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实现提拉门窗在任意位置悬停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6164482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31 13:0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实现提拉门窗在任意位置悬停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获得活动门/窗扇的垂直重力;根据所述垂直重力匹配得到提拉平衡器中所使用的卷簧的种类和数量;提拉平衡器固定在活动门/窗扇的左右侧的门/窗框内;所述提拉平衡器上设有若干安装座,将所使用的卷簧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安装座上;利用全部卷簧的叠加拉力与垂直重力平衡实现活动门/窗扇的任意位置悬停。本发明专利技术,利用不同种类和数量的卷簧,使卷簧力能够保证活动门/窗扇的受力平衡,可以根据窗扇的尺寸和重量等实际情况进行选择,灵活性和便捷性提高;无需定位件,避免了由于定位件变形、老化带来的问题,结构更为简单,有效延长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实现提拉门窗在任意位置悬停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门窗
,具体涉及一种实现提拉门窗在任意位置悬停的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折叠窗和提拉窗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以达到节省空间和使用方便的目的。为了调节通风窗口的大小,调节通风量,控制活动窗扇在任意位置悬停的功能必不可少,目前实现活动窗扇在任意位置悬停的方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利用电动驱动机构的自锁功能实现,但是该方案只能应用于电动控制的产品上,无法手动自由开关窗扇,在失去电力时,使用不便。另一种方案,如中国专利技术专利CN109458081A公开的一种提拉平衡器、提拉窗及上下折叠窗,利用提拉平衡器中的卷簧,拉动滑块(固定在活动窗扇的两侧)在门/窗框中上下滑动,该方案通过转动滑块使滑块左右两侧的限位部件向外凸起,并卡锁在门/窗框上实现任意高度悬停。但是,上述技术方案存在以下问题:(1)限位部件经过较长的使用时间后会发生磨损、变形,限位功能下降,容易脱落产生安全隐患。(2)对于重量较大的活动窗扇,限位部件的制动力难以满足,仍会出现脱落的安全隐患。有鉴于此,急需对现有的提拉门窗悬停结构进行改进,以方便操作、提高使用寿命和安全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的提拉门窗悬停结构存在操作不便、使用寿命较低和安全性差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实现提拉门窗在任意位置悬停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获得活动门/窗扇的垂直重力;r>根据所述垂直重力匹配得到提拉平衡器中所使用的卷簧的种类和数量;所述提拉平衡器固定在所述活动门/窗扇的左右侧的门/窗框内;所述提拉平衡器上设有若干安装座,将所使用的卷簧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安装座上;利用全部卷簧的叠加拉力与垂直重力的平衡实现活动门/窗扇的任意位置悬停。在另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提拉平衡器内预留空的安装座,若在初次配备的卷簧无法满足活动门/窗扇的平衡,用于增加卷簧以提高全部卷簧的拉力。在另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利用称重或拉力计获得活动门/窗扇的所述垂直重力。在另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对于提拉门/窗,所述垂直重力为实际重力,对于折叠门/窗,所述垂直重力为全部折叠门/窗在垂直方向上的重力分量。进一步地,在上述实施例中,对于折叠门/窗,重力分量为活动门/窗扇折叠最大角度时的重力分量。在另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预制不同种类的卷簧,通过厚度控制拉力值不同,用于组合得到不同的拉力。在另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提拉平衡器包括上方的卷簧壳体和下方的滑块,所述卷簧壳体内设有多个所述安装座,各个所述卷簧设有穿出所述卷簧壳体的伸出端,所述伸出端分别与所述滑块固定,所述滑块与最下方的活动门/窗扇的一端固定,所述卷簧壳体固定在最下方的所述活动门/窗扇的滑程的上方门/窗框内。进一步地,在上述实施例中,所述卷簧按照拉力值逐渐减小的顺序,由下至上依次安装在安装座上,各卷簧的所述伸出端均平行地固定在所述滑块上,拉力值越小,所述卷簧的卷簧片越靠外。进一步地,在上述实施例中,所述滑块上设置轴承座,最下方的所述活动门/窗扇设有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的输出轴置于所述轴承座内,带动所述滑块滑动。进一步地,在上述实施例中,所述滑块的两侧分别设有定位块和定位孔,所述伸出端挂靠在所述定位块上,螺钉穿过所述伸出端进入所述定位孔,所述伸出端和所述滑块固定。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利用配备不同种类和数量的卷簧,使得卷簧力能够保证活动门/窗扇的受力平衡,可以根据窗扇的尺寸和重量等实际情况进行选择,灵活性和便捷性进一步提高;无需定位件,避免了由于定位件变形、老化带来的问题,结构更为简单,有效延长使用寿命。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中提拉平衡器的立体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中提拉平衡器的内部结构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中滑块的立体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中折叠窗在关闭状态下的受力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中折叠窗在打开状态的受力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实现提拉门窗在任意位置悬停的方法,利用配备不同种类和数量的卷簧,使得卷簧力能够保证活动门/窗扇的受力平衡,可以根据窗扇的尺寸和重量等实际情况进行选择,灵活性和便捷性进一步提高;无需定位件,避免了由于定位件变形、老化带来的问题,结构更为简单,有效延长使用寿命。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做出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实现提拉门窗在任意位置悬停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获得活动门/窗扇的垂直重力;根据垂直重力匹配得到提拉平衡器中所使用的卷簧12的种类和数量;提拉平衡器固定在活动门/窗扇的左右侧的门/窗框内;提拉平衡器上设有若干安装座12,将所使用的卷簧12可拆卸地安装在安装座12上;利用全部卷簧12的叠加拉力与垂直重力的平衡实现活动门/窗扇的任意位置悬停。本专利技术,利用配备不同种类和数量的卷簧12,使得卷簧12力能够保证活动门/窗扇的受力平衡,可以根据窗扇的尺寸和重量等实际情况进行选择,灵活性和便捷性进一步提高;无需定位件,避免了由于定位件变形、老化带来的问题,结构更为简单,有效延长使用寿命。在另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提拉平衡器内预留空的安装座12,若在初次配备的卷簧12无法满足活动门/窗扇的平衡,用于增加卷簧12以提高全部卷簧12的拉力。在另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利用称重或拉力计获得活动门/窗扇的垂直重力。根据活动门/窗扇的尺寸和现场状况进行选择。在另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对于提拉门/窗,垂直重力为活动门/窗扇的实际重力。本实施例中,提拉门/窗完全依靠提拉平衡器提供拉力。进一步地,如图4和图5所示,在上述实施例中,对于折叠门/窗,垂直重力为活动门/窗扇折叠到最大角度时的重力分量。由于在理论上折叠门/窗在垂直方向的重力分量不变,但在实际情况中,在折叠角度最大时,活动门/窗扇伸出门/窗框外,不受窗框制约和影响,应该以折叠情况下为准。在另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预制不同种类的卷簧12,通过厚度控制拉力值不同,用于组合得到不同的拉力。本实施例中,不同卷簧12的制备,用于提高拉力的精度,满足不同种类的门/窗的受力需求。在另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提拉平衡器包括上方的卷簧12壳体10和下方的滑块20,卷簧12壳体10内设有多个安装座1211,各个卷簧12设有穿出卷簧12壳体10的伸出端,伸出端分别与滑块20固定,滑块20与最下方的活动门/窗扇的一端固定,卷簧12壳体10固定在最下方的活动门/窗扇的滑程的上方门/窗框内。进一步地,在上述实施例中,卷簧12按照拉力值逐渐减小的顺序,由下至上依次安装在安装座1211上,各卷簧12的伸出端均平行地固定在滑块20上,拉力值越小,卷簧12的卷簧12片越靠外。即为,小拉力卷簧12放置在最上端,其卷簧12片位于最外侧,便于拆卸调整总体拉力。或进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实现提拉门窗在任意位置悬停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获得活动门/窗扇的垂直重力;/n根据所述垂直重力匹配得到提拉平衡器中所使用的卷簧的种类和数量;所述提拉平衡器固定在所述活动门/窗扇的左右侧的门/窗框内;所述提拉平衡器上设有若干安装座,将所使用的卷簧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安装座上;/n利用全部卷簧的叠加拉力与垂直重力的平衡实现活动门/窗扇的任意位置悬停。/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实现提拉门窗在任意位置悬停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获得活动门/窗扇的垂直重力;
根据所述垂直重力匹配得到提拉平衡器中所使用的卷簧的种类和数量;所述提拉平衡器固定在所述活动门/窗扇的左右侧的门/窗框内;所述提拉平衡器上设有若干安装座,将所使用的卷簧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安装座上;
利用全部卷簧的叠加拉力与垂直重力的平衡实现活动门/窗扇的任意位置悬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提拉平衡器内预留空的安装座,若在初次配备的卷簧无法满足活动门/窗扇的平衡,用于增加卷簧以提高全部卷簧的拉力。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称重或拉力计获得活动门/窗扇的所述垂直重力。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对于提拉门/窗,所述垂直重力为实际重力,对于折叠门/窗,所述垂直重力为全部折叠门/窗在垂直方向上的重力分量。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对于折叠门/窗,重力分量为活动门/窗扇折叠最大角度时的重力分量。


6.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海清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市好的门窗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