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背门开启装置及汽车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164495 阅读:4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31 13:04
本发明专利技术适用于汽车部件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后背门开启装置及汽车。后背门开启装置包括开启单元及控制单元,开启单元设有顶起部,控制单元接收后背门开启信号后,控制开启单元驱动顶起部伸出移动并将后背门顶起到预定位置;在后背门抵达预定位置后,控制单元控制开启单元使顶起部与被顶部位分离,并驱动顶起部回到相对开启单元的初始位置或回到顶起部对后背门关闭无阻力影响的位置。汽车包括后背门开启装置。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后背门开启装置及汽车,利用控制单元设定顶起部在将后背门顶起至预设位置后回位至初始位置或对后背门关闭无阻力影响的位置,使用户在关闭后背门时不需克服开启单元对后背门的作用力,从而减小后背门的关闭力,提高关门声品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后背门开启装置及汽车
本专利技术属于汽车部件
,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后背门开启装置及汽车。
技术介绍
现有的自动弹起式后背门一般利用弹簧弹力实现自动弹起。在关闭状态下,后背门弹起机构与后背门持续存在压缩力,后背门开启瞬间因反弹力发生“砰砰”异响问题,而关闭后背门时又需克服弹起机构的弹力才能锁闭,这造成后背门关闭时关闭力大,声品质差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后背门开启装置,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自动弹起后背门在关闭时存在的因需要克服弹力而造成关闭力大、声品质差的技术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后背门开启装置,包括:开启单元,所述开启单元设有由其驱动并用于将后背门顶起的顶起部;以及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单元与所述开启单元电性连接;所述控制单元接收后背门开启信号后,所述控制单元控制所述开启单元驱动所述顶起部伸出移动并将后背门顶起到预定位置;在后背门抵达预定位置后,所述控制单元控制所述开启单元使所述顶起部与被顶部位分离,并驱动所述顶起部回到相对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后背门开启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开启单元,所述开启单元设有由其驱动并用于将后背门顶起的顶起部;以及/n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单元与所述开启单元电性连接;/n所述控制单元接收后背门开启信号后,所述控制单元控制所述开启单元驱动所述顶起部伸出移动并将后背门顶起到预定位置;在后背门抵达预定位置后,所述控制单元控制所述开启单元使所述顶起部与被顶部位分离,并驱动所述顶起部回到相对所述开启单元的初始位置或回到所述顶起部对后背门关闭无阻力影响的位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后背门开启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开启单元,所述开启单元设有由其驱动并用于将后背门顶起的顶起部;以及
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单元与所述开启单元电性连接;
所述控制单元接收后背门开启信号后,所述控制单元控制所述开启单元驱动所述顶起部伸出移动并将后背门顶起到预定位置;在后背门抵达预定位置后,所述控制单元控制所述开启单元使所述顶起部与被顶部位分离,并驱动所述顶起部回到相对所述开启单元的初始位置或回到所述顶起部对后背门关闭无阻力影响的位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背门开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启单元包括电机及由所述电机驱动的传动机构,所述传动机构包括与所述电机的动力输出端相连的动力输出杆以及与所述动力输出杆螺旋传动的传动杆,所述顶起部为所述传动杆远离所述动力输出杆的一端。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后背门开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启单元还包括与所述电机相连的导向筒,所述导向筒罩设在所述动力输出杆外周,所述导向筒与所述传动杆之间设有用于使所述传动杆与所述导向筒形成滑动配合的导向结构。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后背门开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输出杆的外周设有传动外螺纹,所述传动杆设有与所述传动外螺纹螺旋传动的传动螺纹孔。


5.如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占营赵会朋董彦龙邢月伟张向亮董颖异李全钢刘猛蔺定
申请(专利权)人: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