介绍
在大批量生产的构件中和/或必须廉价地制造的构件中,径向引导件在成本低廉方面是滑动轴承的替代品。为了能够用作引导件,径向引导件必须可沿轴向以及沿径向定位。为了确保径向引导件的牢固设置,必须精确地制造保持径向引导件的构件。但是该构件实际上通常具有更大的公差范围,因此,不能在所有情况下确保径向引导件的稳固设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径向引导件,该径向引导件在具有更大的公差范围的圆柱形表面、尤其空心圆柱体内表面上具有更好的轴向定位。该目的通过在独立权利要求中给出的本专利技术实现。优选的实施方式由从属权利要求中得出。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径向引导件,其包括:盘状部;和相对于盘状部基本设置在中央的圆柱形部,在盘状部中设有开口,通过盘状部中的开口形成用于承受径向力的弹性连接片。径向引导件的盘状、优选圆形的部分被开口中断。以在盘状部的径向方向的外部区域中形成平行于圆周延伸的薄的区域即连接片的方式设置开口。连接片被构成为,基于其通过开口预设的尺寸可弹性变形。弹性连接片形成径向弹簧元件,并且能够将径向引导件夹紧在例如壳体中或压力腔中(例如针型阀的压力腔中),尤其夹紧在与径向引导件的接触部位处具有公差的空心圆柱体中,从而在径向上固定转动构件。弹性连接片产生作用于壳体的径向接触压力,并且使径向引导件在轴向方向和周向方向上固定设置。根据材料常数和形状,弹性连接片通过开口可看作为圆形的线性弹簧(径向弹簧)。弹性连接片提供径向力或向外的压力。弹性连接片可用于承受公差或径向引导件在壳体中的自对中(self-centering)。圆柱形部形成用于构件的容纳装置。关于构件在空间中的位置、尤其相对于壳体的位置可通过盘状部的造型、尤其通过弹性连接片来确定。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中,开口在盘状部的圆周上均匀分布地设置,尤其每个四分之一圆都具有一个开口。在开口均匀分布时,通过开口在盘状部中设置均匀分布的(并且在开口具有相同的轮廓时也被相同成型的)弹性连接片。如此设置的弹性连接片在盘状部的圆周上形成均匀分布的、相同的径向弹簧。由此在安装到壳体中时也产生均匀分布的压紧力。这具有对中作用(centeringeffect)。因此径向引导件通过弹性连接片在壳体中对中或自对中。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中,连接片在径向方向上分别具有至少一个加厚部或扩宽部,尤其加厚部或扩宽部基本设置在连接片的中间。在径向引导件的安装状态下,加厚部在径向方向上接触壳体。在压入壳体中时,弹性连接片在径向上朝径向引导件的中点的方向变形,尤其被压缩。连接片的最大变形发生在其中间、即在其与径向支撑部的最大间距的位置上。在变形时该位置也是最大应力的位置。在此,应力最大值出现在弹性连接片的表面上、即弹性连接片在最小的径向支撑部的部位处的横截面的外侧上。加厚部引起在最大应力的部位处的横截面增大,即在此设有更多材料。由此更好地补偿应力负荷并且降低由于疲劳产生的材料失效。在制造时两个流动前沿彼此恰好在最小的径向支撑部的位置处相遇,该位置也恰好为在浇铸过程中距离两个流入部最远的位置。彼此相遇的流动前沿形成一个区,在该区中流动材料的纤维、尤其玻璃纤维没有一致的方向,而是无序地存在。由此,纤维在应力最大的位置处没有优先方向。因此材料在应力最大的位置处被削弱。加厚部具有的优点是,在通过浇铸制造径向引导件时在该区域中彼此相遇的流动前沿由于流速更慢可形成更好的和/或更受控的纤维取向、尤其在使用玻璃纤维时可形成更好的和/或更受控的纤维取向。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中,在径向方向上的加厚部或扩宽部在盘状部的圆周面上形成突出部。这使得在压入壳体中时弹性连接片弹性变形并由此能够在径向方向上预紧。由此进一步改进保持力。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中,圆柱形部与盘状部同心地设置并且形成用于构件的容纳装置。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中,圆柱形部是空心圆柱体,空心圆柱体在轴向方向上、尤其在盘状部的一侧上具有用于容纳构件、尤其轴或转动构件的圆形开口。由此可通过径向引导件容纳转动构件,并且径向引导件可用于轴的轴向固定以及径向固定。尤其在圆形开口内、尤其在圆柱形部的闭合端侧上设置隆起部。隆起部可为锥形或山形,用于与容纳在径向引导件中的转动构件的端侧相互作用。在此,隆起部发挥对中块(用于引导转动构件的销和凹部)的作用。因此,隆起部可用于轴向引导转动构件。隆起部与容纳在圆柱形开口中的轴一起形成一种对中块。此外,圆柱形部的闭合端侧的至少一部分构成为弹性膜片,并且隆起部在膜片上设置在中央、尤其与可容纳在圆柱形部中的构件同心地设置。闭合的端侧具有弹性,并且包围隆起部。在构件容纳在径向引导件中时,可通过作用到隆起部上的轴向压力使膜片偏转并且弹性变形。这实现了构件的预紧、例如在安装时相对于球轴承(其用于支承转动构件)的预紧。由此降低了构件的轴向间隙。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中,圆柱形部在其背离盘状部的端部倒角为圆顶状。这能够形状锁合地(form-fitting)压入壳体中、尤其是囊状/圆顶状,由此将轴的轴向支撑的支撑力传递到壳体上。还提出一种具有至少一个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径向引导件的针型阀。附图说明下面根据附图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示例性的实施方式。其中示出:图1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示例性径向引导件的俯视图;图2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示例性径向引导件的立体图;图3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示例性径向引导件被安装在针型阀中的状态。具体实施方式图1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示例性径向引导件1的俯视图。径向引导件1具有圆形的盘状部2和圆柱形部3。圆柱形部3相对于盘状部2设置在中间、尤其居中地设置。圆柱形部3形成用于构件(未示出)的容纳装置。盘状部2包括开口4,开口形成缺口。通过开口4,沿着盘状部2的圆周5形成弹性连接片6。弹性连接片6形成径向弹簧。开口4以及弹性连接片6沿着圆周5均匀分布地设置。开口4具有相同的轮廓。圆形的盘状部2的每个四分之一圆具有相同轮廓的开口4。由此沿着圆周5形成均匀分布的且同类型的径向弹簧元件(弹性连接片6)。弹性连接片6在其中间具有径向延伸的加厚部或扩宽部7。加厚部7位于弹性连接片6的径向压缩最大的位置处并因此位于最大应力的位置,该应力在径向引导件1的安装状态下出现。加厚部或扩宽部7在盘状部的圆周5上、即周面上形成突出部8。图2示出了根据图1的径向引导件1的立体图。圆柱形部3以其圆柱轴线相对于盘状部2的假想圆中点居中地设置。圆柱形部3形成为空心圆柱体,并且在盘状部2(不可见)一侧具有用于容纳构件的圆形开口9。空心圆柱体的闭合端侧10在轴向方向上构造成弹性,尤其构造成弹性的膜片11。图3示出了针型阀16的剖视图,针型阀设计用于操纵在流体通道17中的流体流。针型阀16包括杆18以及针23以用于打开和闭合流体通道17。这种针型阀例如由DE102017110343A1得知。针型阀16除了杆18之外还包括用于驱动杆18旋转的驱动单元19。针23借助杆18朝流体通道17的方向线性运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径向引导件(1),其特征在于,包括:/n盘状部(2);和/n相对于所述盘状部(2)基本上设置在中央的圆柱形部(3);/n在所述盘状部(2)中设有开口(4),通过所述盘状部(2)中的开口(4)形成用于承受径向力的弹性连接片(6)。/n

【技术特征摘要】
20190430 DE 102019111208.71.一种径向引导件(1),其特征在于,包括:
盘状部(2);和
相对于所述盘状部(2)基本上设置在中央的圆柱形部(3);
在所述盘状部(2)中设有开口(4),通过所述盘状部(2)中的开口(4)形成用于承受径向力的弹性连接片(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径向引导件(1),其中,所述开口(4)被均匀地设置在所述盘状部(2)的圆周(5)上。


3.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径向引导件(1),其中,所述弹性连接片(6)在径向方向上分别具有至少一个加厚部或扩宽部(7)。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径向引导件(1),其中,在径向方向上的所述加厚部或扩宽部(7)在盘状部(2)的圆周(5)上形成突出部(8)。


5.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径向引导件(1),其中,所述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D·尼克
申请(专利权)人:美蓓亚三美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