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综采工作面负压引流低温降尘系统及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6164790 阅读:5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31 13:0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综采工作面负压引流低温降尘系统,低温降尘系统包括进风罩,所述进风罩上可拆卸设有外壳体,外壳体上可拆卸设有底部支架,外壳体上过盈配合有滤尘支架,外壳体上水平安装有可拆卸的负压喷雾装置,进风罩位于负压喷雾装置的上方,滤尘支架上设有冷气喷头,进风罩包括相互垂直的两个进风面,进风面上设有阵列分布的进风口,外壳体包括方形框体,方形框体内设有排污面,排污面上设有阵列分布的排污口。本发明专利技术负压引流低温降尘系统工作时形成的垂直于水平面的流场的运动方向与重力方向相同,配合上封闭空间内的冷却加湿技术,显著提升了喷雾降尘的效果;避免了开放空间中喷雾降尘所存在的粉尘逃逸和捕尘效果不佳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综采工作面负压引流低温降尘系统及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煤矿粉尘治理
,具体是一种综采工作面负压引流低温降尘系统及方法。
技术介绍
在煤矿生产过程中,综采工作面是主要的产生源和人员作业区域,随着采煤机械化程度的日益提升,综采工作面的粉尘治理问题也越发严重。目前的粉尘治理技术和设备难以满足国家对安全生产的要求,高浓度的粉尘还会危害施工人员的身体健康,所以高效降尘系统的设计就成了不得不考虑的事情。现有的综采工作面降尘技术主要有:采煤机喷雾、液压支架喷雾、煤层注水、空气幕隔尘等措施。但以上措施存在以下问题:这些措施都是在综采工作面所处的开放空间中进行,而且多数措施都是在开放空间中使用喷雾来捕捉和沉降粉尘,这种措施在目前进入了瓶颈期,原因如下:如果喷雾液滴的粒径太小,在其没能有效捕捉粉尘之前已经蒸发了,既不能有效降尘,又会产生蒸发气流,影响粉尘颗粒的沉降;如果喷雾液滴的粒径太大,粉尘将会受气流影响绕开液滴运动,更加难以捕捉。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综采工作面负压引流低温降尘系统及方法,系统工作时形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综采工作面负压引流低温降尘系统,低温降尘系统包括进风罩(1),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罩(1)上可拆卸设有外壳体(2),外壳体(2)上可拆卸设有底部支架(3),外壳体(2)上过盈配合有滤尘支架(4),外壳体(2)上水平安装有可拆卸的负压喷雾装置(6),进风罩(1)位于负压喷雾装置(6)的上方,滤尘支架(4)上设有冷气喷头(5);/n所述进风罩(1)包括相互垂直的两个进风面(101),进风面(101)上设有阵列分布的进风口(102);/n所述外壳体(2)包括方形框体(203),方形框体(203)内设有排污面(202),排污面(202)上设有阵列分布的排污口(201);/n所述滤尘支架(4)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综采工作面负压引流低温降尘系统,低温降尘系统包括进风罩(1),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罩(1)上可拆卸设有外壳体(2),外壳体(2)上可拆卸设有底部支架(3),外壳体(2)上过盈配合有滤尘支架(4),外壳体(2)上水平安装有可拆卸的负压喷雾装置(6),进风罩(1)位于负压喷雾装置(6)的上方,滤尘支架(4)上设有冷气喷头(5);
所述进风罩(1)包括相互垂直的两个进风面(101),进风面(101)上设有阵列分布的进风口(102);
所述外壳体(2)包括方形框体(203),方形框体(203)内设有排污面(202),排污面(202)上设有阵列分布的排污口(201);
所述滤尘支架(4)包括水平的滤尘面(402),滤尘面(402)上设有阵列分布的滤尘口(401);
所述负压喷雾装置(6)包括外支撑架(601),外支撑架(601)包括顶部安装板(605),外支撑架(601)上贯穿设有通风孔(606),外支撑架(601)的下方设有阵列分布的高压喷头(602),外支撑架(601)内设有负压风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综采工作面负压引流低温降尘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面(101)的两端均设有密封板(103),进风面(101)和密封板(103)形成五面体结构,进风面(101)与地面的夹角均为45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综采工作面负压引流低温降尘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方形框体(203)的一端端口上设有配合槽(204),排污面(202)和配合槽(204)分别位于方形框体(203)的两端,外壳体(2)通过方形框体(203)固定在底部支架(3)上,排污面(202)与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江丙友袁亮薛生陈清华林汉毅邱进伟唐明云周亮任波胡祖祥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