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背门开启装置及汽车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164495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31 13:04
本发明专利技术适用于汽车部件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后背门开启装置及汽车。后背门开启装置包括开启单元及控制单元,开启单元设有顶起部,控制单元接收后背门开启信号后,控制开启单元驱动顶起部伸出移动并将后背门顶起到预定位置;在后背门抵达预定位置后,控制单元控制开启单元使顶起部与被顶部位分离,并驱动顶起部回到相对开启单元的初始位置或回到顶起部对后背门关闭无阻力影响的位置。汽车包括后背门开启装置。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后背门开启装置及汽车,利用控制单元设定顶起部在将后背门顶起至预设位置后回位至初始位置或对后背门关闭无阻力影响的位置,使用户在关闭后背门时不需克服开启单元对后背门的作用力,从而减小后背门的关闭力,提高关门声品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后背门开启装置及汽车
本专利技术属于汽车部件
,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后背门开启装置及汽车。
技术介绍
现有的自动弹起式后背门一般利用弹簧弹力实现自动弹起。在关闭状态下,后背门弹起机构与后背门持续存在压缩力,后背门开启瞬间因反弹力发生“砰砰”异响问题,而关闭后背门时又需克服弹起机构的弹力才能锁闭,这造成后背门关闭时关闭力大,声品质差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后背门开启装置,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自动弹起后背门在关闭时存在的因需要克服弹力而造成关闭力大、声品质差的技术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后背门开启装置,包括:开启单元,所述开启单元设有由其驱动并用于将后背门顶起的顶起部;以及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单元与所述开启单元电性连接;所述控制单元接收后背门开启信号后,所述控制单元控制所述开启单元驱动所述顶起部伸出移动并将后背门顶起到预定位置;在后背门抵达预定位置后,所述控制单元控制所述开启单元使所述顶起部与被顶部位分离,并驱动所述顶起部回到相对所述开启单元的初始位置或回到所述顶起部对后背门关闭无阻力影响的位置。进一步地,所述开启单元包括电机及由所述电机驱动的传动机构,所述传动机构包括与所述电机的动力输出端相连的动力输出杆以及与所述动力输出杆螺旋传动的传动杆,所述顶起部为所述传动杆远离所述动力输出杆的一端。进一步地,所述开启单元还包括与所述电机相连的导向筒,所述导向筒罩设在所述动力输出杆外周,所述导向筒与所述传动杆之间设有用于使所述传动杆与所述导向筒形成滑动配合的导向结构。进一步地,所述动力输出杆的外周设有传动外螺纹,所述传动杆设有与所述传动外螺纹螺旋传动的传动螺纹孔。进一步地,所述导向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导向筒内壁上的导向块以及设置在所述传动杆外周的滑道,所述导向块与所述滑道滑动配合,所述滑道沿所述传动杆轴向设置。进一步地,所述开启单元还包括用于限定所述传动杆伸出长度的限位件,所述限位件与所述导向筒相连,所述传动杆设有凸出于所述传动杆外周的凸出部,所述凸出部位于所述导向筒内,所述限位件设有用于与所述凸出部抵接限位的限位部。进一步地,所述限位件为与所述导向筒螺纹连接的限位螺母,所述限位螺母位于所述导向筒远离所述电机的一端,所述限位螺母设有供所述传动杆伸出的中心孔,所述限位部为设置于所述中心孔处并向所述中心孔的中心延伸的限位壁,所述凸出部为环设于所述传动杆外周的环形壁。进一步地,所述开启单元还包括与所述顶起部相连的缓冲件。进一步地,所述后背门开启装置还包括用于在后背门开启后支撑车背门保持开启状态的支撑装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汽车,包括上述的后背门开启装置。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后背门开启装置及汽车,通过设置具有顶起部的开启单元和控制单元,并利用控制单元设定顶起部在将后背门顶起至预设位置后回位至初始位置或对后背门关闭无阻力影响的位置,使用户在关闭后背门时不需要再克服开启单元对后背门的作用力,从而减小后背门的关闭力,提高关门声品质。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后背门开启装置中开启单元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后背门开启装置中开启单元的爆炸分解示意图;图3为图2中传动杆的示意图;图4为图2中导向筒的示意图。图中:100-开启单元;110-电机;120-传动机构;121-动力输出杆;122-传动杆;1221-传动螺纹孔;1222-滑道;1223-环形壁;1224-顶起部;130-导向筒;131-导向块;140-限位螺母;141-中心孔;142-限位壁;150-缓冲件;160-限位锁母。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需要说明的是,术语“长度”、“宽度”、“高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头”、“尾”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安装”、“相连”、“连接”、“固定”、“设置”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技术中的具体含义。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此外,“多个”、“若干”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请参见图1至图4,现对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后背门开启装置的实施例进行说明。后背门开启装置,包括开启单元100和配套的控制单元,控制单元与开启单元100电性连接。开启单元100设有由其驱动并用于将后背门顶起的顶起部1224。控制单元可以安装在车体上或后背门上,开启单元100也可以安装在车体上或者后背门上。当开启单元100设置在车体上时,被顶部位是后背门上的某个部位,顶起部1224直接将后背门顶起;当开启单元100设置在后背门上,被顶部位是车体上的某个部位,顶起部1224是与车体相顶,利用反作用力将车背门顶起。顶起部1224可与被顶部位采用直接抵接、间接抵接、挂接或者锁合等形式,以便于顶起部1224顶起后背门。控制单元可以是汽车的行车电脑或者独立于行车电脑的控制器(如PLC、单片机或控制电路等)。控制单元能够接收(遥控、按钮或者人工的)后背门开启信号,继而控制开启单元100进行后背门开启操作。具体的后背门开启原理及控制流程是:S100:后背门闭合时,开启单元100的顶起部1224处于相对于开启单元100(或相对于开启单元100安装位置)的初始位置。此时,顶起部1224与被顶部位(该被顶部位可能是车体上的某个部位,也可能是后背门上的某个部位)之间可能是接触状态或者有一定缝隙。S200:当有开后背门需求时,控制单元接收到后背门开启信号后,控制单元对开启单元100发出信号,继而控制开启单元100驱动顶起部1224伸出移动,顶起部1224移动后会将(开锁后的)后背门逐渐顶起。S300:顶起部1224将后背门顶到一个预先设定好的预定位置。该预定位置可以是汽车出厂时厂家设定好的或者是由用户设定好的位置,在该预定位置时,控制单元会发出信号,停止控制开启单元100继续驱动顶起部1224。该预定位置的位置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后背门开启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开启单元,所述开启单元设有由其驱动并用于将后背门顶起的顶起部;以及/n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单元与所述开启单元电性连接;/n所述控制单元接收后背门开启信号后,所述控制单元控制所述开启单元驱动所述顶起部伸出移动并将后背门顶起到预定位置;在后背门抵达预定位置后,所述控制单元控制所述开启单元使所述顶起部与被顶部位分离,并驱动所述顶起部回到相对所述开启单元的初始位置或回到所述顶起部对后背门关闭无阻力影响的位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后背门开启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开启单元,所述开启单元设有由其驱动并用于将后背门顶起的顶起部;以及
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单元与所述开启单元电性连接;
所述控制单元接收后背门开启信号后,所述控制单元控制所述开启单元驱动所述顶起部伸出移动并将后背门顶起到预定位置;在后背门抵达预定位置后,所述控制单元控制所述开启单元使所述顶起部与被顶部位分离,并驱动所述顶起部回到相对所述开启单元的初始位置或回到所述顶起部对后背门关闭无阻力影响的位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背门开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启单元包括电机及由所述电机驱动的传动机构,所述传动机构包括与所述电机的动力输出端相连的动力输出杆以及与所述动力输出杆螺旋传动的传动杆,所述顶起部为所述传动杆远离所述动力输出杆的一端。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后背门开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启单元还包括与所述电机相连的导向筒,所述导向筒罩设在所述动力输出杆外周,所述导向筒与所述传动杆之间设有用于使所述传动杆与所述导向筒形成滑动配合的导向结构。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后背门开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输出杆的外周设有传动外螺纹,所述传动杆设有与所述传动外螺纹螺旋传动的传动螺纹孔。


5.如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占营赵会朋董彦龙邢月伟张向亮董颖异李全钢刘猛蔺定
申请(专利权)人: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