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分层点火工艺管柱及点火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6164675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31 13:0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分层点火工艺管柱及点火方法。分层点火工艺管柱包括外管柱、内管柱与点火组件,外管柱上设有第一封隔器与第二封隔器,内管柱设于外管柱内部,内管柱上设有第三封隔器,外管柱上于第一封隔器与第三封隔器间设有注气孔,外管柱上于第三封隔器与第二封隔器间设有第一连通组件,外管柱下端设有第二连通组件,点火组件由上至下贯穿内管柱并伸至外管柱内部,点火组件的点火端能于第一连通组件与第二连通组件之间移动。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第一封隔器、第二封隔器、第三封隔器及注气孔、第一连通组件、第二连通组件的设置,能在套管的内部形成分别为上部油层与下部油层注气的通道,实现上部油层与下部油层分层点火注气的工艺要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分层点火工艺管柱及点火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石油开采
,尤其是指一种分层点火工艺管柱及点火方法。
技术介绍
火驱工艺是油田稠油开发后期重要的转换方式,电点火方式是目前采用的主要点火方法,并从油层的笼统点火转变为分层点火。目前分层电点火主要采用的工艺方法是:将外管柱下到下层点火油层处,内管柱下到上层点火油层处,在点火油层附近通过封隔器对套管与外管柱、外管柱与内管柱环空进行隔离,实现分层点火。该工艺方法存在的问题是:点火器全部在内管柱内,环空空间小,增加了点火器遇阻、遇卡以及与内管柱粘连的风险;内、外管柱环空之间的封隔器直接处于高温环境中,封隔器易损坏,座封失效;内管柱下到上层点火油层处,增加了生产制造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分层点火工艺管柱及点火方法,能有效保证点火的顺利进行、提高封隔器的使用寿命并降低内管柱的生产制造成本。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分层点火工艺管柱,其中,所述分层点火工艺管柱包括外管柱、内管柱与点火组件,所述外管柱的外壁上设有靠近其上端的第一封隔器与靠近其下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分层点火工艺管柱,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层点火工艺管柱包括外管柱、内管柱与点火组件,所述外管柱的外壁上设有靠近其上端的第一封隔器与靠近其下端的第二封隔器,所述内管柱同轴地设于所述外管柱的内部,所述内管柱的外壁上设有能坐封于所述外管柱的内壁上的第三封隔器,所述第三封隔器位于所述第一封隔器的下方且位于所述第二封隔器的上方,所述外管柱上于所述第一封隔器与所述第三封隔器之间开设有至少一个注气孔,所述外管柱上于所述第三封隔器与所述第二封隔器之间设有第一连通组件,所述内管柱的下端位于所述第一连通组件的上方,所述外管柱的下端于所述第二封隔器的下方设有第二连通组件,所述第一连通组件与所述第二连通组件能分别...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分层点火工艺管柱,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层点火工艺管柱包括外管柱、内管柱与点火组件,所述外管柱的外壁上设有靠近其上端的第一封隔器与靠近其下端的第二封隔器,所述内管柱同轴地设于所述外管柱的内部,所述内管柱的外壁上设有能坐封于所述外管柱的内壁上的第三封隔器,所述第三封隔器位于所述第一封隔器的下方且位于所述第二封隔器的上方,所述外管柱上于所述第一封隔器与所述第三封隔器之间开设有至少一个注气孔,所述外管柱上于所述第三封隔器与所述第二封隔器之间设有第一连通组件,所述内管柱的下端位于所述第一连通组件的上方,所述外管柱的下端于所述第二封隔器的下方设有第二连通组件,所述第一连通组件与所述第二连通组件能分别开启并连通所述外管柱的内侧与所述外管柱的外侧,所述点火组件由上至下贯穿所述内管柱并伸至所述外管柱的内部,所述点火组件的点火端能于所述第一连通组件与所述第二连通组件之间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层点火工艺管柱,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管柱具有顶部开口、底部封闭且内部中空的结构,所述外管柱包括由上至下顺次连通的外注气管、第一段隔热管、第一滑套开关、第二段隔热管及第二滑套开关,所述第二滑套开关的下端通过丝堵封闭,所述第一封隔器设于所述外注气管的外壁上,所述第二封隔器设于所述第二段隔热管的外壁上,所述第三封隔器位于所述外注气管的内部,所述第一滑套开关为所述第一连通组件,所述第二滑套开关为所述第二连通组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分层点火工艺管柱,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管柱的下端高于所述第一段隔热管的上端,或所述内管柱的下端与所述第一段隔热管的上端平齐。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分层点火工艺管柱,其特征在于,所述点火组件包括电缆与电点火器,所述电缆由上至下贯穿所述内管柱,所述电缆的下端由所述内管柱的下端伸至所述第一段隔热管的内部,所述电点火器的上端与所述电缆相接,所述电点火器的下端伸至所述第一滑套开关与所述第二滑套开关之间,所述电点火器的下端为所述点火端。


5.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分层点火工艺管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滑套开关与所述第二滑套开关均包括外筒与内筒,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树全何传兴杨显志陈鹏赵超王健骁李广富田野崔洪志贾财华孙光雄袁天瑜景士锟乔伟泽闫娜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