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气井积液物理模拟实验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164697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31 13:0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气井积液物理模拟实验装置,其包括空气压缩机、储气罐、储水罐、柱塞泵、气液混合器和井筒模拟管;所述空气压缩机与所述储气罐相连,所述储气罐通过管线与所述气液混合器的进气端连接;所述储水罐的出口通过管线、所述柱塞泵与所述气液混合器的进液端连接,通过所述柱塞泵给管线内的液体加压后传输至所述气液混合器内;所述气液混合器的出口端通过管线与所述井筒模拟管的入口连接,所述井筒模拟管的出口经管线与所述储水罐的入口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方便地研究产液量、管径、井斜角、油水比等因素对临界携液流速的影响,且使用方便,准确性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气井积液物理模拟实验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气井积液实验设备领域,特别是关于一种气井积液物理模拟实验装置。
技术介绍
气井正常生产时,气体为连续相,液体为分散相,液体以分散相的形式被气体携带到地面,但是当井筒内气体流速小于气井临界携液流速时,部分液体在井底沉积下来形成积液,影响气井的生产效率。为保证气井不积液,气体流速必须大于气井临界携液流速,因此研究气井临界携液流速的影响因素至关重要。各国学者做了大量有关气井临界携液流速的研究工作,提出了气井临界携液流量模型预测气井积液,如Turner模型、李闵模型等方法,但是对产液量、管径、井斜角、油水比等因素的影响研究较少。因此,目前急需解决针对气井临界携液流速的影响因素研究不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气井临界携液流速的影响因素研究不足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气井积液物理模拟实验装置,其能方便地研究各种因素对临界携液流速的影响,且使用方便,准确性好。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取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气井积液物理模拟实验装置,其包括空气压缩机、储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气井积液物理模拟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空气压缩机、储气罐、储水罐、柱塞泵、气液混合器和井筒模拟管;/n所述空气压缩机与所述储气罐相连,所述储气罐通过管线与所述气液混合器的进气端连接;所述储水罐的出口通过管线、所述柱塞泵与所述气液混合器的进液端连接,通过所述柱塞泵给管线内的液体加压后传输至所述气液混合器内;所述气液混合器的出口端通过管线与所述井筒模拟管的入口连接,所述井筒模拟管的出口经管线与所述储水罐的入口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气井积液物理模拟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空气压缩机、储气罐、储水罐、柱塞泵、气液混合器和井筒模拟管;
所述空气压缩机与所述储气罐相连,所述储气罐通过管线与所述气液混合器的进气端连接;所述储水罐的出口通过管线、所述柱塞泵与所述气液混合器的进液端连接,通过所述柱塞泵给管线内的液体加压后传输至所述气液混合器内;所述气液混合器的出口端通过管线与所述井筒模拟管的入口连接,所述井筒模拟管的出口经管线与所述储水罐的入口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井筒模拟管采用有机玻璃管。


3.如权利要求1所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井筒模拟管的入口和出口之间设置有压力传感器。


4.如权利要求3所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气罐与所述气液混合器的管线上设置有用于控制气体流量的第一电磁阀。


5.如权利要求4所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气罐与所述气液混合器的管线上设置有用于读取气体流量的气体流量计;所述气体流量计设置在所述第一电磁阀与所述气液混合器之间。


6.如权利要求1所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柱塞泵与所述气液混合器的管线上设置有用于控制液体流量的第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书杰安永生欧阳铁兵江文博范白涛隋先富于继飞李紫晗杨玉贵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中海油研究总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